开篇的话
在即墨鳌山湾海域20多里外的海上,有一座孤岛叫大管岛,上面常年住着30多户渔民。很多年前,这里驻守的边防派出所民警就承担起了守卫孤岛安全的重任,时间长了渔民都称他们“岛警”。即墨市公安局鳌山卫边防派出所的党员民警刘子玉,就是这样一名“岛警”。
近日,记者跟随刘子玉乘坐渔船来到大管岛,体验一名特殊“岛警”让人感动的一天。
正是这样一批批党员,实践着鱼水情深的真谛,还有更多的来自各行各业的基层党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七一前夕,本报将为读者展现这些基层党员的风采。
进岛
渔民托的事一定要办好
大管岛上最缺的就是青菜,因为岛上缺少淡水,全岛渔民靠一口淡水井生活,渔民每天限时供水,种的蔬菜也是靠天恩赐。因为岛上的渔民出岛采购不容易,有时连续几天海上有风浪,青菜就显得更加金贵了。每次上岛,刘子玉带的最多的就是青菜,这已经成了历任“岛警”的习惯。
“有几条渔船该审了,要准备材料;岛上几名老渔民,要多带一点青菜,还有渔民家的房屋漏雨,要带点防水材料……”6月24日下午,刘子玉就开始为第二天进岛忙碌起来。刘子玉说,大管岛上好几任“岛警”都是老党员,轮到他,说什么也不能给党员丢脸。前几天海上的风浪大,渔民出岛困难,他进岛的时间也推迟了好几天,不少渔民打电话托他办事,办不好无法交代。
记者注意到,刘子玉和另外一名民警在集市上买来了许多青菜和一些生活日用品。他说,岛上干旱,种菜比较困难,渔民出一趟岛也不容易,所以青菜是最缺的,要多带一些,分给几名老渔民。
当天晚上,由于要办的事情太多,加上进岛一次不容易,刘子玉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将岛上渔民要求他办的事情一一记在本子上,生怕漏掉一件。25日早上,刘子玉又清点了一下所带的物资,因为渔船的审核手续急需要办,这次要带着手续现场办公。刘子玉怕事情办不完,干脆打起了背包,带齐了生活用具,如果事情一天办不完,就打算在岛上住下。做好一切准备后,刘子玉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准备到仰口码头乘船进岛。
上岛
审核渔船 调解纠纷 查看耐冬
盛夏的大管岛上郁郁葱葱,到处开满了鲜花,整齐的渔船停靠在码头上,但由于极少有游客来,这里显得有点冷清。得知刘子玉要上岛的消息,多名渔民早早就等候在码头,帮着拿青菜等东西。刘子玉在码头正好见到了需要审核渔船手续的渔民王海丰,刘子玉立即把他叫到船上,拿到材料帮他现场补办起手续。很快,需要办手续的几名渔民,也从家里赶到码头。一个多小时,刘子玉连口水都没喝,一直忙碌着。为了把岛上的事情办好,刘子玉还特意做了一个周详的计划。
6名渔民渔船的审核手续办完后,刘子玉又赶紧来到大管岛村书记家里了解岛上这几天的情况。刘子玉说,他已经接近半个月没上岛了,平时最多每隔一周就要进岛一次,有时也在岛上住两天,因为这次时间长了,所以要做的事情都积成了堆。
“上次有两家渔民闹纠纷,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要回访一下。”当天上午,刘子玉来到了一名渔民家中,和她攀谈起来。刘子玉说,一个月前,这两家渔民因为小事闹起了矛盾,后来差点动起手来。接到报警后,他立即进岛进行调解。最终两家渔民看到刘子玉特意为了这点小事上岛,都觉得不太好意思,表示愿意化解矛盾。这次上岛,刘子玉特意给两名渔民捎来了青菜,两名渔民很感动,当场保证,以后一定互相谦让、和睦相处。
“岛上还有一棵古耐冬,每次上岛都要查看一遍。”刘子玉说,岛上有一棵620多年的耐冬,经常有人试图破坏。他每次上岛,总要到这棵古耐冬周围转上一转,古树的标牌被海浪打掉了,他会及时固定好。为了保护古树,他还建议相关部门,在古树周围建立了保护铁栅栏。在他的影响下,岛上的渔民也特别爱护岛上的一草一木,成了古树的保护神,还轮流巡逻保护。
顶着风浪漂了一小时
“没有特殊情况,每次进岛都要根据海浪情况,很多时候因浪大进不了岛,而渔民也出不来。”25日一大早,尽管海上的浪也不小,但刘子玉还是决定进岛。刘子玉和另外一名民警,赶在渔船靠岸前就来到了仰口码头等待。记者跟随刘子玉开始了一天的“岛警”生活。
上午8点,刘子玉把青菜等所有物资装上渔船。就在准备开船时,鳌山卫街道办工作人员得知刘子玉要进岛,也送来了一些青菜和慰问品。“以前从来没坐过船,第一次晕船很厉害,现在早已经习惯了。”刘子玉说,他以前在南方当兵,来到即墨后第一次上岛,晕船反应太厉害,上岛后,在渔民家里躺了两天才恢复过来。
“前几天他就急着上岛,可是风浪一直很大没敢出岛。“驾着小渔船接刘子玉的大管岛渔民廉维荐说,按理说今天的风浪也有危险,可是刘警官说岛上有许多事情要办,只能冒险来接人。
“平时风浪小的时候,一般需要50分钟左右就能进岛,今天怕是不行。”在渔船上,因为风浪比较大,加上有些雾气,小渔船在大海上一沉一浮,缓缓驶向海上的孤岛。没想到走了一半的路程,风浪突然大了起来,好几次海浪飞起,海水灌进了渔船,将随行人员的衣服打湿。刘子玉说,像这样的情况经常遇到,好在用不了多久就能靠上岛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海上漂流,记者跟随刘子玉等人终于安全到达了大管岛。
为92岁老渔民挑满水缸
刘子玉说,大管岛一共有30多户120多名渔民,但现在常住岛上的人口还不到总数的一半,除了40多岁以上的中老年渔民,年轻一点的都上岸进城去了。
“除了正常的民警工作外,作为一名党员,岛上的几名老渔民是我最惦记的。”在第一次进岛时,刘子玉就发现了这几名老人。特别是92岁高龄的渔民李爱芳,身体还算硬朗,但几个子女都在外面工作,虽说有两个儿子在岛上生活,但年龄也都大了,老人的生活总有些不便。刘子玉了解到,岛上只有一口淡水井,虽然这两年也用上了自来水和风力发电,但由于水位太低,平时都是限时用水。到了干旱时,为了节约用水,吃水要到井里挑。每次上岛遇到干旱时,刘子玉都要帮李爱芳老人把水缸挑满。正巧,这次上岛又赶上了干旱限水,刘子玉见老人不在家,便熟练地拿起扁担挑起水桶,来到一里多地外的淡水井,连着挑了几次才把老人的水缸灌满。等老人回家后,感动地直夸刘子玉像当年的雷锋。
“岛上一共有8名年龄大的渔民,还有一名老党员,每次上来都要看一下。”为李爱芳老人挑完水,刘子玉又分别来到另外几名老渔民家里,问长问短,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70岁的渔民廉守亮说,小刘可好了,每次上岛都来家里看看,有时候需要买个海参饲料或生物药剂,一个电话,他就捎进来了。渔民出一次岛,来回一趟光油费就要花400多元,有了民警的帮助,省去了渔民的许多麻烦。
帮渔民修房 夜巡养殖池
中午,几名渔民拉着刘子玉,纷纷请他到家里吃饭。由于还有一些事情要向岛上的村书记了解,所以刘子玉谢绝了渔民的盛情,决定到书记家吃顿饭,这样可以利用吃饭的时间,多了解一下岛上的情况。岛上的书记也是一名老党员。
“上次听说有家渔民的房子漏雨,这次特意带了点防水材料帮着修一下。”吃完饭,刘子玉在村书记的陪同下,来到渔民老廉家里,一周前,老廉就打电话给刘子玉说,他家的老房子漏雨了,但缺少材料没法修。现在雨季到了,如果再不修怕是要进水了。刘子玉的到来,让老廉高兴万分。两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活,将房子上面的一条裂缝灌上了水泥浆,刘子玉特意买来的防水材料也正好用上,以后再下雨,老廉就能安心睡觉了。
从记者跟随刘子玉登上大管岛起,到下午太阳落山,一天时间,刘子玉一直没有闲下来。不是为老人挑水,就是回访了解纠纷事件。连吃午饭时也要趁机向村书记了解渔民的情况。等他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办完后,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刘子玉拿出手电筒,在岛上渔民的养殖池周围巡逻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