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蝉的蜕变过程
岛城的夏天如果少了知了的叫声,总让人感觉还“不够味儿”,雨后或水流旁的潮湿泥土里,常能看到知了猴抓破松软的泥土小心翼翼地露出脑袋,准备金蝉脱壳。最近,记者探访发现,市民夜晚纳凉时,迷上了捉“知了猴”。随着市区知了猴栖身地的减少,知了猴的身价也越来越金贵。
一只蝉的蜕变过程
前晚7时许,记者随着一些“有备而来”的市民来到中山公园东侧树林中,寻找知了猴的身影。记者看到,这些市民个个兴高采烈,大部分是全家出动,都穿着材质凉快的长袖长裤“全副武装”,避免被蚊虫叮咬,一看就有长期“作战”的经验,而强光手电筒、两米长的细竹竿、镊子、小铲子、塑料瓶则是必备工具。市民刘女士一家三口这周已经是第三次来了,每次都小有收获,捉到接近晚上10时才离开。 “其实就是来玩的,大人们寻找童年的乐趣,发现的过程让心里充满期待。 ”每次发现了知了猴,刘女士都会召唤6岁的儿子龙龙“大显身手”,龙龙用小铲子在泥土里和“恋家”的知了猴对峙,直到知了猴投降。
树上树下各有技巧
市民高先生说,现在知了猴少些了,来捉的人却多了,一般他和儿子来一趟能捉到二十几只。很快,高先生就发现了一个小洞,他用小铁棍往里试探,果然有惊喜,很快就用镊子夹出了一只知了猴,儿子在一旁欢呼雀跃,“我爸爸喜欢从泥土里抓,因为有些在树上的已经脱壳了,就没意思了。但是我喜欢树上的金蝉脱壳,很奇妙。 ”
高先生介绍说,大树周围会有一些不规则的小孔用小棍戳几下,如果小孔突然变大,那么里面十有八九藏着知了猴。有时候,知了猴藏身的地方比较深一些,用小树枝往里探一探,枝条一动,就说明知了猴“露馅”了。而高先生的儿子则用细长的竹竿探路,瞪大了眼睛往树上看,看到低矮处的知了猴直接用手捏下来,高处的则用竹竿轻轻敲打下来。
抓“猴”扎堆公园山头
据了解,除了中山公园外,八大关、李村公园、北岭山、海泊河等地,都能见到前去捉知了猴的市民,很多市民几乎天天夜晚纳凉遛弯,如果不捉上几只知了猴,就觉得不过瘾。园林专家江灏介绍说,如今市区硬化的地面增多,土地面积越来越小,知了猴的藏身之地也少了许多。虽然知了猴是大自然生物链的一个环节,但是捉知了猴不至于破坏生态平衡。不过还是要提醒市民,在捉知了猴的过程中不要破坏绿地,影响环境。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吃了营养丰富的知了猴会过敏,产生红斑、奇痒、胸闷甚至休克的反应。
农家宴一天卖20斤
“有炸知了猴没?来两斤。 ”昨天中午,胶州洋河镇高家茔村的一处农家宴中,店主正将五六斤知了猴放在锅里过油,外面有四名食客正喝着啤酒等着尝鲜。从上周开始,知了猴开始破土蜕变,而作为一种早就大有名气的补品,在人们越来越追求原生态的饮食习惯下,沾着椒盐吃油炸知了猴也成了初夏的一种风尚。据农家宴店主介绍,一盘炸知了猴一般在一斤(40个左右)左右,售价约在55元—60元不等,他们每天从市面上收购大约20斤,当天都会卖完。而郊区的知了猴送到市区的市场和饭店,目前的价格一般不低于40元。
夏季吃知了猴和知了,已经成为很多农家宴的必备时令,以收售知了为业的商贩也随之出现。商贩从农民手中批发收购知了猴,根据大小5-7角钱一只不等。很多农户为了赚“外快”,一到了傍晚便举家到树林中收集知了猴,然后等待收购者上门。(记者 周昆 张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