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黄岛风河下游入海口处,每当退潮时,总会聚集着不少市民,挖一种“蚬(xiǎn)母”的海鲜。这种海鲜黑白相间、体型扁长,形状介于蛏子和蛤蜊之间,它的学名叫“砂海螂”,分布于黄海、渤海,夏季最肥,味道极其鲜美。通常前来“赶海”的市民一人一上午可挖一二十斤。
风河河口盛产蚬母
昨日下午,在滨海大道风河桥西侧的河道里,海水刚刚退去,露出了泥沙质的河底,近百名市民聚集在这里,他们以老年人和妇女居多,都挽着裤腿,或穿着水靴,或赤脚,一手抓着铲子、铁锹、菜刀等工具,另一手提着篮子,不时俯下身子在泥沙中挖着蚬母。
在河坝上有台阶通往河底。据常在这里挖蚬的王大妈介绍,河底都是深泥,下河一定得小心,否则会陷在这里。有不熟悉情况的市民一脚下去就会陷到膝盖位置。河底盛产蚬母的地方仅有百余米,从河边走到蚬母最集中的地方,需要十分钟左右。
铲子一挖收获一把
很多市民凭着自己的经验选好位置,就开始翻挖泥沙寻找蚬母。 “蚬母的壳非常薄,一不小心就会把壳挖碎,甚至手稍微用点力气贝壳就会碎。 ”王大妈说,前几天她用了两小时就挖了四十多斤。
王大妈每挖一段时间后,就用手里的铲子用力拍打一下前面的泥地。 “平时蚬母潜在泥地上方,反而不容易被发现。我这样拍几下后,它们就钻到下面去了,呼吸时就会在泥地上形成小孔,这样认准了就好挖了。 ”
正是吃蚬母好时候
为什么风河入海口有这么多蚬母呢? “蚬母,学名其实叫‘砂海螂’,是一种味道很鲜美的海鲜,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 ”黄岛区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站李站长告诉记者,砂海螂穴居生活,主要食物为硅藻类。 “风河下游生物种类比较多,给砂海螂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所以这里的砂海螂比较多。 ”李站长告诉记者,夏季是砂海螂最肥美的季节。(记者 王汉峰 通讯员 滕以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