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各大浴场爆满 外地游客成主流青岛人很少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 | 责任编辑:莫非 2014-08-11 15:36:06 --字号:TT

    虽然时令已过立秋,但岛城各大海水浴场游客仍然爆满。记者连日探访发现,外地游客成了主流,各地方言淹没了“蛤蜊味儿”的青岛话。到浴场洗海澡,曾是老青岛人引以为豪的习惯。而如今,下海的市民呈减少趋势,特别是年轻一代,已经没有了洗海澡的那份情怀。

    现象 外地游客越来越“亲海”

    记者在第一海水浴场里,随机询问了十名游客,其中七人都是从外地来的,除了省内游客,南方来的也不少。北京游客赵女士说,她几乎每年夏天都会到青岛、秦皇岛等地避暑度假,“其实我不太会游,但就是喜欢大海,青岛人真是太幸福了。吹着海风,吃着蛤蜊,喝着啤酒,很有特色。”对外地游客来说,大海已经成了青岛的特色标志,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最能亲密接触的就是碧海了。

    “这几年,外地游客越来越多,洗海澡从老青岛人的专属福利,已经变成了全国各地游客的海之旅。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在我们浴场基本各占一半。 ”负责一浴的国信汇泉湾总经理蔡爱民介绍说,如今,隧道开通后一部分人去了金沙滩浴场,二浴也分流了一部分市民,整体来看本地市民数量呈下降趋势。

    “本地人占三成,外地人占七成。 ”六浴场长韩培金告诉记者,栈桥几乎是外地游客来青岛的必经之地,很多游客下了火车后,直接会到这里下海游泳,而市区市民一般会就近选择去一浴、二浴、三浴或石老人浴场。石老人海水浴场的工作人员也介绍说,近几年一直是外地游客多一些,如今外地游客已经占到了约七成。而金沙滩海水浴场的负责人介绍说,本地市民目前占到六成,外地游客占四成。

    讲述 洗海澡已成一种记忆

    昨天下午,当市民张延乘坐6路公交车经过第一海水浴场时,透过车窗看到了浴场里“下饺子”的场景。 “仿佛在不知不觉中,与一浴越来越远了。 ”上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后,张延被分配到青岛工作,单位在北岭附近。那时的夏天,一到周日,单身宿舍的几名同事便相约到一浴洗海澡,张延每次都扛着个旧轮胎去。 “印象中最后一次洗海澡好像是在2009年左右,陪着外地同学去过一次。”说到阔别浴场的原因,张延笑着说,“现在人太多了,没有洗海澡的冲动了。 ”

    记者在一浴调查时,想找到一位土生土长的青岛人,还真不容易。市民刘女士一家三口正在帐篷里休息,她告诉记者,老青岛人都知道,白天在大太阳底下洗海澡的,多数都是外地游客,而本地市民更倾向于稍微落落太阳,接近傍晚再游泳,那时候的海水已经被晒热乎了,紫外线也没那么强烈了。还有一些游泳健将,喜欢一早一晚不晒的时候下海,“不过,现在来洗海澡的青岛人,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很少。 ”

    说起洗海澡,市民许先生感触颇深。 “我从小就跟着姥爷去洗海澡,那时候光来回花在路上的时间就得三个小时,但是我每次去都特别兴奋,姥爷也不觉得累。 ”许先生的姥爷家住在李村公园附近,带着他和表妹一起,有时候还叫上街坊邻居,包里装着拖鞋、床单、水果等,怀里抱着或肩上扛着游泳圈,转乘公交到一浴等浴场游泳。如今,许先生空闲时会开车拉着年过八旬的姥爷去海边逛逛,而他因为工作繁忙,已不常洗海澡了。

    原因 新兴健身方式吸引新一代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老青岛”到一浴洗海澡的次数变少了,新一代青岛人越来越“娇贵”,也不愿到海边凑热闹。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健身娱乐方式多样化、游客阵容太庞大、安全卫生隐患等问题,成了他们和大海亲密接触的“绊脚石”。

    “很多人都忙着挣钱,哪有前些年那么悠闲。 ”70后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女儿上初中时曾希望让他教学游泳,但李先生实在分身乏术,可一晃女儿都要上高三了,假期还参加了辅导班和舞蹈课,父女俩洗海澡的计划又被搁置了。 80后市民孙先生说,现在的健身方式多种多样,身边不少朋友办了健身馆的年卡或季卡,每次都可以在空调室里随意练习,“以前经济条件有限,大多数老百姓就局限在本地,现在都天南海北地去旅游了,尤其是暑假带着孩子一起亲子游,让孩子也多见见世面。 ”

    “外地游客太多,感觉大海已经不专属于青岛人了,少了老一辈人那种亲切感。”90后市民王女士表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夏天的时间表上,很少有洗海澡这一项。“沙滩的沙子很粗糙,还藏着玻璃碴,万一扎到脚很危险,在海里游泳也担心孩子发生意外,还是在游泳馆安全一些。”小学生家长刘女士说。而随着电视、网络、手机游戏的普及,现在的孩子有无数的选择,他们已经渐渐地远离了老一辈在洗海澡时获得的乐趣。

    “海的儿女”恢复本色

    “青岛人把大海当作澡堂,独创了‘洗海澡’这个词。 ”83岁的岛城文史专家鲁海介绍说,想当年最负盛名的浴场就是维多利亚海湾,也就是如今的一浴。市区的六大浴场,曾见证了老青岛人洗海澡的美好记忆。“原先的四浴在香港西路海天大酒店的位置,五浴在新疆路造船厂的位置。”鲁海说,多数市民最常去的还是一浴。一浴的防鲨网那时长500多米,去洗海澡的市民喜欢热闹,常常自发比赛,看一天的时间里谁往返防鲨网的次数最多。

    说起老青岛人的“三洗两晒”,鲁海至今津津乐道。到了浴场之后,先活动身体,下海后才不会抽筋。畅游一会儿,上岸晒日光浴,再下去游泳,然后上岸继续享受日光浴,最后下海冲身上的沙子,再用淡水冲洗干净。鲁海告诉记者,至少从上世纪30年代起,岛城就兴起了市民穿着泳装往返于浴场的风景。有些外地游客下了火车之后,看到一些女市民穿着泳装直奔六浴,觉得很不可思议,不明白青岛人为何如此开放。鲁海呼吁说:“男孩要充满阳刚之气,成为搏击海浪的勇士,女孩也不要太娇气,多感受海的风韵。青岛人都是海的儿女,既然有得天独厚亲近自然的条件,就应该多拥抱大海,将洗海澡的特色继承下去! ”(记者 张译心)

-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