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国家深海基地明年建成 蛟龙号将入驻蓝色硅谷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作者:李倚慰 | 责任编辑:浪淘沙 2014-08-28 13:42:35 --字号:TT

    近日,记者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获悉,正在紧张建设的国家深海基地,预计将于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作为“蛟龙”号的母港、我国最大的科考船停靠码头,以及大型深海装备业务化运行支撑基地和世界第5个深海技术装备支撑基地,国家深海基地的崛起将成为我国跻身国际深海领域的“敲门砖”。

    在海洋发展日趋提速的形势下,我国需要深海基地作为龙头,引领国内海洋产业发展。从横向来看,国家深海基地是“蛟龙”号的母港,以及国内科考船的“栖身之所”。从纵向来看,国家深海基地为国内科研项目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平台,不仅能吸引高端人才,还能在世界尖端技术“争霸战”中抢占先机,引领以深海生物基因为代表的深海产业发展,从而推动蓝色硅谷成为国际海洋科学中心,以深海之名为青岛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由此看来,国家深海基地无疑为国内市场推开了一扇机遇大门,当技术开发与产业市场的“沃土”逐渐形成时,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行业也将相继在此觅得商机。

    年底完成投资超4亿元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建设,目前,国家深海基地陆域工程中的综合业务楼已完成结构验收,开始精装修准备工作,试验水池砼结构主体完成60%以上,维修厂房框架结构施工完成,砌体完成80%,专家公寓也已完成5层结构施工。此外,码头工程中的300多米引堤水下主体部分基本施工结束,开始水上部分的施工,码头区段水下墙身主体结构施工完成50%,之后转入水上施工。

    据悉,国家深海基地项目投资概算5.12亿元,去年年底,码头、陆域房建完成施工,监理招标工作开工建设,专用设备已陆续开展招标工作,年底将完成整个项目建设。到目前为止,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57亿元。根据计划安排,2014年年底计划完成投资累计4.531亿元。

    顶级科学“大本营”现雏形

    回想“蛟龙”号首次突破7000米深潜时的激动,如今依然历历在目。作为“蛟龙”号的母港,国家深海基地的建设也在万众瞩目下,逐渐接近尾声。

    陆地面积390亩、海域面积937.5亩、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的国家深海基地,即将于明年投入使用。根据设计规划,国家深海基地建设主要分为码头建设和陆域建设两部分,码头将建成国内最大的科考码头,有2个泊位可以停靠万吨级科考船,其他的可以停靠3000吨的科考船,累计可以停靠8~10艘船。陆域建设包括深海装备大型水池、大型设备维护维修车间、潜航员培训设施、风雨操场、海域通讯指挥设施、专家公寓等相关配套设施。

    国家深海基地建成后,意味着青岛将从此跃升为国内海洋科考“大本营”。未来,深海技术装备研发和试验、深海科学研究以及深海资源调查公共平台将成为国家深海基地的“新命题”。

    产学研“牵手”迎来新机遇

    随着国家深海基地的推进,另一个可喜的消息也随即“浮出水面”。新的载人潜水器母船已获国家批准,进入最后的方案论证阶段。这也表示,有着约8年船龄、我国第一艘深潜试验母船、曾经搭载“蛟龙”号“风雨同舟”的“向阳红09”船将在不久的将来退居幕后,而“蛟龙”号也将迎来功能更齐全、设备更先进的新母船。母船的升级换代将为更多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而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也将为企业提供攻克载人潜水器球壳国产化、耐压浮力材料国产化等技术难题的机会。

    对企业而言,国家深海基地相当于一个“招标集中营”。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以及产学研合作的流行趋势下,有些企业可能不愿意建设应用开发的科考船,但考虑建设小型船舶,把商业、旅游和科考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国家科研需求、资源调查需求和民营资本出口都能结合在一起,既可以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创造更多机会,同时也能够借助国际影响力,为产业引入更多外来资本,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水平,从而引领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实现质的飞跃。(记者 李倚慰)

-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