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消失的青岛老游戏:踢小桶 钢铃车 洋火枪(图)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张晋 | 责任编辑:浪淘沙 2014-09-04 13:40:17 --字号:TT

周建群在研制陀螺。

    1964年,中秋夜,嫩江路与辽北路的十字路口,五六个孩童在玩“踢小桶”游戏,其中一个男孩名叫周建群。

    2014年,中秋在即,62岁的周建群在忙着剪辑微电影。他的微电影以老人生活为主题,每一集都穿插了一种已经被人们淡忘了的老游戏,他一共收集拍摄了52种老游戏。他告诉记者,这项收集老游戏的工作让他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生活画卷——

    “‘踢小桶’这个游戏特别适合在中秋之夜玩,月色明净,少路灯的朦胧氛围正是游戏的好时间:藏在树上或门洞里,不易被发现。”

    “踢小桶”的玩法是:“古力盖”上放上一个小铁桶,一个孩子负责护铁桶且捉躲藏起来的伙伴,另外几个孩子藏起来不被发现,同时想办法踢倒铁桶。

    在中秋节玩这“踢小桶”还有特别的奖罚规则——“游戏的孩子们口袋里装着四分之一个月饼,用作业纸包着,‘有月饼’是取得游戏资格的先决条件。输了,拿出口袋里的月饼给赢的伙伴咬一口,如果恰巧咬到青红丝,那简直是太棒了!”

    50年过去了,他仍能记得“藏在脏土池子里的感觉”。

    “这些游戏串起了我们的童年,老来老去,眼前的事情记不得了,时间越久的反而清晰。”周建群说,老游戏如今已基本上“只留存于记忆”,但这些游戏确实是青岛里弄、市井文化最生动的记录。

    缘于老游戏的情结,1992年至1996年期间,周建群搜集整理了青岛52种老游戏,近几年,一直致力于老游戏的传承,在小学推广、制作教学片等等。在他看来,这些源于生活、回归自然的老游戏,是“最美的记忆”。

    老游戏最“火”的时候,当属解放后到80年代前,没有电视、手机等现代工具,没有升学、考试的学习压力,也没有私家车、公交车占道的马路繁忙,一到晚上,大人、孩子全在街上。那时,“一放学,院子里、马路上,都是聚堆玩游戏的孩子”。

    规则约定俗成,工具“随处取材”。秋天到了,杨树叶子散落满地,把叶片撕掉,中间的叶柄便是“杠树棍”游戏的材料;把叶柄的水分揉掉,手拿叶柄两端交叉用力,叶柄先断的一方即输掉比赛。夏天吃冰糕,冰糕棍则又是另一个游戏“挑冰糕棍”的主要道具,十几个冰糕棍随意撒下,用手调开上方冰糕棍且下方不动,便可获得此根。

    复杂的玩具也要孩子们自己做。抽懒老婆(抽陀螺),陀螺从选材到完成,需要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选材料很重要,要找洋槐,因为木头最硬,哪里有修剪树枝的,就跟在人家后面等着捡木头,”捡回家,用削笔刀或者砂纸,打磨出陀螺的形状,最后用直的火钩烫热,钻眼后放进轴承珠,一个陀螺才算完成。“洋火枪”需要自行车辐条的螺丝帽、火柴头,孩子们天天蹲在工厂门口,从拉出来的一车车倒掉的废料里翻拉螺丝帽和火柴头。

    男孩女孩玩的游戏不一样。男孩子凑在一块儿,玩的是捣木头、骑马打仗、弹蛋等游戏;女孩子聚在一起,则是跳皮筋、拾播谷、攒糖纸等游戏。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老宝店”,搭在树上、建在沟里、藏在公墓里——越隐秘越好,为的就是藏自己赢来的“宝贝”们,童谣唱“一个老宝店,谁都找不见,天上耳朵地下的眼,保密一百年;一个老宝店,藏的都是宝,扑克弹弓小人书,橡皮铅笔刀”。

    52种老游戏中,跳皮筋、弹弓等各地相类似,但其中,有七八种是青岛独有的老游戏。“钢铃车”缘于青岛独特的“上坡下崖”的地理条件,钢铃车由一块木板、四个轴承(当时称钢铃)做底轮组成,孩子坐在上面,到一个下坡从高到低滑下,快的获胜。当时青岛的“三大坡”:大连路的坡儿,江苏路的崖儿,松江路的“U型路”最好玩。做一个钢铃车前后得一个星期的时间,最高兴的是家里的认同,买煤、卖粮食时家长招呼孩子带上钢铃车去拉货。“洋火枪”则是因为当时青岛有山东省内唯一一家自行车厂,生产享誉全国的“金鹿”牌自行车。自行车车辐条头上的螺丝帽,是制作洋火枪的主要工具,螺丝帽内放上火柴头,从高处扔下,发出“啪”的一声,是男生吓唬女同学的“得意工具”。但是由于当时火柴是供应品,于是洋火枪也成了藏在“老宝店”里的稀罕物。

    1978年,周建群家买了全楼第一台电视机,一到晚上,家里挤满了来看电视的邻居孩子。再后来,电动玩具、手机、电脑成了孩子们的随手之物,街上被车流占据,老游戏不见了。

    去年至今年,周建群受邀为22所小学普及老游戏,孩子们对这些老游戏已是“完全不知晓”。

-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