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机场航站楼效果图
新机场地址: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区域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周建亮
青岛日报/青报网讯 记者10月20日从青岛市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获悉,2014年10月11日,青岛市新机场项目获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复,新机场建设进程取得重大突破,将由前期准备转入具体实施阶段。
根据批复,青岛市将在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区域内建设新机场。本期工程以2025年为目标年,工程总投资约381.75亿元,其中机场工程300.45亿元,建设2条平行远距跑道,跑道长度3600米,跑道间距2200米,航站楼面积45万平方米,建设工期约4年,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新机场运行等级为4F,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87等目前最大机型。青岛新机场运行等级为4F级(流亭机场目前为4E级),为最高等级,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11个机场等级相当。空管工程、供油工程、东航基地工程和山航基地工程,分别由各自业主投资,合计81.3亿元。远期以2045年为目标年,规划将再建设2条近距跑道,跑道长度3200米,航站楼面积达70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终端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5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在国家批复项目内容外,青岛市还配套规划了新机场综合交通体系,高铁、地铁、城轨、公路等各种交通方式将在机场交通中心实现“零换乘”。铁路方面,规划建设济青高铁穿过机场并设机场站;新建自胶州北站经机场至红岛站的铁路交通走廊,连接正在建设的青连铁路、青荣城际铁路和已运营的胶济客专,形成新机场与周边城市快速连接的铁路网络。城轨方面,规划建设的主城区M8线、西海岸R9线、蓝色硅谷R7线均接入机场交通中心,形成新机场与市域快速连接的轨道网络。公路方面,改造升级青银高速、204国道、正阳路、胶州湾高速,以及沈海高速、滨河路、双元路,规划建设机场西高速、机场高速,形成“四横五纵”的新机场公路集疏网络。三个交通网络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2小时覆盖半岛主要城市的客货集疏目标。
按照“依托新机场,统筹陆海空,建设航空城,发展大青岛”的理念,我市还同步规划研究了临空经济区,其中核心区221平方公里,拓展区240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航空基础产业、高科技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通航相关产业等。近期将带动35万-50万就业人口,实现经济产值600亿美元;远期将带动67万-95万就业人口,实现经济产值1000亿美元。为确保城市功能的配套,拟在大沽河东岸规划建设高端居住区、特色商贸区、国际学校等基础设施,打造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的蓝色智慧型滨河特色风情小镇。
目前,我市还通过国际招标、专家评审、公众投票,确定了航站楼概念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集中尽端式构型、放射式指廊,设置近机位71个,安检区距最远登机口650米,两项指标在国内同规模航站楼中突出,中转流程高效便捷。采用陆侧扩展模式,近期集约高效,节省初期投资,提高投资效益;远期发展自由,扩展灵活,适应性强。近期“海星”造型,关联青岛地域文化;远期“齐”字总体布局,回应齐鲁悠久文明。方案整体体现了“现代时尚、舒适便捷、绿色环保、文化传承”的设计理念。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以“规划导引、安全第一、功能齐备、便捷舒适、环保节能、协调美观、质优价公”为指导,致力于综合交通、智慧机场、绿色机场、人文机场、特色商贸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未来百年新机场。
新机场的建设,将形成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于一体的立体交通中心,打造国家级关键交通节点、面向日韩地区门户机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枢纽。新机场的建设,将催生航空城的形成,引领青岛北部市域的飞跃发展,促进“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新百年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新机场的建设,将改变以客货运输为主的航空经济初级模式,形成全领域、多业态的航空产业链,实现我市航空经济的跨越发展,加速我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全面提升我市国际核心竞争力,打造国家蓝色经济战略先行区、海洋强国战略重点城市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