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部门联手查处“寄血验子”
国家卫计委发布通知提出,近年来,一些非法机构通过网络拉“业务”,由专人上门或选取隐蔽地方为内地孕妇抽取静脉血样,送往境外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已形成非法牟利的地下产业链。为此,包括卫计委在内的14个部门将联手,严打地下产业链:禁止利用互联网发布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广告信息;加强对互联网搜索引擎网站的管理,禁止提供涉及胎儿性别鉴定广告信息的检索结果;对涉及的非法中介网站、即时通讯工具、网络论坛等进行查删,依法处理相关违法违规网站。通知提到,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在社区形成网格管理、群防群控的局面;加强部门协同配合,依法查处胎儿性别鉴定的非法中介机构和人员。
通知对于14个部门都有了明确分工,比如,卫生计生部门牵头负责采血鉴定胎儿性别行为打击防控,加强对各类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管,加大对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非法采血鉴定胎儿性别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医务人员加强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简称“两非”)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禁止泄露孕妇私人信息。公安部门负责配合卫生计生等部门建立联动执法机制,依法查处非法采血、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中介机构和人员;对工作中发现的“两非”中介和从事 “两非”行为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及时通报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并配合查处。
【数量对比】
小学生里男比女多
记者从原青岛计生部门发布的部分年份出生性别比(男性对女性的比率)中发现,这些年份的性别比都处于正常范围,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值为103-107,也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孩,可相应出生103到107个男孩。
“我们小学男孩比女孩多,我所了解不少小学都是这样,但多数都是稍微多一些,这种情况也很正常。”无棣四路小学马燕校长告诉记者,学校的学生性别比例,很明显能发现男生多于女生,因为每当新生分班的时候,都会发现男生没法分,分多了纪律容易乱,不分的话男生的确多出不少,有的班级中甚至有男生比女生多近10人。
作为一名母亲,马燕也很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生女孩,除了自己喜欢女孩外,从传统观念来看,生男孩在培养成才、未来经济负担方面,都比女孩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养过儿子的父母都知道,担心儿子不成器,以后撑不起一个家庭,而养女儿的则压力小很多。”马燕表示,这些想法自己以后会与儿子沟通,但绝不会有任何强求,顺其自然最好。
[新闻提示]
36岁的丁秀已经是两个女儿的爸爸,身家近千万的他一心想要个儿子;而30岁的王亮前不久当上了爸爸,虽然他希望是个女儿,但生的却是儿子。不同的家庭成长经历,让丁秀和王亮对生儿生女的观念截然不同。记者昨天调查发现,城市夫妻更青睐女娃娃,而农村夫妇仍看重男丁。
正是与丁秀有着重男轻女想法的人大量存在,使得胎儿性别鉴定形成非法牟利的地下产业链。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14个部门下发关于加强打击防控采血鉴定胎儿性别行为的通知,联手依法查处胎儿性别鉴定的非法中介机构和人员。
【思想碰撞】
就想要女孩乖巧又听话
生男还是生女?记者采访了解到,对这个“传宗接代”的大问题,70后、80后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而老一辈人则更倾向于男孩。采访中,大部分新生代夫妇都对希望生男孩还是生女孩的问题表示“都一样”。记者采访了多对尚未生育的夫妻,他们表示“生男生女都一样”、“没考虑过这个问题”、“顺其自然”等。“在城市里观念已经开放了,不少人更想要女孩,我就觉得生女儿非常好。”市民王先生刚刚有了一个女儿,全家都欢喜。除了经济和培养压力外,女孩的乖巧听话,让越来越让父母们倾心。
随着单独两孩政策的推行,不少已经有孩子的城市家庭又有了一次机会。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有女儿的大多想再生一胎,如果是男孩,则是皆大欢喜的儿女双全,如果再生一个女孩,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但生了一个男孩的家庭,普遍陷入了纠结中。“我一个同事,第一胎是男孩,非常想生个女孩,可没想到,第二胎是双胞胎儿子,现在老大5岁,双胞胎快3岁了,据说家里每天‘鸡飞狗跳’,乱成了一锅粥。”同样生了一个男孩的刘先生,每提起这件事情,就总也下不了决心再生一胎。记者调查,有机会生两胎的家庭中,最希望的是儿女双全,其次是两个女孩,而两胎都是男孩的结果,把不少小夫妻都吓着了。
一心要男娃老人尤为甚
相比于城市中越来越开明的生育观念,农村夫妇的想法仍旧受到传统观念和老人的影响。36岁的丁秀(化名)是家里的独子,老家在西部一个城市的农村。丁秀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如今已是身家千万。丁秀30岁的时候,老婆为他产下了女儿,这对一心想要儿子的丁秀来说,心里有些不舒坦。不过,因为丁秀和老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生二胎的机会,但又生了一名女孩。如果丁秀的老婆再生一个孩子,就属于超生,即便如此,丁秀还是一心想要男孩。
从菏泽来青岛打工的吕先生,为了要儿子,他们要了三胎,目前二女儿寄养在老家父母哪里,儿子则带在身边上幼儿园。他表示在农村不能没有儿子,“没有儿子怎么抬得起头来,交罚款也没办法。”相比于小儿子的“待遇”,他觉得把二女儿留在老家“实在没办法”。
定居青岛的不少夫妻,在生育观念上也与老人产生了冲突,“我刚怀孕的时候,婆婆就说必须要生儿子,否则他们家就断子绝孙了,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李女士的女儿已经一岁多,如今婆婆催她再生一胎。“我是独生,还有一次生育机会,但我觉得不如集中精力培养好一个。”李女士表示,为了这件事,家里的矛盾隐隐有扩大化的趋势。
【新闻链接】
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1982年 “三普”为108.47,1990年 “四普”为111.14,2000年“五普”为116.86,2004年创历史最高纪录121.18。其后的几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在120上下,2008年后连续小幅下降,2010年“六普”为117.94,2011年为117.78,2012年为117.70,2013年为117.60。目前,世界上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107正常值上限,我国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波及人口最多的国家。
【转变观念】
正常性别比关键是转变观念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说到底是几千年来流传的‘重男轻女’思想造成的。从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来看,农村生男孩‘传宗接代’的思想更甚于城市,因而出生人口性别比远远高于城市。”卫生计生专家表示,缩小男女性别比差距,关键是要转变传统观念。
男女性别比的差距比较大,除了观念的问题,还与医学技术有关。由于“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以及经济因素、劳动力因素的影响,我国始终是一个在生育上男性偏好较强的国家。而要实现这种偏好,很多人想到了去借助医学技术手段,这也是国家卫计委等部门明令禁止的。
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危害甚大,这导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造成的男孩性别偏好,直接原因是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实施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不仅剥夺女孩的生存权,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导致男性婚配困难、婚姻挤压等社会问题,不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影响人口安全以及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