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棚的城阳草莓清香甜蜜、特色的流亭猪头肉炖得咕咕冒泡、刚出炉的酥油千层饼让整条街飘香……1500多个摊位在十字路上依次排开的流亭大集,在峄阳故里的牌坊映衬下,成为腊月里城阳区流亭街道一道独特的风景。昨天是腊月十一,又到了流亭大集的日子。有着430多年历史的流亭大集上,对联火红,美食飘香,年味浓厚,绝对是“色香味”俱全。农历逢一逢六,市民有空不妨到流亭集上走一走瞧一瞧,或许能有意外收获。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马晓婷
热闹 赶大集边吃边买两不耽误
每到流亭大集开集,还没到峄阳路,远远就能望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峄阳故里的牌坊下,就是流亭大集热闹的花市。兰花、杜鹃、海棠、风信子等,都是大集上的抢手货,有着吉祥寓意的“发财竹”,销量更是喜人。沿着峄阳路挤入大集,过了花市就是卖衣服的摊位,除了路两边的摊位,马路的中间还有一排占地不大的摊位,多是冰糖葫芦、烤地瓜、爆米花等小吃摊,吆喝声此起彼伏。
流亭大集的摊位分布在两条呈十字形的马路上,赶集人交汇在两条马路交叉的十字路口,这里是不少摊主眼里的宝地。卖草莓的、卖泡菜的、卖年画的……记者在大集上转了一圈发现,相比其他地方的集市,流亭大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吃货”的天堂。走在集上,常常可以看到边吃边买的年轻人。
味道 祖传石磨磨出清香小豆腐
“终于找到你了,以为你没来赶集呢! ”在牟虎信的摊位前,这是常常会出现的寒暄。牟家村的村民牟虎信赶流亭集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家里淘汰的70摩托车发动机被他装在三轮摩托车上,带动石磨磨豆腐。牟虎信告诉记者,在大集上卖石磨小豆腐,自己曾是大集上的“独一家”。
“黄豆提前泡好,一次集上能卖七八十斤。 ”牟虎信边说边将黄豆放入石磨,爬上三轮车,像要发动摩托车一样踩几下发动机的踏杆,伴随着发动机“突突”的声音,石磨四周也磨出了乳白色的小豆腐。“我用的黄豆都是本地的,你用东北黄豆磨出来的话就是黄色的。”牟虎信告诉记者。3元一斤的小豆腐,往往一磨出来就被抢购一空。牟虎信说,自己的法宝就是家里留下来的老石磨,比起机器,味道更加原汁原味。
除了卖小豆腐,牟虎信的摊位前还有一样东西,引得大家纷纷驻足询问。 “这是咱青岛特色的酱豆,用黄豆做成的。放上白菜、姜片、盐,拌拌就是一道很好的小咸菜。”一名前来购买的村民告诉记者。流亭集上,像牟虎信这样的祖传特色摊位还有许多。
实惠 产地直供低价引来城里人
记者在流亭大集上转了一圈,相比市区农贸市场的价格,这里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海鲜,都比市区要便宜不少。1.8元一斤的菠菜、2.5元一斤的小油菜、2.5元一斤的大牡蛎、7.5元一斤的草莓、15元一斤的墨鱼……更重要的是,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地直供”,绝大多数摊主都只卖一样菜,这些都是自家地里的蔬菜。菜根上的泥土,都还是湿润的。
今年60岁的陈正识从18岁开始赶流亭集,如今虽然家里只有半亩地,他依然种菜赶集。 “一年到头,西红柿、黄瓜、油菜什么都种,一茬接一茬。家里菜多了就几个集轮着赶,菜不多就只赶流亭集。今天早上我5时多起的,夏天起得更早。”陈正识笑着说。当天,陈正识卖的是油菜,三个筐里有三种不同的油菜,其中一种就是市区内常见的“有机小油菜”。“别看这种卖得贵,但是其实最没有油菜味,这都是南方过来的品种,还不如这些长油菜好吃呢。 ”
记忆 “60后”想念集上柳腔戏
“流亭集市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明万历七年的《即墨志》上,据此可知,流亭大集已经有430多年的历史。 ”致力于城阳文史研究的刘世洁告诉记者。 1928年出版的《胶澳志》中对流亭集市就有记载,“流亭集市利用流亭村外河滩集会,每年共72场集市,周边四村八疃十里八乡赶集的人皆会于此。 ”据了解,从1980年起,流亭集赶集的人数已经过万。据调查统计,流亭集年平均交易额达到7200余万元,最高年份达到1亿元。
土生土长的刘世洁也有对于流亭集的特殊记忆。 “小时候总喜欢到集市上听戏,一个村里有几个爱好唱戏的,就一起到集市上唱,一般唱柳腔,唱得好的会搭戏台,唱完一曲有人拿着东西收钱。以前流亭大集的骡马市和木材市还有经纪人,经纪人与买卖双方论价时,先与卖方将双手藏于衣袖中,用手指互相确定卖价,再与买方用同样的方式确定买价。 ”
青岛大集赶集日子
李村大集 农历逢二、七南村大集 农历逢二、七泊里大集 农历逢四、九王哥庄大集农历逢四、九辛安大集 农历逢五、十莱西大集 农历逢五、十流亭大集 农历逢一、六灵山卫大集 农历逢一、六
交通提示
流亭大集位于城阳区流亭街道东流亭社区峄阳路,乘坐101路、 117路、 118路、120路、306路、373路专线、374路、636路、910路环线、915路环线、917路、929路等到民航路公交车站下车即到,也可乘坐305路、613路、767路等在流亭车站下车,步行即到。自驾车可沿环湾大道行驶,至双流高架路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