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村庄,就有近百辆大小货车,半数以上的男村民都考出了大货驾照。这个村就是远近闻名的“运输村”——即墨东皋埠村。临近春节,当火车、航空交通进入春运高峰时,“运输村”也迎来了他们不一样的春运。
80后村民王宪阁,从19岁起就干起了运输活。后来又和妻子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的道路上,如今拥有多部大货,小夫妻一年轻松能赚百万元。而在东皋埠村,像王宪阁这样的“运输夫妻”还有许多。记者探访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东皋埠村就出现了许多村民开着拖拉机搞运输的繁荣现象。后来,拖拉机换成了大货车,村里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跑运输的行列。
■现象:
半数村民有大货驾照
2月6日上午,刚刚从上海拉货回来的村民赵瑞龙,将大货车停放在村外一个停车场内,又将车上的篷布等工具固定好,正准备回家吃午饭,谁知这时候电话响了,一名老客户说,有一批货要连夜送往上海。赵瑞龙来不及回家,和另一名司机驾车前去装货。当天下午,他们又一次踏上了开往上海的路途。赵瑞龙说,像这样的情况连他自己都记不清发生过多少次了。
随后,记者在位于204国道即墨华山段的东皋埠村看到,一个能停放上百辆货车的停车场,整齐地停放着20多辆大货车,而村里的一个货车维修站是专门为村民服务而设立的。一名村民介绍说,东皋埠村大货车足有上百辆,虽然说这个停车场比较大,但除了春节放假那几天,没有一天是停满的,因为大部分货车常年在路上奔跑,很少回到村里歇脚。村民王正确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年满18岁的男村民,没有大货驾照的不多。细算算,不管家里有没有货车,有驾照的也在半数以上。从10多年前开始,村里买大货车跑运输的村民就多了起来,如今差不多已经有近百辆大小货了。而且受到村里的影响,周边许多村庄都开始跑起了长途运输。
■跟访:
妻子“跟班”当安监员
“几乎每一次都是妻子陪着一起送货,已经习惯了。”东皋埠村80后大货司机王宪阁说,他从19岁就开始跑运输,这一跑就是15个年头。后来有了自己的货车,就和妻子一起成了村里的“运输夫妻”。前天上午,上海有车货要得比较急,王宪阁在青岛装满豆制品后,和妻子踏上了去上海送货的运输路途。记者跟车看到,由于王宪阁的妻子每次都随车同行,货车驾驶室内收拾得像小家一样干净利索,上下两个床铺像是火车软卧铺。临行前,妻子都会把床单等洗干净后再铺上。这次因为时间有些紧,王宪阁只好在附近的超市里买了两桶方便面和几根火腿肠。当大货到了同三高速日照服务区时,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王宪阁的妻子泡了两桶方便面,两人一人一根火腿肠,简单填饱肚子后,又马不停蹄地上路了。
“每次跑长途怕他累,就一直提醒着和他说话。”一路上,王宪阁的妻子先是冲了一包咖啡,给王宪阁提神,又不停地提醒说,虽然对方要货时间紧,但注意安全是第一。经过10多个小时的行驶,王宪阁在妻子的陪同下,安全顺利将满车30多吨货物送到了上海。卸物过程中,王宪阁夫妻俩又开始给客户打电话,联系返回时要捎的货。终于,在上海短暂停留后没有空车返回。王宪阁的妻子算算账,这趟往返上海,除去油费等成本,能赚到4000元。
■讲述:
跑长途最怕被偷油
“一年到头,除了过年那几天或保养车外,基本上都奔跑在路上。”赵瑞龙告诉记者,在路上跑,经常能遇到堵车等不顺心的事。遇到堵车虽然心里着急,但也习惯了。要是冬天遇上货车出了故障,又是在荒无人烟的路上,那可就惨了。这么多年里,他就在路上风餐露宿过许多次。有一年,他和一名村民到东北黑龙江送货,因为送货地点在乡村,有很长一段土路,加上又下起了大雪,两人怕出危险不敢前行,硬是在路上停了一个晚上。前半夜两人说话聊天还能撑住,到了后半夜,两人冻得实在受不了,就下车点起了一堆火取暧,直到第二天当地派出所民警赶到,把他们带到了目的地。
司机王正确说,要说风餐露宿,习惯了那也不算个事儿,如果在歇脚时让人把油箱给偷空了,那才叫痛苦心疼。去年,他和另一名村民到上海送货,在高速路一个服务区内休息,第二天早上刚行驶不到10分钟,车就自动熄火了,一检查才发现满箱的油被人偷空了。王正确说,一箱油价值3000多元,这趟上海就算白跑了。而在东皋埠村,几乎所有的大货司机都有被偷油的经历。
■难忘:
长途奔跑忙到除夕夜
“前几年,每到年关前,送货的长途活就格外多,村里的司机都是忙得连轴转。”最早跑长途货运的王正确告诉早报记者,开始跑运输时,根本没有什么节假日,如果不顺利,在路上过除夕都是常有的事儿。前年,他到乌鲁木齐送货,按计划,从即墨出发到目的地,需要10多天的时间,正巧那一年遇上了大雪天,回来的时候误了行程,两名司机无奈在路上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夜。
大货司机赵瑞龙说,每年春节前一个月,是一年中比较忙碌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一直忙到年根才停下来,村里许多大货司机都有过在路上过除夕的经历,很多司机直到除夕当天晚上,才赶回家和亲人团聚。据赵瑞龙了解,今年小年前后,村里八成以上的货车都在路上回不了家,要等到除夕前一天,大多货车司机才会陆续回家过年。而大年初五过后,就有货车又开始上路“春运”了。
从拖拉机到货车运输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村里就有好几个人开着拖拉机搞运输了。也就是从那时起,这个村有了运输村的原形。”王宪阁的父亲回忆说,因为生产队时就会开拖拉机,到了80年代,就天天开着拖拉机到烟台、平度等地运输苹果。当时村里有好几部拖拉机,因为拖拉机跑不了长途,只能在周边地区跑运输。后来,王宪阁的父亲当起了大货司机。
“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村里的大货司机增多,货车也不少了。”20多年来,东皋埠村的大货车不断增加,大货车司机也越来越多,家里没货车的,就给有车的打工当司机。家里有货车的,原来一辆的又买了第二辆或第三辆。运输村有了名气,运输的范围也不断在扩大。因为跑上海这条运输线路的老客户比较多,后来专业运输村的名声越来越大,加上信誉高,主动找他们配货的企业和物流公司也多了起来,运输的面就更广了。东皋埠村大货司机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南下有上海、云南、贵阳等地,北上有内蒙、黑龙江等处,最远的跑到了乌鲁木齐和黑河,而常年跑的上海运输线路,就成了运输村大货司机们的家常便饭了。
80后小夫妻年赚百万
王宪阁的父亲在上世纪80年代就是一名大货司机,那时候给别人打工当司机,每月能赚几百元就算不错了,后来虽然赚钱增加了不少,但总想拥有自己的货车。多年后,王宪阁替父亲圆了这个梦想。2000年初,王宪阁在父亲的影响下,加上村里多数青年都考出了驾照,所以自己也早早干起了运输。
结婚后,和东皋埠村许多夫妻一样,王宪阁和妻子也是靠跑上海这条运输线路起家的。先是购买了第一辆货车,夫妻俩拼命揽活,那一年终于挖到了第一桶金,把买车的债务还上后,到了第三年赚到了10多万,又购买了第二辆货车,雇来了同村两名大货司机一起跑运输,后来又有了第三辆货车。如今,拥有多辆大货车的王宪阁还是照样和妻子跑长途,一方面喜欢运输,一方面能省下雇司机的钱,一趟下来能赚4000多元,几部车一年至少能赚上百万。王宪阁不仅在镇上购买了楼房,还开上了一部高配现代轿车。王宪阁介绍说,在东皋埠村,近半数的农户至少拥有一辆货车,有的家庭还有2到3辆。赚到了钱,村民的生活富了,家里有两辆小轿车都很平常。去年,有一名村民还开上了Q5。(记者 康晓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