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2月15日讯 昨天是情人节,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选择在这一天实现了“联姻”,联合发布声明称实现战略合并,新公司实行联合CEO制度,业务依旧各自独立。这一热点话题,也引起了青岛市正在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的热议。
疑问一:两家合并优惠是否会减弱?
阿里巴巴集团参与投资的快的打车和腾讯公司参与投资的滴滴打车,在过去一年间掀起了移动打车领域的“烧钱大战”,两家合并之后,对于消费者的优惠政策是否会减弱?双方称,一段时间内针对性的补贴依旧会存在,市场大,培育新的用户和市场仍旧需要成本,未来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产品和技术上。
虽然补贴还会持续,但失去了对手的刺激,打车软件的补贴力度预计会减少。业界普遍认为,二者合并后将不再会出现大面积烧钱的现象。互联网业界表示,疯狂补贴的的现象本就不会长久出现,未来二者的发展将会逐步趋于常态化,“免费午餐是最贵的”,当然补贴应该会逐步减少,不会一刀切的停掉
疑问二:专车服务是否还有前景?
近期,滴滴打车、快的打车带来的专车服务引来极大争议。专车服务是否合法?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杨钧宝建议,专车有市场,但需要正确规范引导。
杨钧宝今年的提案就以此为主题。他在调研中发现,2014年9月30日,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二十条规定: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出租汽车发展规划,发展多样性、差异性的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预约出租汽车的车身颜色和标识应当有所区别。
在该规定的附则中,对“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和“出租汽车电召服务”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说明,其中“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是指七座及以下乘用车通过预约方式承揽乘客,并按照乘客意愿行驶、提供驾驶劳务。根据行驶里程、时间或者约定计费的经营活动。换个角度说:就是专车服务具有一定的法律依据。
疑问三:怎样规范引导专车发展?
根据自己的前期调研,杨钧宝委员建议,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做好规范引导工作。他建议: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应的专车管理条例细则。在准入门槛方面,应明确车辆类型、使用年限、以及车辆档次。车辆商业保险、人身意外险必须齐全。专车公司和汽车租赁公司必须对专车司机进行定期岗位培训,以及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实行零容忍退出制度。根据不同城市消费水平不同,制定相应的运营价格,并由物价部门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