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2年奥赛获奖保送资格取消之后,高中学生学习奥赛的热情降低了不少,但现在考生和老师却发现,要想参加高校自招,参加奥赛并获得一定奖项成了主要的敲门砖,特别是今年取消校荐之后,高中学校、考生学习奥赛的热情再次被点燃。
现象
错过奥赛尖子生“急眼了”
杨文是岛城一所热点高中的高一学生,成绩不错的他目标是3年后考取一所211或者985高校。在高一上学期,杨文一直埋头苦读,按照父母设定的目标和计划努力,“我们放弃了很多东西,包括担任班级干部、参加学生会等等,毕竟高考看的还是分数。”杨文的妈妈说,孩子对物理很感兴趣,曾打算上高中后参加物理奥赛,并以此获得高校的报名资格,“我们同事的孩子就是奥赛物理一等奖被保送到了浙江大学。”杨文的妈妈说,她当时给孩子规划的也是这样一条路,甚至在初中的时候就给他报了奥赛辅导班,但2012年教育部出文件规定,从2014年起奥赛一等奖不再有保送资格。
进入高中后,学校有专门的奥赛兴趣小组,杨文没有报名,不过今年高校发布自主招生简章后,杨文的妈妈有些着急了,她找到孩子老师希望孩子能参加学校的物理奥赛兴趣小组,“我看了高校的自招简章,发现绝大部分高校都列出了奥赛省级联赛一等奖这个条件。”
青岛2中理科创新办主任郭京君说,新学期开学后,咨询奥赛兴趣小组的学生和家长特别多。
分析
奥赛获奖成自招门槛
上个月底,102所经教育部批准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陆续发布了招生简章,记者看到不同高校设置了不同的报名门槛,但高中学科奥赛获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发明类比赛获得一定奖项是各高校通行的要求,在奥赛省级赛区一等奖报名资格取消后,奥赛的吸引力却没有降低,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几乎可以“敲开”所有高校自招的大门,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则将门槛降到省级赛区二等奖以上就可以。山东大学甚至详细规定了,报考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药学类等理科类专业的考生,高中阶段需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取得两个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三等奖及以上奖励。
青岛9中副校长张小青表示,以前高校将名额分配到高中学校后,学校可以根据综合排名来确定推荐人选,校荐的学生甚至不需要参加部分高校的首轮笔试,但取消校荐后,奥赛获奖情况成了衡量学生是否有学科特长的重要手段,当然也包括英语大赛的获奖、科技发明等等奖项,“高校要量化考生的综合素质,奥赛获奖肯定是一个重要途径,并且还是一个主要的途径。”
自招政策又推热奥赛
青岛2中是岛城各高中学校最重视奥赛培养的学校,前几年奥赛也将一批批2中学生送进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郭京君告诉记者,学校从高一入校就会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各个学科的奥赛兴趣小组,高中阶段的奥赛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技术5个学科,“当年可以保送的时候,学生学奥赛的热情非常高,一个学科高一的时候有三四十人报名,到高二的时候剩下十五六个人,取消保送那几年高一每个学科也就十五六个人报名。”郭京君说,奥赛获奖不能保送后,很多考生和家长就放弃学习了。“毕竟之前奥赛获奖之后,考生不用再参加高考,毕竟很多考生为了奥赛,放弃了其它学科的学习。”郭京君说,从去年开始,考生和家长们发现,奥赛获奖之后尽管不能保送了,但高校在自主招生时给出了极大的优惠。
“物理、数学等难度较大学科的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只要高考成绩过了一本线就会录取。”一所全国一流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优惠与保送相差无几,“对这些学生来说过一本线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这名招生负责人表示,对于教育部政策,高校会有相应的政策,因此奥赛的热度不会减。
青岛9中近年来也越来越意识到奥赛对学生,特别是尖子生有很大的助力,学校也从高一开始筛选学生参加奥赛,每年寒暑假都会专门组织老师到奥赛搞得比较好的学校学习、培训,甚至学校派专门的老师带领学生到济南参加考试,“参加奥赛学习的学生中有特别喜欢某个学科的,但比较少,绝大部分学奥赛是为了自主招生。”张小青说。
说法
奥赛是捷径也是赌博
在学业繁重的高中,选择通过学科奥赛自招获得40分、60分、甚至低到一本线的录取优惠,还是通过自己的文化课成绩考取一所理想大学,对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是艰难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次赌博。
“参加学科奥赛势必会牵扯精力,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青岛2中物理奥赛首席教练员王林说,学校在高一组织各学科奥赛兴趣小组时,会综合考虑考生的学习成绩,如果本身学习就比较吃力,就不建议他们再参加奥赛的学习,“对于有余力、学习效率高的学生来说,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奥赛能锻炼他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
奥赛学生错过精彩部分
青岛2中每年都有数十名学生通过学科奥赛被保送到一流名校,但2中校长孙先亮对奥赛却不是一味的“好评”,他甚至对教育部取消奥赛保送拍手叫好。在孙先亮看来,奥赛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经有了浓重的应试痕迹,“2中校园里的社团活动种类繁多、非常精彩,但奥赛的学生大都无暇顾及,高中3年错过了很精彩的一部分。”
学奥赛城乡有“鸿沟”
奥赛保送资格被取消的原因是,这项高考录取优惠带来的不公平,特别是城乡之间的“鸿沟”。“有好的师资力量才能培育好的奥赛学生。”2012年凭借全国物理奥赛总决赛金牌被保送清华大学的刘恕认为,学校搞奥赛师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而这恰恰是农村学校所欠缺的。
一所农村高中校长表示,学奥赛很难,要比赛获奖更难,因为全国联赛一等奖每个学科全国只有1500人,学生必须从高一起就一头扎进奥赛学习中去,除了跟着辅导老师学奥赛、做实验外,还要经常去大学听教授、专家的课,去顶尖名校参加冬令营、夏令营等活动,而要做到这些,一方面学生本人和家庭要具备很高的天赋和经济实力,学校也要投入巨大财力聘请专职奥赛教练员、邀请大学教授辅导才行。与市区名校相比,郊区学校和学生家庭都不具备这种财力。
高校选学生应多元化
青岛9中校长张玉慧认为,尽管奥赛获奖仍是每所学校公布的自招报名条件之一,但今年有很多高校也出台了很有特色的报名门槛,比如清华大学今年首次设立人文科学实验班,目标人群是在语言、逻辑、智力、记忆、国学等方面具有特殊天赋或才能的学生,要求学生能背《三字经》、《百家姓》就能参加自招,“尽管招生人数很少,但对在这方面有特殊禀赋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张玉慧说,每年高考的时候都有报道某个考生用文言文写作文,阅卷老师还不好打分,如果真有这方面的特长就可以参加清华的自招测试。
记者发现,报名门槛有个性的不仅有清华,南京大学今年推出了新闻实验班,报名条件是热爱新闻工作,品学兼优,在新闻领域有良好的个人禀赋。写作能力突出,高中阶段在正式媒体发表过相关文字、摄影等作品或在全国性的作文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高中毕业生。
对于高校自招青睐奥赛获奖学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实际上奥赛只适合5%-10%的学生。不少家长让孩子们学奥赛,不是为了特长和兴趣,而是为了各种加分政策,如果自主招生仍然强调学科竞赛,那么未来仍会有学生因为应考而学奥赛,家长也会不顾学生兴趣爱好给他们选择奥赛辅导班。(记者 臧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