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双方家里帮忙,我们两个人得忙活好多年!”昨天,上月刚刚结婚的市民小李告诉记者,他婚宴加旅游花了10万元,加上买车、买房和装修,总共花了150万元,相当于他25年的工资。这听起来令人“瞠目结舌”的账单,其实却是很多新人结婚的真实写照,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人物一:
车房“掏空”父母积蓄
“其实我们也不用花这么多钱,先租房住公寓就能省不少钱!”小李告诉记者,因为他和爱人都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希望他们的婚礼办得体面点,一定要他们在自己的房子里结婚。双方父母都赞助了一点儿,他们又办了公积金和商业贷款,花105万元在李沧区买了一套房子。
“买房子考虑到生孩子后需要老人来帮着照顾,而且以后老人可能也需要来住,我一步到位买了个稍微大点的!”小李说,他们两人老家虽然都在农村,但双方父母挣钱也不少,几十年挣的钱都不舍得花,现在他们要结婚就拿了出来。“装修花了9万元,置办家具、家电什么的又花了5万。”小李说,结婚前,双方父母又拿钱让他们买车,这又花了15万。“有了车回老家看父母也方便,在这里上下班也可以用。”小李告诉记者,“双方父母也是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有房有车的,有点攀比心理,怕面子上不好看。”
人物二:
结婚花销样样上万元
“双方的亲戚、朋友,加上同事,婚宴就摆了28桌。”青岛一家外贸企业职工徐先生说,“我们订的标准是每桌2888元,光请客就花了8万多元。”徐先生说,因为各项花费太多,他记账时基本是千元以下就四舍五入了,记成一千元。“除了婚宴的8万元,结婚照、婚纱、婚车和摄影、摄像、主持等花了2.5万元,婚戒、服饰花了3.5万元。”徐先生说,“婚后虽然又累又乏,但为了不留遗憾,我们又出去浪漫七日游,又花了2万元。”“想想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应该留下完美的记忆,我们就没有考虑省钱。”徐先生说,“虽然用了家里不少钱,但想想钱以后会越挣越多,我们就算预支了一下,以后会在父母需要时拿出来。”
人物三:
婚礼人情账最难算
“结婚账本记得最多的是人情账——红包,谁给了多少红包得记着,该还的以后得还回去。”家住合肥路阳光山色的吴先生说,他刚刚结完婚,收到的红包总共9.5万元。
“个别的是我们以前参加过他们的婚礼,现在我们结婚也请他们来了,包括一些亲戚朋友,但大多数是我们先请人家来的,等以后人家自己或者是孩子结婚可能就要请我们去,我们去的时候也得拿红包,到时候还得多拿一点。”吴先生说,“当初送请帖的时候我们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想到一些结婚没几年、孩子也小还不知道什么时间结婚的朋友都没请,就是怕这人情账没法还。其实送请帖的时候很为难。”吴先生感慨说,“亲戚朋友无所谓,该送的都要送,就是一些同事得好好掂量,有一些关系一般的送可能让人家为难,不送又担心人家有意见,这个真是要费不少脑筋。”
吴先生说,他以前参加过一些同事的婚礼,但等他结婚时有的人换了单位联系不上了,现在他也担心自己请过的同事以后换单位,这样就会欠下人情债。
理财建议要点一:
养成记账的好习惯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 “月光一族”,结婚之后该如何打理两人共同的钱包呢?青岛银行理财师陈岩岩给刚结婚的小夫妻提了几点建议。她说,新婚夫妻家庭财富处在积累期,生活上应尽量避免讲排场比阔气、盲目消费等不良习惯。所以,掌握正确的理财习惯,尤为重要。
在进行家庭理财之前,新婚夫妇们须先把自己的财务搞清楚,比如每月的收入支出,家庭资产负债,以及未来家庭开支计划。并养成记账的好习惯,这样不仅对自己的未来收支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找到问题,并及时调整合理规划。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目标,而作为新婚小夫妻来说,彼此协商制订较为明确的财务目标非常必要。比如买房买车、旅游、家庭建设、什么时候要孩子等,为了保证这些计划的顺利实施,我们需要尽早规划,全面规划。过去我们个人的习惯是收入-支出=储蓄投资,未来我们就应该修改为收入-储蓄投资=支出。这样才能逐步为家庭的未来做充足的储备。
陈岩岩指出,实际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所以家庭紧急现金备用金就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了。以家庭3至6个月所需的正常生活开支为限,具体的储备工具可以选用活期存款来准备1个月生活开支,另外的备用金可以选用定期存款和货币型基金等流动性较高的金融工具。
理财建议要点二:
基金定投可积少成多
陈岩岩表示,新婚夫妻根据家庭的生活理财目标,重新评价过去两人的投资品种、风险程度、收益率、流动性等,看看是否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或建立新的互补方案,使家庭的利益最大化。年轻夫妻可以选择风险承受能力稍强的金融理财产品,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用时间来换取高收益。
保险是现代生活重要的避险工具。先整理下夫妻已经购买的保险,然后再做出相应调整的方案。具体保险额度,可以参考保险中的“双十法则”,也就是用家庭年收入的十分之一,来保障年收入的十倍。从对保险的需求着手,优先顺序是意外险和健康险,然后是定期寿险,再其次是终身寿险。在保险具体操作上,逐渐增加配偶作为自己的保险受益人。
基金是最适合一般非专业投资者的理财产品,而基金定投(定期定额)又是最值得推崇的长期稳健投资工具。不仅摊低成本,最重要的是帮我们养成积少成多、强行储蓄的良好习惯。分红方式可以选红利再投资,根据家庭未来的理财目标和风险偏好,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或基金组合。理财永远也不晚,最好的时机就是眼前,新家庭年轻是最大的法宝,让复利发挥出效果。(撰稿 记者 景虹 摄影 记者 赵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