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岛城,0-7岁的残疾儿童总数为1581人。除了专业的康复机构外,目前基本没有在幼儿园为残疾孩子提供学前教育,这就导致了残疾儿童普遍存在不合群、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问题。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超市成了盲童丁丁的课堂
四岁的盲童丁丁在本应上幼儿园的年纪,却整天待在家里。
近日,记者来到丁丁家。妈妈王女士招呼丁丁和记者说话,丁丁恐惧地躲到了一边,大声尖叫,“家里一有陌生人来访,丁丁就很不适应。”王女士告诉记者,丁丁不愿与人沟通,尤其不愿和小朋友玩到一起,甚至很排斥别的小朋友碰触。
“我们找不到专业的盲童学前教育机构,而普通幼儿园又不愿意收盲童。”王女士最担心的是,如果孩子在学龄前缺少融入社会的训练,到上小学时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有盲童家长告诉我,因为没上过幼儿园,孩子入学后无法适应集体生活,有的孩子上着课就会跑出教室。”
为了给孩子补上学前教育这一课,王女士只好常常带着丁丁逛超市,在那里找人聊天、教丁丁学会与人打交道。
残疾孩子需要怎样的学前教育
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青岛接受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很少。青岛市中心聋校是我市为数不多开展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的学校。副校长郑芳告诉记者,学校在成长关键期(3-6岁)对聋儿进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主要着重缺陷补偿、潜能开发、认知等各个层面。
在聋校进行康复训练的孩子主要是通过佩戴人工耳蜗重新掌握听觉的群体。负责人郭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孩子听说时间不一致,单纯的康复训练,只能让孩子达到说的目的,但是对于说的是什么,孩子并不懂得。“我们在授课中发现,有的孩子虽然会发音,比如树和草,但对两种东西是分不清的,只有通过具体的认知,才能引导孩子真正掌握知识。”
因此,学校开设常识、美工、区角等学前教育课程,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行为习惯。老师观察孩子的问题,通过一对一的训练,矫正孩子的发音。学校经常带着孩子到中山公园进行主题教学,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记者看到,聋儿彼此之间玩耍得十分开心,其中一个小姑娘还很开心地给记者展示她的图画,完全没有对待陌生人的害怕。
有专家指出,对于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可采取全纳教育的方式,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有利于特殊幼儿的发展。也可通过学校学前班的形式,聚集一类学生群体,规范其行为习惯,方便其全面发展。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青岛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鼓励和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进行融合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入园率。但是由于幼儿园教育并不是义务教育阶段,所以对于入园的招收对象还是有其自主性,需要进一步推动。
学前教育对残疾儿童尤其重要
“学前教育尤其是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是残疾儿童社会融合的基础。”青岛市家庭教育讲师团首席专家于明东告诉记者,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社会化的开始,残疾儿童更需要社会化的训练。
宁夏路小学专职心理老师郭斐告诉记者,学前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其中3-5岁的幼儿园教育阶段主要解决孩子人际交往、平等地位等问题;五六岁时,处于幼小衔接阶段,这段时间,幼儿园老师则要给孩子“立规矩”,通过规矩的养成、身份和角色的认知,让孩子了解自己即将发生变化的身份。
“残疾儿童因为其身体的特殊性,安全感的建立应当贯穿学前教育的各个阶段。”郭斐认为,但残疾儿童上幼儿园可以解决在他们不合群、不分享的问题。(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张 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