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邻居节办了11年 80万居民来参与
市北区邻居节已形成65平方公里“邻居圈”邻里互助活动4500余场帮扶2000余人次
晚报讯 昨日上午,由光明日报、市委宣传部和市北区委区政府共同举办的“守望相助和谐邻里”研讨会在市北区举行。研讨会邀请了中央文明办、中国志愿者服务联合会、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青岛社科院等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守望相助和谐邻里”主题展开了研讨。
市北区邻居节走过了11个年头,已经成为市北区居民喜欢的约定节日。 11年的实践证明,举办邻居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在消除邻里隔阂,和谐邻里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及“邻居节”倡议人孙睿涵围绕“邻居节”在社区治理中的价值、社会意义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专家们纷纷表示,邻居节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可以向全市推广传播。同时邻居节还可以在发展单位、组织间的邻里关系、培养陌生人之间的邻里自觉以及创新以邻里关系为基础的社区治理体系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惠新安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邻居圈”覆盖106万人口
11年前,住在海伦路的小姑娘孙睿涵在过年串门时发现邻里关系的冷漠,在姥姥张毓钧的建议下想到为邻居们办一场节日,很快这个金点子被街道采纳,在2004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邻居节。如今,这一发端于市北的“邻居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1年,打破了钢筋水泥的间隔,缩短邻里间的距离,重塑新时代邻里关系。截至目前,这个节日已覆盖65.4平方公里,106.9万人口,开展邻里互助活动4500余场次,参与居民逾80万人次、企事业单位逾200余家。
每年办500多场特色活动
“邻里亲情茶话会”、“邻里结伴一日游”、“睦邻趣味运动会”、“居民家庭厨艺赛”……11年来,市北区邻居节从初始的几个街道、社区、10余项特色活动,扩大到现在的全区19个街道130多个社区、每年500余场特色活动;从简单的文艺演出节目,拓展到挖掘和展演传统民俗文化、民间技艺;从平民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拓展到邻里守望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从过去的社区广场场所,开始向互联网线上线下互动模式拓展;从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拓展到机关部门下基层、送服务、解难题的联系群众、帮扶救助便民利民服务活动。
涌现出100多位草根典型
市北区还组织开展了好邻居、好媳妇、好家庭、文明小使者等评选活动,目前涌现出了100多位草根典型。在2015年市北区邻居节,开展了十佳“好邻居”、十佳“好媳妇”、十佳“文明小使者”、十佳“最美家庭”的评选。这当中有居民们投票选出的好邻居张守代,十多年如一日为邻居们服务,有为居民们提供便利的大邻居公安消防医院,还有无怨无悔照顾婆婆多年的好媳妇刘香珍和勤俭持家的曹怡。在11年间,以“邻居节”为契机,挖掘培树 “好邻居”70人,“好媳妇”40人,“文明小使者”40人,“最美家庭”40个。
帮扶困难户2000多人次
市北区每年七成财政收入都用于民生建设,这也体现在了邻居节的活动中。在节日举办的一个月中,机关部门作为居民们的大邻居,走进市北区的100万居民中,先后为社区居民举办就业、创业知识培训讲座15场次,送岗位3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次,引导无业、失业居民参加技术培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
与此同时,市北区的广大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困难党员、困难家庭、鳏寡孤独、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结对子,开展敦亲睦邻爱心帮扶,共新建 “爱心帮扶卡”200余份,开展走访困难居民2000余人次,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友爱,得到一份浓浓的亲情。
青岛社科院研究员 刘同昌:
把邻居节打造成特色人文社会品牌
在专家讨论环节中,青岛社科院研究员刘同昌建议,邻居节应该坚守下去,形成一个全市性的地方百姓节日。同时,刘同昌还提议,邻居节要克服千篇一律,应当注入附有青岛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充分体现青岛的欧陆风情文化、邻里文化、大院文化、工商文化、互联网文化、民俗文化等,合理开发新的城市功能,将其打造成青岛的特色人文社会品牌。
天津南开大学教授 唐忠新:
新型邻里关系互信互助不互扰
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唐忠新解释新型邻里关系时表示,由于居民大规模搬家、个人生活空间要有一定私密性等,瓦解了互信互助又互相干扰的传统邻里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新型邻里关系——互信互助不互扰,不要让邻里关系成为负担。唐忠新说,新型邻里关系的参与者不局限于居民,还要发展社区的单位,同时在熟人之间发展邻里互助,陌生人之间呼吁邻里自觉。唐忠新解释,当今城市中有很多陌生人,这一比例还在进一步增加,想认识每一位陌生人很难,这时邻里自觉就很关键,即无论彼此是否认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要想到楼上楼下是邻居,能帮个忙就帮。唐忠新还提炼出了邻里关系口号:尽管不熟悉,但我没有忘记你;尽管不熟悉,但我愿意帮助你;如果你愿意,我想认识你。唐忠新还提出了邻里关系不要局限于一个节日,而是把邻居节变成老百姓生活中的每一天。和“互联网+”的提法一样,唐忠新提出了 “睦邻文化+”的新理念。
上海 邻居节建立了睦邻点,定期举办活动比如切磋厨艺。
天津每年邻居节定一个主题,让这点热气温暖更多的邻居,还推出“1+N帮1”的模式,一位好邻居加上多个志愿者一起帮助一个困难户。
重庆 邻居节建立 “空巢老人认领制”,由楼组长负责协调,让邻居和志愿者同空巢老人结对子,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网络。(记者 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