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造执法规范流水线 PTU24小时快速反应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刘振兴 2016-01-04 11:15:47 字号:A- A+

    原标题:平安青岛的铿锵步伐

    一座城市,究竟该有怎样一幅和谐的发展图景?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最具幸福感城市中,青岛社会文明安全指数位居第一;在公安部举行的“畅通工程”评价中,获得一等管理水平;在每年年底省委、省政府组织的“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活动中,广大群众对我市社会治安状况的总体评价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平安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工程来抓,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着力点,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群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打造执法规范“流水线”

    接警态度冷淡、出警不及时、现场勘查取证不细致、案件久拖不决……这些影响公安机关“小案”办理质量的症结,曾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十二五”期间,青岛公安机关自主研发了警务管理平台并投入运行,在警务管理平台“控制舱”中,警务管理可直达每个“警务终端”,工作数量、执法质量、管理效能如何,不再是“人”说了算,而是“系统”说了算,形成了执法管理闭环优化体系。如今,伤害案件办理、交警路面执勤、现场勘查、警民回访、社区警务……公安部门已基本形成了覆盖主要警种的规定动作勤务体系。

    有了软件的支持,面对城市派出所办公、办案场所相互交叉、互相叠加和不规范、不安全等难题,青岛市公安局创新提出了“执法办案中心”的理念,让执法管理闭环优化体系在这里顺畅运行。市南公安分局执法办案中心位于中心城区,是一处融合现代警务理念、科技含量较高、执法程序规范、软硬件设施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执法办案中心。其中包括各具特色的刑事案件办理区、行政案件办理区、治安纠纷办理区、刑警大队办公区、民警后勤保障区五大功能区域。

    从理念更新到标准创新,从强制入轨到习惯养成,面对执法规范化建设这场“大考”,以闭环优化为特征的青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又一次率先突破。体系运行以来,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公正的满意度逐年提高,从93.3%上升到98.1%。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案件复核中,青岛市死刑核准率连年保持100%。

    青岛公安机关除了在制度设计上确保执法规范,而且通过一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有效预防和减少伤害类案件引发的信访案件,化解社会矛盾,2014年9月以来,青岛市公安局集中开展伤害类案件专项清理整治活动,截至2015年7月,全市公安机关在伤害类案件专项清理整治活动期间共办结伤害类案件5万余起,信访总量大幅下降,一批多年积案得以解决,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借助“互联网+”便民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青岛公安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利用互联网平台相继推出了公安服务在线、网上服务大厅、青岛公安微博群等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让虚拟世界的网络空间变得更加真实而生动,让市民在家通过手机、电脑就能办理从前必须前往公安机关才能办理的业务。

    为方便群众办理公安业务,市公安局通过互联网搭建服务体系,积极擦亮服务“窗口”,全力推进各项受理权限下放,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方便岛城市民就近办理出国境证件,出入境管理局在将受理权限下放各区市公安分局的基础上,又先后在人员相对密集、办证市民较集中地域的15个派出所设立了出国出境证照受理点,使全市受理点总数达到27个,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每19平方公里有一个受理点,农村每个区市有两个以上的受理点,去年以来已帮48000多位居民就近办理了出国出境证照,避免了排队等候之苦。

    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证明是许多市民办理出国、就业、就学等必需的证明材料,过去这份证明需要到公安局刑警部门查询开具。随着需求的剧增,市民不仅要跑较远的路,而且要排队等候。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市公安局将违法犯罪记录查询和证明出具权限下放到派出所,并取消收费。办理权限下放派出所以来,全市各派出所为居民办理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证明2万余份。

    “发生小的刮擦事故,用微信公众号就能进行处理,太方便了。”不久前,市民李先生开车途经山东路时,不慎与前车发生小小刮擦事故,李先生并没有跟往常一样等候交警现场处理,而是直接打开了手机上的青岛智能交通官方微信,进入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模式,按照提示快速报案后,现场拍照取证上传。前后不到5分钟便自主撤离了事故现场,24小时之内再到附近的快处中心便可轻松处理,既解决了发生事故后长时间占用道路资源的问题,又为市民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除上述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微信快处理模式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技术已经深入我市日常交通管理的方方面面,同车辆及驾驶人管理、事故处理、勤务改革、交通组织、安全监管、便民服务等业务领域有机融合,促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步入了转型升级的“快车道”。目前,青岛市公安交警支队在互联网上设立车管所网站,积极打造方便快捷,公开透明的“网上车管所”,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轻松办理机动车号牌预选。自上线运行以来,已办理机动车号牌预选业务23万笔,回答群众咨询7.8万余次,网站点击量达到219万余人次。

    同时,依托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对闯红灯、违反禁止标线、违法停车等10种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实时抓拍取证,交通违法查纠率提升了近40倍。在施划公交车道的基础上,利用固定及车载抓拍系统,查处违法占用公交车道交通违法行为,市区公交车车速提高34.7%。通过青岛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不仅能够轻松地检索交通易违法路段,而且可对每日1800万条过车信息进行研判,为交通组织优化、信号控制优化、嫌疑车辆追踪等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依据。目前,该系统过车记录已达到30亿条,任意车牌可在5秒内完成检索,经百亿量级数据测试,检索时间控制在10秒以内,达到了同类系统的国际领先水平。

    为公共安全筑起铜墙铁壁

    “十二五”期间,青岛把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深化平安建设的基础工程,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编制了《青岛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规划(2014-2020)》,明确加快打防管控体系创新升级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完善以专门力量为主体、社会力量为依托,全域统筹设防、城乡一体推进、时空立体布局、科技信息支撑、上下协调联动、现代治理保障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作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工程项目之一,视频监控“天网”工程自2013年开始启动,经过为期三年的建设,“天网工程”新建监控探头9万个、卡口视频1200个,全面整合社会视频监控资源,构建起集40余万路监控系统,实现了所有人员、车辆在青岛市进出留痕迹、运行留轨迹,对全市单位、设施、场所、道路、小区、村庄和治安复杂区域的视频监控全覆盖,充分发挥了视频监控建设应用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城市应急管理的作用。

    截至目前,全市共接入治安监控16000余路,治安卡口161处,交警监控527路,电子警察1045处,视频监控和卡口同比2012年上升了136%和1240%。全市已建设完成的智能交通视频监控和电子警察已全部实现共享接入,提升工作效率近10倍。

    2014年4月20日,市公安局特警机动队正式上岗执勤,共配属1096名警力、50部机动处突车,与武警联合执勤,实行“四班两运转”勤务模式,24小时屯兵街面。重点加强“一点两圈三站”(市政府及五四广场,台东商圈、佳世客商圈,青岛火车站、火车北站、流亭机场)武装巡逻。目前,投入社会面巡逻力量348余万人次,处置各类警情143万余起,现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100余名,救助服务群众14.8万余人次,全市抢劫、抢夺警情同比下降37.8%。

    同时,为进一步筑牢平安建设的基石,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全市143个街道(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设立“综治工作中心”, 1195个社区服务中心成立综治组织。完善网格化工作机制,将全市城乡社区划分为14817个网格,配备网格长14817名、信息员31097名,将政法、综治、信访、维稳和若干社会治理资源延伸到网格,逐步形成了基层网格化管理新格局。

年均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近万起

近年来,青岛积极探索用源头治理的方式推进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处,全面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配套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预防和化解了大批社会矛盾。据悉,2011年以来,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93万起,调处成功率98.6%。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是人民调解工作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在健全市、区(市)、街道(镇)三级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的同时,还在道路交通、医疗纠纷、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行业和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20多个,它们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15年9月份,我市出台《关于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继续拓展组织覆盖面,2015年底前,基本覆盖了交通、医疗、劳动、物业、食品药品、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重点行业和领域。

全面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在征地拆迁、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环境保护等矛盾多发领域,定期组织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有利于进一步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第一时间、消除在第一环节。据介绍,2011年,市中院与市公安局、市司法局、青岛保监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联动调解机制的意见》,确立公安交警、人民调解、巡回法庭、法律援助、保险公司的“五联动”运行模式,并在随后设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联调中心,搭建起道路交通事故车辆信息查询平台。

“联动调解机制运行以来,减少了当事人的讼累,发挥了化解社会矛盾的防线作用。”市中院有关负责人说,据统计,在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发案数量的绝对值逐年增高的情况下,目前,只有不到10%的案件进入法院的诉讼程序,大部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都以诉前调解结案。

    PTU守护城市平安——屯警街面24小时快速反应

PTU出警。 本报资料照片

     “PTU”是“警察机动部队”的简称。2014年4月20日,市公安局特警机动队正式上岗执勤,他们担负着武装巡逻、应急处突和反恐防暴等勤务,第一时间处置暴力恐怖等突发事件,成为守护岛城的一支重要安保力量。自成立以来,投入社会面巡逻力量348余万人次,处置各类警情143万余起,现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100余名,救助服务群众14.8万余人次,全市抢劫、抢夺警情同比下降37.8%。

    记者在采访市南公安特警机动大队的队员执行巡逻任务时发现,和其他民警不同的是,他们穿着特警制服,携带警用盾牌、手铐、约束带等特警装备,其中有两人还分别手持92式手枪和95式突击步枪。在巡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队形,对周围环境及来往游客进行检视。与此同时,岛城其他景区、车站、商圈等重点部位,也都出现了这样的武装巡逻队伍。巡逻过程中,有不少市民、游客给巡逻队员拍照。“有了他们的保驾护航,我们感觉很安全。”市民李女士说。

    岛城PTU带来的安全感,还来自于其几次成功处置的重大突发事件。例如,2014年12月6日9时许,城阳区惜福镇街道辛某某(男,33岁)打砸、劫持他人车辆,驾车逃窜,严重威胁行人安全,PTU接报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正阳路将其逼停,成功将其制服。2014年6月16日早晨,青岛一精神病患者在家中行凶,致1名医护人员死亡、2人受伤后逃走,PTU接警后快速反应,经多方搜寻很快将其抓获。

    目前,市公安局特警机动队共1096人,每辆巡逻车配备95式突击步枪、92式手枪、79式微冲等武器。其中95式突击步枪、92式手枪这两款武器,在现役的警用枪械中属于比较先进的武器,极具震慑力。“为应对城市道路交通状况,特警机动队专用警车上还配备了折叠自行车等机动性更强的装备,要求警员15秒内组装好,即使在交通拥堵时,也可以做到快速反应。”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冬季社会治安特点,PTU特警机动队除了在重点要害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实施武装巡逻、武装值守之外,还对巡防区域部位进行调整优化,实行冬季勤务模式。冬季巡逻模式实行以来,市区110接报刑事警情大幅度下降。

 

 

“天网”实现全覆盖——320多个小区“零案发”

控点连线布下“天网”,实现盲区有效监控,云存储和云检索技术同步应用,轻松识别人员、车辆……这就是我市经过三年时间建设,按照控点、连线、布网的模式,构建点线面全覆盖、网格化全封控的社会治安“天网”。去年以来,市公安局通过视频监控破获刑事案件占破案总数的69%,“天网”工程已经成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一把利器。

去年5月29日,崂山区深圳路某小区一户居民清晨起来,发现客厅里的手机等物品被盗,随后向崂山警方报警。接警后,崂山刑警大队借助天网工程,发现犯罪嫌疑人是一高一矮两个男青年,随后对他们的行踪进行精确视频追踪,在历时数小时的视频中,嫌疑人的行踪始终在天网的监视之下。专案组又对这个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段在全市进行串并案,发现了30多起入室盗窃的手段与其相似,并调取了其他地点的监控,证实犯罪嫌疑人正是这两名男子。民警借助天网工程一路追查,最终锁定了这对表兄弟大盗,接连破获40多起盗窃案。

“专业上讲就是控点、连线、布网。”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控点是在主干道、治安复杂区域、重点单位等新建4万余视频监控,实现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实时监控。连线是在城市边界、区市边界、乡镇街道边界等1500多个分界处新建2万余路监控和卡口,进出市、区的车辆和人员视频信息在“天网”中动知轨迹、可查可控。布网则是以社区、村庄为基本单元,全市划分为7000余个网格,新建3万余路监控和卡口。同时,对全市20余万路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城区全覆盖、城乡结合部重点覆盖、农村出入口和主干道全封控”的目标。

除了城市安全的实战能力,“天网”工程在治安管理方面同样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构筑了多层设防、周界全封控的无缝隙监控网络,全市重点部位、开放式居民小区和治安复杂区域已实现视频全封控,极大地增强了治安防控能力。去年以来近百处治安复杂区域警情发案同比下降超过30%,320多个居民小区连续10个月实现“零发案”,天网工程已经成为安全防范的一道屏障,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直通车”服务 高效快捷

53岁的王玉清是平度市店子镇东前庄村村民,1977年8月他在办理户口迁移过程中将自己迁移证丢失了,户口一直未办理。去年他生病住院却因为没有户口办理不了农村医保。正当他一筹莫展时,读大学的儿子拨打了9600110民生警务平台热线电话,把自己家的情况反映给了民警。随后,民警多次到王玉清居住地调查取证,在材料完备后为其办理了落户审批。

近年来,市民诉求逐渐呈现出诉求多元化、渠道多样化、表达自由化、维权强烈化趋势。针对以往办理民生诉求事项头绪多、层层转办、效率不高的问题,市公安局拓展民生诉求渠道,开通了9600110青岛公安民生警务热线,建成运行集服务热线、短信平台、微博、网络平台、管理平台于一体的一站式青岛公安民生警务平台,全面汇集整合民生诉求渠道,实现公安机关对群众民生诉求事项的“一网受理、一站办结、一口回复、一线回访、统一考核、统一研判”。

“市民不管是拨打9600110热线电话,还是网站留言,发送电子邮件向公安机关反映问题,都会通过民生警务平台来受理,确保了民意直通、诉求直达。”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民生警务平台落地运行以来,在整合诉求渠道、解决民生诉求、服务公安大局等方面初见成效。目前,已整合9600110民生警务热线、青岛公安行政效能投诉热线、青岛公安网民生服务在线公安外网、青岛公安微博和政务热线12345等民生诉求渠道,正积极协调推进市长信箱、局长信箱及网络舆情、传统媒体报道与民生警务平台的对接。去年以来,累计向群众提供网上服务400余万人次,办理民生诉求5.7万余件,回访满意率达98.1%,“青岛公安”微博粉丝影响力位居全省、全市政务微博前列。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叮当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