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胶州罗家村年产十万斤糖瓜 不愁买家盼传家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 2016-01-08 13:03:52 字号:A- A+

    原标题:村里熬糖瓜,不愁买家盼传家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随着春节的临近,有着糖瓜村美誉的胶州胶东街道办事处罗家村,糖瓜艺人也迎来来一年最忙的时候。原本全村家家户户都制作糖瓜,由于制作过程太繁琐,现在村里仅剩下十多户,一冬加工出10多万斤糖瓜销往青岛以及周边地区。令54岁的糖瓜艺人郭成师担忧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一行当,除了希望这门手艺入选非遗外,同时希望年轻人能传承这个老手艺。

    每天天不亮就开工

    昨天,记者来到罗家村村民郭成师家中看到,两间平房四五米长的案板上堆满了白色的糖瓜板和圆溜溜的糖瓜。在旁边的厢房内,郭成师正在用两口大锅熬制糖浆,妻子和两名村民在熟练地拉制和切块。据郭成师介绍,罗家村建村于明末清初,相传罗氏由城阳罗家营村迁来立村。

    对于制作糖瓜的历史,村里没有明确的记载,只知道在他爷爷那辈,村里就有人跟着上一辈做糖瓜,距今至少上百年的历史。“这两天客户催得急,我和妻子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开工。”郭成师告诉记者,受条件限制,家里两口大锅熬制糖浆是有限的,起床后开始生火熬制糖浆,等到清晨7时帮工上班,正好赶上制作糖瓜。

    十余工序作出糖瓜

    “传统糖瓜工序特别繁琐,至少需要10多道工序。”郭成师告诉记者,制作糖瓜需要的食材非常简单,主要是大米和小麦,但制作工艺则比较复杂,需经过浸泡、生芽、蒸制、发酵、搅拌、炒糖、拉制、切块和冷却等工序。郭成师说,制作糖瓜时,首先要将小麦浸泡一周后让其发芽,将生好的麦芽碾碎后,与浸泡过炒熟的大米通过一定比例放到热锅里发酵,取其糖水进行持续的搅拌和蒸煮,逐步形成糖浆。粘稠的糖浆需要两个人进行抻拉,在来回拉上近10多次后,趁着糖已经拉出了基本轮廓,将一个环状的工具套在脖子上,用工具上坚韧的麻绳,勒出一个个圆滚滚的糖瓜。为了防止糖瓜粘连,还要在糖瓜上撒上一些淀粉。直到完全冷却之后,传统的糖瓜才算制作完成。

    冬季十万斤销各地

    “我这手艺还是跟着村里的老手艺人学的,没想到一做就是20多年。 ”郭成师说,加工过程中,有些工序必须都靠经验,就拿把大米和麦芽拌匀这个步骤,如果掌握不好时间,原料很可能不发酵,那作出来的可不是糖瓜,就变成一缸酸酸的剩饭了。制作糖瓜的温度更是靠经验,每年入冬以后,气温必须选择10℃以下才开始制作。现在他和家人开足马力每天仅能生产300斤,由于他用传统手艺制作的糖瓜口感好,很多客户都要提前预订才能有货。郭成师说,现在村里制作糖瓜仅剩下10多户,家家都有固定的客户,一冬至少生产出10多万斤糖瓜,销往青岛各个集市以及周边地区。

    老手艺人盼入非遗

    “我将制作糖瓜的食材进行了改进,糖瓜的色泽比以前更加好看,也比以前更好吃了,但是村里的后生嫌累都不愿意学,真担心这门手艺哪天失传了。”郭成师说,以前罗家村是家家户户做糖瓜,是名副其实的“糖瓜村”,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村民都改行从事别的行业。由于人工制作糖瓜费时费力,年轻人嫌累没有愿意干的,他成了村里最年轻的糖瓜制作艺人。他除了盼望糖瓜这门技艺能入选非遗外,也希望有年轻人能传承这门老手艺,如果有年轻人要学,他打算免费传授。(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马丙政 通讯员 殷学金)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朗拿度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