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自3月1日起施行,对家庭暴力进行了明确界定。3月2日,青岛反家庭暴力宣传月启动,市妇联公布了去年女性维权情况。市妇联系统去年接待妇女维权来信来访1144件,其中涉家暴类219件,占比为19.1%。“大数据”显示,男性酗酒导致的家庭暴力占30%,而发生家暴的人群以中年人居多。
数据
去年接200余件家暴类投诉
据了解2015年,青岛妇联系统接待妇女维权来信来访1144件,其中涉家暴类219件,占比为19.1%。“从今天开始,还开设12338‘莲姐热线’反家暴专题咨询周,做好对家暴受害妇女的投诉受理、求助帮扶、心理疏导、婚姻调解等工作,推动反家庭暴力法的贯彻实施。 ”市妇联权益部部长丁玫介绍,《反家庭暴力法》对家庭暴力进行了明确界定,这能更好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分析
什么样的家庭易发生家暴
2010年,青岛市妇联和市民政局联合挂牌成立了反家暴妇女庇护中心,成立至今,接待过的受害妇女近百人。 “第一年刚成立的时候,来申请庇护的妇女比较多,大约有40多个,到了第二年,数量就减少了很多,到了这两年,基本上就没有了,有个别的也是外来务工的妇女。 ”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中心主要是面向因为家庭暴力而不敢回家、无家可归的妇女。 “申请庇护的妇女大部分是中年人,学历一般不高。 ”
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案例和数据分析,出现家庭暴力的家庭,不少是男方为本市、女方为农村的夫妻。导致家庭暴力的原因中,男方酗酒是主要原因,“入住庇护中心的妇女中,有三分之一是因为丈夫长期酗酒,酗酒之后对女方实施暴力,大打出手。 ”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男方酗酒导致家暴外,婚外情、感情危机。以及一些家庭矛盾也是产生家暴的原因。
“在我去年审理的350多个案子中,涉及到暴力行为的占到15%,其中90%以上的是一些学历并不是很高的人群,而且99%是男方先动手打人,打起来之后,一些女性也会还手。 ”市北区法院法官赵洁告诉记者,因男方酗酒产生的家暴占30%,而且这部分人往往有着多年的酗酒史,经常会出现打骂,多数女性会选择忍受,只有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才想到维权。
案例
“人身保护令”限制家暴
孙某与黄某(女)于1989年1月登记结婚,后生育一男孩。双方因琐事经常争吵,且分居两个房间多年。 2013年,黄某起诉离婚,并主张孙某存在家庭暴力,以孙某可能继续对其实施家庭暴力为由,申请法院采取措施保护其人身安全,并提交了公安机关接警单、法医鉴定书、病历等证据。法院审查认为,双方同住一处房屋,接触机会较多,黄某在离婚诉讼期间存在遭受暴力或暴力威胁的可能性,遂依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作出人身保护的“家暴禁止令”。
变化
试点为家庭配备“巾帼律师”
据了解,从这几年的趋势来看,家庭中的肢体暴力越来越少,但像谩骂、侮辱、性冷漠等精神暴力则呈现上升趋势。以前一些妇女即使遭受了暴力,也很少向外人求助,而现在随着法律的普及,妇女法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们开设了24小时求助热线,还有专门的微信平台,在社区里也有专门的维权站,每个社区里有妇委会,街道也有自己的妇联,这些都可以受理家暴纠纷。 ”2011年,妇联还成立了巾帼志愿服务顾问团,为有维权需求的女性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市妇联工作人员介绍,从2015年开始,妇联还开始试点为每个家庭配备巾帼律师,现在已经在市南区和城阳区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家庭暴力的形式
身体暴力
最常见的暴力,包括所有加害人对受害者身体各部位的攻击行为。
精神暴力
包括侮辱谩骂、限制人身自由等。
性暴力
加害人攻击受害者性别部分,强迫受害者发生性关系或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
经济控制
加害人限制或控制受害者的财产决定权和使用权,包括限制或控制受害者用钱的时间、方式、数量,限制受害者对物品、住房等的使用。
恐吓等精神暴力也属家暴
《反家庭暴力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同时,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这部专门管家暴的法律有不少亮点,首先对家庭暴力进行了明确界定,恐吓等精神暴力也属家暴;强制报告制度,不报案要担责;不提起诉讼也可以申请人身保护令;同时警方告诫书可以作为家暴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