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共同提出了“关于实施六大工程推进青岛文艺事业发展案”。昨天,市政协就这个提案以专题座谈的形式开展协商督办活动。据悉,全市将围绕建设文化青岛、打造文化强市,努力把青岛建设成为文化品位高雅、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
■提案背景
委员建议从“六大工程”着力
在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制约文艺事业发展的瓶颈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各个层面领导班子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像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文艺事业;文艺界思想缺钙、作品低俗、“一切向钱看”等不良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行业风气整顿的任务仍很艰巨;我市在本土文化传承和打造青岛文化品牌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文艺创作仍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现象;文艺服务基层惠及百姓的深度广度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中青年艺术人才培养和各类文艺阵地建设还需加大力度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委员们建议从“六大工程”着力,推动全市文艺事业实现新的跨越。
■提案内容
行风建设工程
提案建议研究出台加强文艺界行风建设的专项整治意见,大力倡导担当使命、扎根人民、创新求精、健康批评、崇德尚艺为主要内容,在全行业开展思想作风教育整顿。特别要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对文艺界骨干力量的重点培训,通过选树一批全市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建立文艺界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约束机制等,让文艺界更加风清气朗。
“文化青岛”建设工程
提案提出,青岛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传统,在以“文艺引领时代”的今天,建议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强文化青岛建设新一轮的顶层设计,提出文化青岛建设的具体目标、思路、框架、举措以及达到的效果和推进时间表,让世人知道青岛文化的发展有几大体系、代表青岛文化的主打品牌是什么、围绕全市文化发展具体目标各区市应突出发展什么、实现文化青岛建设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是什么等等,做到纲举目张、思路清晰、举措有力,真正促进青岛的文化建设在“十三五”期间有一个大的飞跃。
精品创作工程
提案建议,在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好作品上下真功夫。重点扶持文艺精品项目,由全市文艺单位和文艺家根据自身优势认领项目,经过充分论证批准后给予扶持;由地方和文艺家提报文艺精品创作项目,通过严格评审后进行扶持。进一步改革完善文艺评奖机制,建立一套科学规范考核体系,真正把价值取向、艺术水准、审美情趣和群众口碑作为评价标准。加强文艺体制机制创新,在全市推广签约制作家、画家、音乐家等机制,出台体制外艺术家服务管理办法。为艺术精品创作提供条件,为艺术家搭建各类创作平台。鼓励大胆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
文艺惠民工程
开展拉网式调研,弄清各个层面群众对文化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青岛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意见。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布局和资源配置,特别要注重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以政府向演出单位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 “送文化送欢乐”进基层活动。按照“政府推动、项目带动、民间联动、群众互动”的模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文艺志愿者开展惠民活动。
文艺培青工程
制定“十三五”期间的文艺培青计划。对各门类艺术人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摸清各艺术领域的尖子骨干、领军人物、艺术传承人等文艺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状况,重点开展青年文艺工作者思想状况调研,解决好“文艺后继有人”的问题。
文艺阵地建设工程
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各类文艺阵地的管理。建议从六个方面入手:强化人才阵地建设;强化组织阵地建设;强化服务阵地建设;强化活动阵地建设;强化网络阵地建设;强化宣传阵地建设。
■提案回复
让优秀本土作品“走出去”
针对提案中提及的“六大工程”,市文广新局很快给予了回复。据介绍,全市围绕建设文化青岛、打造文化强市,全面推进文学、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杂技、民间文艺等各个艺术门类繁荣发展。通过一系列工程建设,令文艺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艺人才不断涌现,更多优秀本土作品和体现青岛元素的作品“走出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文艺创作活力、文艺工作价值引导力、文艺人才队伍素质、文艺成果共享水平、文艺作品传播力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努力把青岛建设成为文化品位高雅、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
优秀文艺创作生产三种方式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市文艺创作生产的引导,鼓励和倡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生产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我市印发了《青岛市文艺创作生产引导目录》,明确我市文艺创作生产导向。《目录》明确我市推出优秀文艺创作生产的方式分委托、扶持和奖励三种,委托项目是由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文化工作项目,或由青岛市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全市文艺创作规划委托实施的重点创作项目。扶持类项目和奖励类项目由评审专家通过初评和终评双轮评审确定,专项资金将对符合条件的扶持类项目,通过分期补助的方式进行经费扶持。对荣获省级以上奖励并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经费扶持。
精品扶持项目申报200多项
2013年5月10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管理办法》,市财政设立了青岛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奖励专项资金。为确保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奖励项目征集、申报、评审和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我市出台了《青岛市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实施细则》,作为全市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工作的实施依据。专项资金自2013年设立以来,先后扶持了舞剧《红高粱》、吕剧《断桥惊魂》、纪录片《故事青岛》、《1914,青岛永不能忘》、广播剧《中国船长》以及“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管乐比赛等110余项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项目。
2016年,通过青岛早报等主要媒体和宣传文化系统公文渠道,我市发布《关于征集2016年度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的通知》,共征集到申报项目200多项,包括文艺创作类100多项和文化活动类100多项。根据青岛文艺精品扶持奖励工作领导小组意见,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完善了评审程序和机制,完善修订项目评分办法,目前正在联络评审专家,对申报项目在初评和终评过程中实行双轮专家评审制,组织专家分别参与申报项目的初评和终评环节,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开、科学、高效。
委员建议
■市政协委员·王静怡
希望多支持文艺理论研究
市政协委员王静怡是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身为高校文艺工作者,王静怡认为“六大工程”提得非常好,青岛在文艺工作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她同时建议在“艺术青岛”这一层面还需要补充,尤其是文艺理论研究工作和文艺评论工作,这是文艺工作中高屋建瓴的方面,不能缺失。“文艺专家的文艺评论对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王静怡说。在精品工程方面,王静怡认为目前的评奖有点少,“现在和之前,高校的文艺工作者只能参加山东省高校基本功大赛,但是青岛目前有7个高校有艺术院系,拥有大量的艺术老师,如果能够支持高校成立一个青岛市范围内的高校基本功展演,不仅能够展示青岛高校文艺方面的发展,也能惠及市民。”王静怡说,据她了解,目前青岛有一套民间音乐集成已经完书,但是不知是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出版,如果有关方面能够支持这套书籍的出版,让青岛本地民间音乐集成早日问世,这将是青岛文艺工作的一大亮点。王静怡最后针对自己学校文化进社区的情况,希望高校的文化进社区活动能够得到引领,让高校的“阳春白雪”走进社区,让更多的市民感受到高校文艺工作的成就。
■市政协委员·高建刚
希望岛城设立文学奖
身为青岛市文联文学创作研究室创作员的高建刚专注文学创作,对文学领域的研究更深,他在精品工程方面给出的建议是利用好《青岛文学》这一珍贵的资源平台,多发掘优秀的作家,培养更多的文学创作者,让青岛的文学创作能够一代一代传承。“我建议青岛设立一个专门的文学奖,不管叫‘海鸥文学奖’也好,别的名字也好,鼓励更多的文学爱好者走到前台。”高建刚说,目前文化青岛的品牌也比较多,应该有一个方向性的框架将青岛的文化品牌通联起来。高建刚对青岛的文化资源有一个分析,“上世纪30年代青岛有大量的大师级的作家、诗人,现在也有很多故居被标识出来,这是青岛文学方面的底蕴,应该好好利用。”高建刚说,这些资源如果能够有具体的文学上的跟进会更好,他建议设立一个青岛国际诗歌节,来展现青岛在诗歌领域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