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蛟龙号”在深海基地开展试验性港池演练。②鸟瞰国家深海基地。 (本报制图李晓萌)
志遂人愿龙入海,心达圆梦国为先。
7000米,这项由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创造的中国深潜纪录,见证着中国深海科研工作从蹒跚学步到铿锵前行的历程;从试验性应用向业务化运行过渡,这份“下五洋捉鳖”的国家梦想,在坐落于青岛蓝谷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深海中心”),一步步照见现实。
在去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并首次明确提出“深海进入”、“深海探测”和“深海开发”的中国深海战略“三部曲”。围绕“进入深海——认识深海——探查深海——开发深海”这一清晰主线,深海中心在蓝谷巍然崛起,青岛成功抢占深海科技制高点,成为丈量科研发展“国家深度”的排头兵。
这份“深度”,映照着青岛海洋科研领域的历史和未来。2015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在中国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致辞中指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家深海基地等“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先后落户,更延续、传承了青岛海洋科研的辉煌历史,通过海洋科技的不断创新为青岛海上丝绸之路梦想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龙”归蓝谷——
谱写深海科研新传奇
从崂山沿着滨海大道行驶30多公里,再从鳌山卫街道附近拐向通往海边的一条道路,继续行驶约7公里,记者到达了位于青岛即墨蓝色硅谷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随着中国深海科学研究、海洋资源调查、深海装备研发和试验、海洋新兴产业服务的不断发展,我国亟须在该领域中建立一个多功能、全面开放的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深海基地(中心)的构想正式浮出水面。”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邬长斌介绍道。
青岛悠久的海洋科研历史、全国领先的海洋科研氛围及出类拔萃的自然条件,此时发挥出了最大的优势——2006年,由国家海洋局编制的《国家深海基地建设总体方案》在上报国务院后,正式确定项目选址青岛即墨。从此,这个宏大的国家使命就与青岛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开始进行7000米级海试第一次下潜试验。2013年6月,国家海洋局与青岛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建设与发展的协议》,同年11月8日,深海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自此,来自世界的关注目光就陆续聚焦到青岛蓝色硅谷。
青岛十余年的希冀与等待也渐次成为现实:2015年深海中心正式建成,成为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上第5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2015年3月“向阳红09船”载着“蛟龙号”归来,“蛟龙号”正式落户深海中心,从此这里成为这条“中国龙”永久的家。
在2016年,“蛟龙号”完成了其移交深海中心后的第一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7航次)。据邬长斌介绍,该航次一方面开展了中国大洋协会富钴结壳勘探区的资源与环境调查,为探索建立“蛟龙号”开放、共享的应用平台,以及推动“蛟龙号”未来的业务化运行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开展了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先导计划项目,以雅浦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为调查区开展深渊科学调查任务。
“整个37航次任务的备航工作,包括备航工作、拆装、调试以及港池演练都是在深海中心完成的。”邬长斌告诉记者,37航次任务的圆满完成,对于深海中心来说也是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方面,这证明了以“蛟龙号”为代表的潜水器已经具备了从试验性应用转向业务化运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标志着技术保障维护队伍已基本上趋于成熟。
平台崛起——
引领全国海洋设备应用性导向
“深海中心的核心理念就是‘平台’。” 邬长斌表示,深海是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支撑的领域,深海中心作为一个集深海科学研究、海洋资源调查、深海设备改造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国家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有效避免因资源重复投入造成的浪费。
当然,“平台”的含义还有很多。比如,深海中心不仅为“蛟龙号”为代表的大型潜器、也为未来的各类无人潜器搭建了通用水下作业平台。这里还有远洋科考船的母港平台、大型海洋设备的应用性改造平台、潜航员的管理选拔平台以及海洋科技产业转化的平台……
正是因为承担了艰巨的国家使命,深海中心每个航次的任务都显得格外繁重。2017年初,即将启动的38航次任务,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以及诸多知名高校将共同参与,科学任务涉及资源、技术、环境等重大命题,专业门类包括生物、地质、化学在内的海量学科,其组织工作对于深海中心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据邬长斌介绍,运作一个航次前后需要3年时间,“一年的组织论证,一年的海上实施,一年的航次总结。就拿组织论证来说,我们要综合考量科学家的需求、海上作业的编队及安全问题,确保万无一失。”
在凸显国际级“平台”重大意义的同时,深海中心也肩负着引领全国海洋设备应用性导向的重任。“深海中心的核心意义,在于把科研需求及大型设备的应用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提高它的使用效率,并对其进行高效、规范的管理。”邬长斌说,以往一些研究院研制出的高科技设备往往没有用武之地,需要一个平台将科研和应用联系到一起,深海中心的建设恰逢其时。
“深海高技术是多种高端技术的集大成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邬长斌说,“蛟龙号”入驻深海中心后,已经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和作业办法,将为有效加深我国对深海科学的认识、更好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及提升我国在国际海洋领域的影响力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零容错率——
构建有担当讲奉献的精英团队
抢占深海科技制高点,完成进入深海、认识深海、探查深海、开发深海的重大任务,需要一支精良的科研团队做保障。
眼下,深海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为2017年春节过后“蛟龙号”中国大洋38航次任务作准备。记者在日前探访深海中心时,强烈地感受到紧张而忙碌的气氛。
深海中心由综合科研办公区、维修保障区、码头作业区、学术交流与科普教育区、港口灯塔导航及大洋通信岸台天线区、VHF水声通信设施区等部分组成。其中,维修保障区是对潜水器和各种深海科研设施与设备、仪器仪表等设施进行维修、保养、检测、试验研究的主要区域。包括潜水器维护车间、机修电修车间、深海高压环境模拟车间、试验检测水池及船坞、潜航员训练水池等。
在国家深海基地的潜水器试验水池车间内,有一座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水池池体深10米的大型水池。该水池由圆形水池、矩形水池和小矩形水池相连组成,与潜水器维护车间通过轨道贯通。近段时间内,国家首批潜航员唐嘉陵正在此与技术支撑团队一起演练着布放、下潜、回收等试验,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
据唐嘉陵介绍,目前深海中心共有8名潜航员,是分两批选拔产生的。其中,唐嘉陵、傅文韬作为深海中心第一批潜航员早已具备丰富的深潜作业能力。2014年,深海中心又面向全国范围组织了一次选拔,共吸收了6名年轻的潜航员(包括2名女潜航员)。他们与技术保障人员组成了二十多人的精英团队。
“除了执行深海任务外,我们还要参与‘蛟龙号’的维护保障及备潜工作。”唐嘉陵说,2016年7月,蛟龙号37航次归来后,他与技术保障团队就立刻投入到38航次的准备过程中。“从8月初到11月底,我们完成了蛟龙号的维护保养,对所有的结构框架、耐压球体、超声波根据结果进行框架性修复,并于12月间在(潜水器试验水池车间)水池里做了几十次下潜试验。”同时,技术保障团队的成员们还对每一路信号的绝缘材料进行了监测,预判哪些设备存在进水的风险,从而对其进行了隔离。
“深海中心每一年的工作都非常饱满,潜航员们平均每年有4至5个月在海上作业;而‘十三五’期间‘蛟龙号’的航次任务也是相当繁重,这就需要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唐嘉陵说。
前不久,“蛟龙号”团队在深海基地开始进行港池训练,这也意味着38航次的准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深海中心的遣“龙”入海史,又将翻开了新一个篇章。(记者 梁辰)
上一篇:青岛企业哪家强?青企百强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