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等数据机构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第二季度全国城市拥堵出现下行拐点,这是有关部门自2014年监测全国主要城市拥堵延时指数以来首次出现下行拐点。
报告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全国城市拥堵呈下降趋势,其中一、二线城市拥堵下降明显。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城市拥堵出现2014年以来首个下行拐点。2016指数是一线与二线城市拥堵峰值,2017一线城市拥堵延时指数回归到2015年,甚至比2015年还要低3.6%,降幅明显。
在今年第二季度监测的100个城市中,77%的城市拥堵同比去年呈现大面积缓解,拥堵降幅超过8%的城市达15个,降幅最大的三个城市为:天津、青岛、武汉。拥堵加重的城市多是三线、四线的小型城市。其中,珠三角区域除广州、深圳外其它城市拥堵有上涨趋势,全国拥堵涨幅最大的城市前三名分别是清远、肇庆、香港。
多方因素促使全国城市拥堵出现缓解拐点
从报告数据分析来看,大批城市基础建设竣工、地铁开通、城市快速路开通等,对城市缓堵作用显现。如贵阳市于去年底开通中环路,高峰拥堵程度相比去年同期下降6.11%,拥堵排名也由之前的第7名下降至19名。
同时互联网服务实现了更高效的交通管理,“互联网+交通”模式在一线至五线城市均有发展。部分城市针对交通拥堵节点进行道路改造、违法整治、停车资源优化等,也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拥堵。(央视记者李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