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硬核“育”大学!山东出台“16条”,青岛领到重任

2022-11-19 18:54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金字塔尖”,其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于一省一市亦是如此,高等教育强,则省市兴。

日前,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在加强学科尖兵梯队培育、强化人才高地建设、建设高水平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等7个方面提出16条“硬措施”,直指关键、直击痛点,为山东高等教育“扬长补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技创新的重镇,没有什么比高校更能凸显教育、科技、人才这三者的紧密结合。

此次《若干措施》围绕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领军人才引育、新兴专业建设、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产出等关键领域“做文章”,既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山东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实现“走在前、开新局”的现实需求。

作为山东的高等教育重镇,青岛普通本科高校数量约占全省总数的23%;山东3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有2所驻青、1所在青设有校区。此番《若干措施》的出台,势必为青岛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要在山东勇当龙头,教育必须当龙头。据悉,青岛正酝酿出台《青岛市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图在城市与高校的双向赋能中展现更大作为。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有实力、敢担当的青岛,将在双重政策的利好中,迎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又一个“春天”。

01

经济强省“托起”教育强省

高等教育强则经济强,高等教育兴则省市兴。

历史上,从意大利到法国、英国、德国再到美国,全球高等教育中心呈现出与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同步转移的突出特点。当前,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同样印证着这个规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高等教育实力与经济实力密切捆绑。曾经的高等教育“洼地”深圳,不惜重金打造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本土高校,也是为了给城市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

换句话说,如果地方的高等教育实力与经济实力不相匹配,人才“造血”能力就会不足,地方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就会受到掣肘。

经济总量居全国第3位的山东,近10年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截至2021年,山东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53所,居全国第4位;普通本科高校70所,位居全国第2位。在2022年软科排名中,山东43所高校进入“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前800名,数量居全国第3位;14所高校进入“软科2022世界大学排名”前1000名,数量居全国第4位。

不过与此同时,山东高等教育“大而不强”“多山少峰”的窘境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全国“双一流”建设分布图上,山东高校及学科实力与经济实力还不相匹配。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山东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也正因此,省教育厅在介绍《若干措施》起草背景和过程时表示:“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对标中央要求、人民期盼、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短缺、结构不优、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已然成为我省加快创新发展、实现‘走在前、开新局’的制约因素。”

2021年10月以来,省教育厅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在学习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省先进经验,深入部分高校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若干措施》,并征求了教育部等上级部门、省直有关部门、全省高校的意见建议。

可以说,站在新起点、新征程上,深入实施科教改革攻坚行动、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正在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的山东而言,迫在眉睫,对于正在实施“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的山东而言,迫在眉睫。

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这同样是青岛的迫切需求。截至2021年,青岛拥有高等学校29所,约占全省总数的19%;拥有普通本科高校16所,约占全省总数的23%。在“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中,位于前200名的山东高校共有13所,其中驻青高校5所,占比38%。在山东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有2所驻青、1所在青设有校区。

青岛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但与此同时,面对省内外兄弟城市你追我赶的竞争压力,青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确立了“一二三四六十”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的青岛,也需要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乘着《若干措施》的“东风”,青岛高等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展现新的担当与作为。

02

硬核16条,直指关键

针对山东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短缺、结构不优、特色不鲜明等问题,《若干措施》提出7方面、16条举措,包括加强学科尖兵梯队培育、强化人才高地建设、夯实人才培养平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建设高水平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推进高等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高经费保障能力。

综观全文,《若干措施》整体给人的感觉是,“顶天”、“立地”、务实。

所谓“顶天”,主要体现在一流学科建设、顶尖人才招引、高水平科创平台建设上——

在学科建设方面,山东将实施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厚植8个现有“双一流”建设学科竞争优势,建强10个左右优势学科,培育10个左右潜力学科,打造引领全省高校学科发展的“尖刀班”和“突击队”;

在人才高地建设方面,山东将实施领军人才引育行动,支持高水平大学通过“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方式吸引集聚顶尖人才,探索实行泰山人才工程自主遴选认定制,支持重点建设高校面向全球,精准快速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

在科创平台建设方面,山东将优化整合全省高校科技力量,分类建设40个以上高校实验室、150个以上高校重点实验室,形成特色鲜明、创新力强的高校实验室体系,力争产出更多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

所谓“立地”,主要体现在服务地方发展、科教产协同育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

例如《若干措施》提到,服务山东“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加强新兴专业建设,围绕海洋工程、集成电路等领域发展100个左右新工科专业,围绕医学材料、智能医学等领域发展10个以上新医科专业,围绕育种技术、智慧农业等领域发展10个以上新农科专业,围绕金融科技、知识产权等领域发展80个左右新文科专业;

深化科教产融合协同育人,建设100个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争创10个左右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

重点建设50个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争创5个左右教育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而关于务实,主要体现在推进高等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高经费保障能力等方面。《若干措施》提出——

选择3—5所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探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试点,赋予高校更大科研决定权、资源调度权、人才使用权;2022年年底前,建立大学、学科、专业建设质量监测体系;“十四五”期间,省级财政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

“顶天”、“立地”、务实,让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塔尖”更高、更尖,“底座”更坚、更实。

《若干措施》赋予青岛一系列责任,有的改革领域则直接“点名”青岛。

例如《若干措施》支持数学、海洋科学等8个现有“双一流”建设学科创建世界一流学科,这8个学科中,有半数来自青岛,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科学、水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青岛的学科“尖兵”将更显锋芒,带动青岛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若干措施》提出,2023年在济南、青岛分别确定1所高校,开展省属本科高校经费投入体制改革试点,实施省市合建、财政共担的经费投入体制。这样一来,高校与驻地的联结更加紧密,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共赢。

03

校地联手,双向赋能

青岛对驻青部属、省属高校的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促进了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城市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进一步激发了区域创新活力。

近年来,青岛实施了两轮驻青本科高校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工程,投入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了22个学科发展,引导驻青本科高校围绕青岛产业发展优化学科结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施了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工程,支持了50个重点专业的建设,为青岛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市区两级积极支持各高校拓展办学空间、提升办学潜力,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等陆续启用;此外,康复大学(筹)落户青岛即将建成使用,上合经贸学院等10个高校项目已初步纳入山东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计划并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评审。

在校地共同努力下,驻青5所省属公办本科高校的22个学科列入山东省“一流学科”(占比33.33%),42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校高水平学科(占比25.49%)。

高校给予青岛的“回报”也颇为丰厚。仅以青岛支持的10个服务青岛产业发展重点学科为例,通过3年建设,这些学科共引进或培养高层次人才435人,毕业生留青率提高至56.82%,获得省市级技术发明奖或科技进步奖126项,成果本地转化237项,实现转让金额1.89亿元,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129.13亿元,引进并在青注册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2家,在青本地培育孵化企业63家,为青岛辖区内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合同成交额2.77亿元……

共享、共建、共创、共赢,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青岛深谙其道、深受其益。

据了解,为了配合落实好《若干措施》,进一步促进校地融合,推动青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青岛将发布《青岛市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主要的思路是,以促进校地深度融合为主线,实施平台机制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建设、高校重点项目建设等三项工程,推动形成具有青岛特色、开放创新、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格局,为我市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省市协同,政策叠加,将为驻青高校插上高飞远飞的翅膀。校地联手,双向奔赴,将为青岛筑梦未来夯实人才、智力支撑。

作者 |三木 摄影 |韩星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