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重点培育两大产业集群 青岛现代金融业“破局成长”

2023-04-02 06:43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重点培育两大产业集群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级 做优数字化金融新生态

青岛现代金融业“破局成长”

致真精密仪器(青岛)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实现高端科学仪器和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的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企业,2月份,企业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集成电路专业投资机构中芯聚源领投,青岛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和青岛科创母基金参与直投。

如果说致真精密仪器感受到的是创投风投“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友好,那么近期全国各地投资人密集尽调青岛企业更彰显青岛创投圈的浓浓春意。

元禾原点管理的青岛元禾原点数智转化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主要围绕数字化产业升级和医疗大健康产业投资,成立以来已经投资9个项目,其中2个位于青岛。

“2023年,我们要加大青岛项目的投资力度,打造早期项目孵化平台,让青岛科技领域的优秀企业和创业者可以知道我们,更方便找到元禾原点。”元禾原点的合伙人米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创投风投集群式的生长,正是青岛现代金融业“破局成长”的最佳例证。

围绕现代金融产业链的构建与升级,青岛以“金融产业培育”和“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加快金融业“双招双引”,聚集优质金融资源,不断提升金融产业规模和服务能级,为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022年,青岛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90.9亿元,同比增长6.9%,高于GDP增速3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6%。金融业实现税收225.3亿元,占全市的13.3%。

步入2023年,上海、深圳等金融业发达的一线城市,还有杭州等特色鲜明的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纷纷出台高“含金量”的政策,竞速现代金融业。

对青岛而言,无论是抢抓经济提振和产业变革窗口机遇,塑造新的比较优势,还是打造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和全球创投风投中心,现代金融业都是必不可少的“标配”,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金融城市之争,产业迭代之变,持续提升产业规模的同时,聚集现代金融资源,重点培育两大产业集群;优化融资结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级;加速拥抱金融科技,做优数字金融新生态,成为青岛破题“现代金融业的“最优解”。

培育两大产业集群

不仅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牌照日渐完备,资管机构、创投基金、信托、期货、消费金融等新业态也纷至沓来,传统牌照与新兴业态交相呼应,是现代金融产业的应有之义。

基于青岛的特色与优势,着眼于健全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培育财富管理和创投风投两大核心产业集群,打造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链,成为青岛向现代金融“通关”的重要选择。

截至目前,青岛已拥有光大理财、青银理财、恒丰理财三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数量上仅次于北京、上海,与深圳比肩,初步形成了以理财子公司为带动,多业态共同发展的专业财富管理机构集群。

更为重要的是,近三年间,这些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专业资管机构在青岛的“汇聚”,产品与服务的“出新”,大大增强了青岛金融业的创新能力,最终在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等方面成为不可或缺的“新生代”,而这也正与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实施后,财富管理行业之变不谋而合。

作为全国首家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光大理财在中国金融业资管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近两年间推出了银行理财市场上多个首创产品,至2022年末,光大理财管理产品总规模达1.18万亿元;另一方面,光大理财在区域发展、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进一步发挥资产配置优势,持续增强对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主题、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项目的支持,截至目前在青累计投资余额超350亿元。

近日,相关研究机构发布了2022年四季度113家城市商业银行理财能力排行榜,在发行能力、综合理财能力、收益能力、产品研发能力等多项排名中,青银理财均进入全国城商行前十位。青银理财产品管理规模从资管新规发布时的500余亿元,已跨越到目前的2000多亿元,激增三倍有余。

创投风投产业集群的表现同样精彩有加。

青岛创投风投正成为极具爆发力的增长极,这不仅体现在市场主体总量的持续增长,本土创投机构的快速崛起,更有高质量的“大块头”的加入,尤其2022年以来,各地掀起设立产业基金群的“浪潮”,青岛的表现依然令人惊艳。

2022年以来,规模100亿元的国盛资盈综改基金、规模40亿元的翎贲屹桐基金、规模30亿元的新瑞利产业基金、规模25亿元的鲁商乡村振兴基金等一批重点基金项目落地青岛,产业基金群正在悄然形成。

青岛还设立了包括虚拟现实种子基金、产业基金,新型显示产业基金,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等6支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基金,计划募资规模131亿元,为专业园区全面起势提供坚实的资本支撑。

通过产业引导基金“以投带引”的模式,不仅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当地,还能借助社会资本市场化和专业化的投资管理优势,为当地引进优质项目和资源,助力地方产业发展。

历经四年的潜心磨砺,青岛显然已经感受到了创投风投产业集群布局新经济的蓬勃之力。

市发改委日前发布了最新一批青岛市新经济潜力企业名单,共有122家企业入围,这些企业既涉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又有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入选企业中近一半曾获得创投风投基金支持,其中不乏深创投、中芯聚源、华润资本、常春藤等头部基金,部分企业已经成长为“独角兽”、上市后备企业。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级

在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看来,现代金融的核心并不是简单增加机构、增加贷款、增加产品,而是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的升级与迭代,社会财富通过股市、债市、基金、理财等直接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明显拓宽,通过新路径、新业态、新模式的广泛运用,将不同层次的金融“活水”更加精准、更有效率、更具创新性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最终提升服务能级。

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效率对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2022年,青岛持续优化企业上市生态,全国首创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十项工作机制”,建立首批117家企业“白名单”;落地北交所山东省首家服务基地,联合交易所开展“一对一”问诊把脉。全年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2家,居全省首位、北方城市第二位;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80家。

资本市场被称为长期的资金市场,资本市场“青岛军团”强势崛起,加速“扩容”,向“新”而行,带动青岛社会融资结构不断优化,2022年,青岛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等实现融资3404亿元,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以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发挥现代金融的产业聚集力、政策传导能力、普惠力等优势,让青岛成为“资金流洼地”,让实体经济得到更精准滴灌,同样也是现代金融业“青岛策”的重中之重。

2022年,青岛本外币贷款余额连续跨过2.5万亿元、2.6万亿元,至12月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24993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6783亿元,由此产生一个更具说服力的数字,青岛存贷比达107%,这已是连续三年超过100%。

做优数字化金融新生态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行业的科技化程度,促进科技和金融场景的有效结合,正在日益成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金融业的竞争逻辑也发生变革,传统意义上基于禀赋特征的发展格局被打破,布局数字化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而数字人民币则是金融业数字化的“新基建”之一。

今年以来,多地数字人民币首单项目落地,涉及跨境消费、供应链金融、免密支付等场景,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已扩展至17个省市的26个试点地区。

自2020年11月成为第二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至今两年多来,数字人民币在青岛零售消费、交通出行、政务民生、文化旅游和创新赋能方面广泛应用,落地全国首笔数字人民币线上贷款业务、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数字化融资租赁”业务、全国首个“惠民保”数字人民币应用等创新应用场景,实现了主要领域的应用全覆盖以及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的突破。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共上线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超过60万个,累计实现消费785万笔、2.85亿元。

不仅是数字人民币,一个活力四射的数字化金融生态圈正在加速形成,通过数字化赋能,诸多传统金融业的痛点被打通,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同时金融机构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也在不断加快。

青岛目前已获得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等一批国家级、总行级试点,在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青岛地区开展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境内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应用场景试点,并率先在自贸区青岛片区落地。项目亦被列入中央网信办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

青岛还创新开展“区块链”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山东港口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在66云链区块链数字仓单平台,为青岛泰和嘉柏能源有限公司提供了仓单质押融资服务,这是国内首笔基于区块链、物联网技术的原油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

青岛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也蹄疾步稳,通过“场景+平台”深度融合发力,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扩展金融边界,实现金融服务快速响应和精准触达。

日前,青岛数字金融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在全球(青岛)创投风投中心大厦举行。18个青岛市金融科技优秀项目和18套金融解决方案获奖,获奖项目包含供应链融资、金融风险防范、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养老金融等众多场景的创新应用和解决方案,参与机构积极性之高,项目专业性、创新性之强,令专家们连呼意外。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市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金融产业链发展空间和提升潜力还很大,2023年将努力推动现代金融产业规模和服务能级再上新台阶,包括从机构落户、人才招引、生态营造等多方面发力,吸引金融机构在我市聚集发展;做强财富管理和创投风投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法人金融机构,推动产业链重点项目落地,争取在产业布局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引导全市金融机构围绕24条产业链、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精准扩大投放信贷资金,强化对实体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从“破局成长”到千帆竞渡,奋力前行的青岛现代金融业令人期待。(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傅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