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帮河南老人割麦不收钱?青岛“麦客”葛海波:指一指党徽,秒懂!

2024-06-02 21:32 作者:陈志伟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6月2日讯(记者 陈志伟 宁冠宇)近日,一则网友发布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一名跨区割麦的农机手帮助老人收割麦子后,老人地头结算收割费,机手坚决不收,指着自己胸前的党徽:“我是一名党员”。

“为麦客点赞,麦客亮出了许多人没有的东西。”“山东收割机师傅好样的!”“这才是真正地为老百姓办事。”“党员如斯,人民之福。不忘初心,为民谋利,无私无畏,国家方兴。”……视频发出后,引发众多网友的热议。

青岛新闻网记者通过多方联系,找到了视频中的这位农机手,农机手叫葛海波,是青岛莱西市夏格庄镇葛家村的农民。

葛海波告诉记者,当时是5月31日,他正带着跨区收割小麦作业团队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郝老行政村作业。“当时,我们给一户村民收割完麦子,老人要把费用给我,我知道老人家里比较困难,就不打算收他的费用,老人执意要把钱给我,我就把钱塞到老人口袋里,指了指我胸前的党徽,告诉他我是共产党员。”

葛海波说,每年5月他都会出发跨省收割小麦,一干便是24年。随着小麦逐渐进入收获期,今年,从5月20日开始,他作为跨区收割小麦作业的领队,带着莱西夏格庄镇里的十余名农机手和5台收割机一起出发,前往河南进行收割小麦作业。

“干了24年,和河南当地的村民都非常熟悉了,他们对我们非常热情,有一年,我们来晚了几天,当地村民仍然坚持把地留给我们收割,让我非常感动。”葛海波说,“将心比心,村民有难处,能帮的我们义不容辞!”

“这些年,我们收割的费用基本上没怎么涨。”葛海波说,去年由于油价上涨,收割成本整体在上涨,有不少农机手都涨价了,郝老行政村支部书记找到他,希望能少涨一点。“我知道,当年河南小麦成熟期遇上连阴雨,村民夏收面临很多困难,我明白村民的难处,最终不但没涨价,每亩还少收了10块钱。”

“今年把麦子成熟较早的河南周口作为第一站,目前已经来到河南商丘作业。”葛海波告诉记者,“除了遇到下雨天等不能作业外,基本每天早上不到5点就起床,检查完收割机确认无误后就去吃早饭,7点左右开着收割机到地里等待作业,中午简单吃两口就干活,然后一直工作到晚上八九点再吃饭,一天下来能收割小麦100多亩。”

“跨区作业强度高,工作环境差,虽然很辛苦,但也要努力干好它。”葛海波说,接下来的10天左右的时间里,还将跨越几百公里,坚持昼夜抢收,确保颗粒归仓!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