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视点】助力青岛国际种都建设 青岛迎来首届全国性种业展会

2024-06-14 16:37 作者:陈志伟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视点】

记者 陈志伟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6月13日,2024青岛首届种业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幕。本届种博会采取“1+1+2+X”的展会模式,设置一个开幕式、一场种业沙龙、展览展示和田间展示两个专业展览以及企业专场推介会、推荐品种评选等多项专题活动。

01

本届展会是青岛首次举办的全国性种业展会,来自国内外的300余家种业协会和种业企业参会,集中展示优良品种达3200多个,示范展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10余种种植新模式、20多项新技术,为持续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种业振兴搭建了全方位展示、多领域合作的平台。

开幕式上,为青岛国际种业创新园、青岛国际种都“四链”融合种业联合实验室、青岛市种业人才联盟进行了揭牌,搭建起种业双创孵化高地,形成种业人才聚集和科研攻关的强大合力。

活动现场,未米生物育种、永保全球农产品交易中心等8个总投资54.61亿元的项目进行签约,涵盖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领域,20余家公司现场达成合作意向,打开了青岛种业成果转化的新窗口。

本届种博会打破粮油、蔬菜、花卉等传统种苗展示,突出青岛特色,增设海洋种业、畜禽种业、育种机械、农业投入品等内容,汇集了农作物、畜禽、海洋等三大种业门类,尤其海洋种业展示中亮点频现。瑞滋集团培育的国内首个抗逆刺参品种“参优1号”,是国内良种产业化最优、经济效益最好、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海参品种,在国内良种市场占有率达38%以上;通用水产培育出的世界第一批超雌大菱鲆和全雌大菱鲆,其制种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充分展示青岛海洋种业的独特优势。

02

近年来,青岛市加强政策支持,强化部门协同,集成资源要素,推进五大种业门类全面发展。

青岛地处北纬35-37度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是育种繁种的黄金区位。全市各类种业企业1100余家,是全国重要的大白菜、花生、小麦、蓝莓等良种繁育基地,在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等大种业板块中均有细分领域单项冠军。

青岛有9家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种业阵型企业,10家外(合)资种业企业在青岛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莱西的金妈妈种业,西海岸的清原作物、康大兔业、崂山的蔚蓝生物等企业,分别在砧木和鲜食玉米、生物育种、肉兔、酶制剂领域处于全国领军地位。跨国公司集聚度高,荷兰瑞克斯旺、香港黄泷、韩国农友等多家跨国公司在青岛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同时,青岛市拥有高校院所、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66家。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12家,位居全国第一梯队。海洋水产科研全国领先,聚集了全国近1/3的涉海科研院校、1/2以上的涉渔工程院院士。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及国家烟草种质资源库、微生物种质资源库。

青岛市依托自然禀赋、企业集聚等优势,以青岛西海岸省级农高区为主体,建设以前沿技术、国际合作为特色的国际种都高新技术示范区;以即墨区移风店镇为主体,建设以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为主导的国际种都产业集聚核心区,形成了各具优势和特色的两个重点种业园区,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前沿技术集成等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市种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03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

近年来,青岛市创新集成资源要素,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突出强化育种科研创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创设了7条种业奖补政策,累计对20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企业和保护畜禽遗传资源的企业进行财政奖补。

组建全国首个地市级优质种业企业储备库,从中遴选出8家领军型、11家优势型、26家特色型企业,构建青岛市种业企业阵型,开展分类施策、精准扶优。设立青岛国际种都高新技术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在头部企业入驻、平台建设、科技创新、种业会展、成果转化、设备购置等方面给予扶持。

先行先试,善作善成!

青岛西海岸新区龙头种业企业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上不断发力,康大兔业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明月海藻海藻类肥料重点实验室入选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清原农冠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SE(循环打靶碱基编辑)和KSE(基因敲高系统),突破了国外基因编辑“卡脖子”技术难题,种业开放合作优势明显、前景广阔。

2023年,西海岸新区发布《建设青岛国际种都高新技术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明确青岛国际种都高新技术示范区将建设国际种业创新园、国际种业会展交易基地和头部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高地。

据了解,青岛国际种都高新技术示范区主要建设国际种业创新园、国际种业会展交易基地和头部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成国内一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高地,将用3年时间引进和培育种业企业50家以上,培育“育繁推一体化”企业1家,搭建现代种业科研平台6处以上,良种繁育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种业产业链产值超过20亿元。

其中,国际种业创新园依托农高产业综合体,通过与高校院所、种业企业合作,建设生物育种关键共性技术平台、生物育种公共试验平台、种质资源引进及鉴定利用平台、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平台、科技型企业双创孵化平台、种业科技国际交流平台等六大科研平台;国际种业会展交易基地依托青岛农业国际客厅,举办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的种业博览会,为推介国内外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搭建平台;头部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将吸引跨国种业企业、国内种业阵型企业、上市种业企业入驻,打造种业头部企业聚集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种业科技创新。

04

种业博览会是专业化极强的展会,既代表当地特色形象,又打造了种业交流交易平台,需要一届接着一届办,不断传承,才能越办越好、越办越专业。

据悉,本届种博会结束后,主办方还将总结和运用好本届工作成果和经验,进一步提升主展馆和地展基地功能,完善交通路网、餐饮住宿配套,并聘请专业机构规划园区建设,提升整体水平。

同时,青岛农业国际客厅正在探索将西海岸新区乃至青岛的涉农展会引进客厅。地展基地布局蔬菜展示区、粮油展示区、果木展示区和服务中心,将逐步建设成为设施与露地、良种与良法相配套的多季节、多品种展示基地,容纳展示6000多个农业新品种,为种植业户、农技科研人员提供服务平台,建成一个种博园。未来将引进专门运营公司,集中精力抓好研学板块建设,吸引青少年贴近农业、感受农业、热爱农业。计划引进花卉、食用菌等品种,打造季节不同、品种不同、景观不同的展览展示区。

下一步,青岛将树立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平台化、法治化发展理念,以培育种业领军企业、抢占前沿生物技术应用制高点为主攻方向,统筹农作物、畜禽、水产、林草、农业微生物五大种业门类,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建设“青岛国际种都”。

青岛西海岸新区也将以举办青岛首届种业博览会为契机,构建现代农业双招双引和国际交流交易平台,辐射带动新区乃至山东半岛区域农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