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遇见中国东盟合作新未来!2024中国(青岛)-东盟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活动举办

2024-07-23 21:44 作者:张晓楠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7月23日讯(记者 张晓楠)7月23日,以“新质新程 山海同行”为主题的2024中国(青岛)-东盟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活动,在青岛海天中心举行。活动由中国-东盟中心、青岛市政府主办,市委外办、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国信集团承办。

活动吸引200余名来自中国、东盟多国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嘉宾出席,围绕经贸合作推介、人文交流活动、青岛市重点项目参访考察三个板块,各方深入交流研讨,沉浸式体验,以青岛为平台,共同推动中国和东盟区域经贸、人文合作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国—东盟合作正在从“黄金十年”“钻石十年”迈向“镶钻成冠”新未来,构筑日益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青岛发挥开放枢纽优势,为双方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迈进搭建对话平台,贡献“青岛力量”。

同频共振,构筑更为紧密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东盟十国,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命运相系。

青岛身居中国开放的最前沿,是山东发展的“龙头”、沿黄河流域重要的出海门户枢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坐拥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开放载体,青岛正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近年来,青岛与东盟经贸交流日益密切,东盟已成为青岛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对外投资目的地。2023年,青岛与东盟国家贸易额近1700亿元、同比增长10.2%,双向投资项目达到1340个、投资额超过135亿美元,青岛还与7座东盟国家城市结为友城,双向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突出的区位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赋予了青岛服务中国和东盟更深层次合作的天然的禀赋。

发挥开放优势。青岛抢抓RCEP为中国与东盟区域贸易带来的政策红利。RCEP全面生效一年来,青岛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超12万份,数量居全国签证机构首位,享惠货值达254.8亿元人民币。

释放产业力量。“青岛造”动车组疾驰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速动车组首次在国外投入商业运营,推动印尼迈入高铁时代。从青岛走出的中国家电品牌深耕东盟市场,泰国海尔工厂的空调和冷柜当地市占率已经提升至第一,海信在东盟落地研发中心。青建集团在新加坡综合规模居中资企业首位,在缅甸、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均有项目合作。青岛即发集团2005年就在越南设立服装厂,现已达到年产1000余万件针织服装的规模。

立足中国与东盟合作新起点,2024中国(青岛)-东盟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活动着眼更高水平合作交流,搭建新平台、探索新机遇。山东省副省长邓云锋,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缅甸工商联合会中央执委秋蒂里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邓云锋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山东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资源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交通优越、产业基础雄厚、发展动能澎湃。山东与东盟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商缘相连。多年来,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经贸往来、文化旅游等各领域与东盟合作交流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面向未来,我们愿持续扩大与东盟的全方位、多领域交流合作,在产业合作上携手共进、在贸易往来上携手共赢、在人文交流上携手共融,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贡献山东力量。

史忠俊在致辞中说,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是双方深入落实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之年。在此背景下,举办此次活动恰逢其时。希望与会企业家充分利用本次活动搭建的平台,畅所欲言,积极问询,为企业在目标国投资兴业打下良好基础。中国一东盟中心是中国和东盟十国共同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我们将始终发挥信息枢纽和活动平台的桥梁作用,继续夯实合作平台,提供更优服务,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赵豪志在致辞中表示,青岛是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是“一带一路”节点支点城市,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坚实,开放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东盟是青岛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方向。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双方重点产业对接,扩大双向贸易规模,深化科技、教育、文旅等领域交流,努力推动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在经贸合作推介环节,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等国家进行了专题推介,对中国、对山东,表达出深化交流、共赢未来的“心声”。

青岛也向东盟伙伴释放合作诚意。“青岛经济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坐拥31个制造业大类的综合性产业体系,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7位。”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海天在“青岛产业优势”推介中表示,当前,青岛正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12次入选在华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欢迎东盟嘉宾走进青岛、了解青岛、拥抱青岛。

“作为中国开放政策最集中的城市之一,青岛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与窗口。青岛和东盟正在不断增强双向投资引力。截至2024年6月,东盟十国累计在青投资项目986个,实际使用外资42.97亿美元。截至2024年5月,青岛企业累计在东盟十国投资项目363个,中方投资额达92.8亿美元。”青岛市商务局副局长薛润波在“经贸及招商引资”专题推介中发出热切邀请,“我们诚挚邀请东盟优质企业来青投资兴业,做青岛城市建设发展的‘合伙人’。”

作为青岛龙头企业的代表,青岛国信集团董事长刘鲁强介绍了国信集团在海洋板块、产业金融板块、大基建和城市运营板块的产业布局,重点推介了养殖工船、百洋股份、文旅、产业投资等核心产业,向与会嘉宾展示青岛的城市环境和产业基础,吸引优质项目落地。

22日晚,邓云锋会见了出席2024中国(青岛)—东盟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活动的嘉宾。青岛市副市长赵燕参加活动。

跨越山海,共赴人文之约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作为亚洲文化的缔造者,共同沉淀出璀璨闪耀的东方文明瑰宝。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此次交流活动期间,“珍宝东盟”手造市集、“印象东盟”绘本展、“光影东盟”视觉展等凸显中国和东盟文化特色的活动同期举办,为2024年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增光添彩。

文化荟萃,交相辉映。形式多样的人文活动,让举办地青岛海天中心这个城市会客厅洋溢着浓郁的东盟文化风情。

在青岛海天中心户外南广场,“珍宝东盟”手造市集人头攒动。来自清迈的手作泰银、来自越南的贝壳饰品、异域气息浓厚的海娜手绘……13个独立展位风格各具,以浓郁的文化色彩吸引了往来的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在“光影东盟”视觉展,观众们体会的是一场视觉盛宴。循着“东盟风情”的线索,走入每个国家的展区,就会发现,这些生动的镜头不仅聚焦了地标建筑、风景名胜,也聚焦日常生活,记录了东盟国家人民多彩的生活、朴素的感情,阐释中国与东盟十国近水相望的融合和深厚情谊,引发观展观众的情感共鸣。“童心共绘,海天相连——中国与东盟图书插画交流展”则为观众带来了一次直击心灵深处的深度东盟文化之旅,以充满童心童趣的多元表达突破语言障碍、编织文化交流融合的情感纽带,打造有东南亚文化特色的文化精品窗口。

“事实上,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和青岛的热情的不只是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而是从步入我们入住的青岛海天大酒店的那一刻开始,酒店内青岛风情的文创陈设,就让我们深深被青岛现代化、国际化的风貌所打动,酒店专业、细致、周到的服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深情厚谊。”一位外宾代表陪同官表示。

如果说海天中心展现给东盟外宾的是青岛的现代化,那么在中山路城市记忆馆,嘉宾们感受到的是穿越百年青岛的历史纵深感。

在原青岛商会旧址的基础上修建改造而成的“青岛城市记忆馆”,浓缩着青岛历史城区的精华,以中山路这一青岛百年城市化进程中工商业的枢纽部位为中心,沿时代顺序,向嘉宾们讲述青岛自1891年建置直至现在的城市发展历程,让嘉宾们更深入地了解青岛的人文历史。

深耕蔚蓝,发掘产业合作新机遇

蔚蓝大海,生机无限,是沟通中国与东盟的重要通道,也是未来加深合作的潜力载体。

研究数据显示,目前,东盟国家30%的GDP来自海洋,约6.25亿人依赖海洋维持生计。中国与东盟海域不仅是世界90%的海运贸易通道,更是全球重要的海洋牧场,拥有世界1/3的红树林和珊瑚礁,水产养殖占全球的80%、渔业捕捞占全球的60%。

2023年9月,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蓝色经济在实现经济增长、提高社会包容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保护环境中的作用。业内专家认为当前,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是大势所趋,构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的优先选项。

青岛,不仅是中国海洋科研和海洋经济的高地,也是中国推进海洋国际合作的桥头堡。青岛是亚洲唯一的“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是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滨之城”平台创始城市。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总部和东亚海洋合作青岛论坛的永久举办地也落户于此。

经略海洋,需要来自企业的创新力量。此次活动期间在青岛的实地考察,为中国与东盟释放蓝色经济深度合作的巨大潜力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活动期间,选择以海洋板块作为第一主业的青岛国信集团作了企业参访考察。在国信智慧中心,来自东盟国家的政企嘉宾通过3D演示、现场讲解、船岸连线等形式,沉浸式地领略了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的风采。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相当于两艘航母;设计年产大黄鱼3200吨,相当于千岛湖一年的鱼获量;首创“船载舱养”模式,24小时活水养殖,机械化喷洒式喂鱼,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从规模到场景,从技术到模式,“国信1号”在深远海养殖上创新推出的“中国方案”无一不让在场嘉宾感到十分震撼。

让与会嘉宾更加感到欣喜的不仅是“国信1号”,还有国信集团在海洋板块布局的三条曲线:第一曲线“传统养殖和深加工产业”,以百洋股份和陆基循环水养殖为主,在罗非鱼、三文鱼做到全国第一的同时,将把产业链模式复制到东南亚等地,打造全球优质水产品供应商;第二曲线“以养殖工船为主体的垂直产业链”,拓展种苗、饲料、加工、物流等产业链上下游,发挥东盟海洋资源优势,探讨围绕深远海养殖工船的合作,推动“国信水产”在东盟国家的贸易销售;第三曲线“海洋大健康产业”,按照“产业组局”模式,战略性重组正大制药,与中国生物制药、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共建“蓝色药库”,向“产业+园区+链主企业+基金”的模式进军,形成产业体系和新发展格局。

中国企业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前瞻探索,将为中国和东盟的“蓝色协奏”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从青岛出发,活动以经贸、人文、海洋等领域的丰硕的成果,为中国和东盟共赴新未来增添新动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