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实施665个攻坚项目,盘活2.4万亩低效用地

2024-12-19 07:08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青岛建立“片区—单元—项目”三级传导体系,将宗地式、碎片化的土地以“片区”模式统筹实施开发建设

实施665个攻坚项目,盘活2.4万亩低效用地

“1+1+5”的低效片区

开发建设“青岛打法”

第一个“1”

建立一套效率高、力度强的攻坚作战体系

第二个“1”

绘就一条路径清晰、步骤明确的“路线图”

“5”是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规划设计前瞻引领 ●腾地征迁成效显著 ●基础配套加快完善

●产业发展迭代升级 ●政策体系强化赋能

盘活低效存量资源既是“稳增长”,又是“防风险”,更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抓手,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

据估算,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有望带动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年内突破220亿元,增长22%以上;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有望带动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年内达到350亿元,增长25%以上……这样的变化,得益于近年来青岛实施的低效片区开发建设。

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

从这些土地迎来“新生”的过程看,青岛盘活低效用地的“打法”日益完善,即在全域范围内划分低效片区,再在片区内划定单元、确定项目,建立“片区—单元—项目”三级传导体系,将宗地式、碎片化的低效用地以“片区”模式统筹实施开发建设。截至目前,全市低效片区累计实施攻坚项目665个,开发利用土地2.4万余亩。

统筹低效用地再开发

“搬新家了,心情真好。”“熟悉的地方,焕然一新的居住环境,变化真大。”……11月16日,崂山区中韩街道张村河南社区举行回迁抓阄仪式,236户居民较原计划提前半年“回到”新家,标志着张村河片区城市更新建设正式进入回迁安置阶段。

仅隔半月,11月30日张村河畔的刘家下庄社区安置区回迁抓阄,478户居民喜提新房。从2022年5月签订《搬迁补偿协议》,到2024年11月顺利回迁;从曾经居住环境有待改善的旧居,到如今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家……不到3年,张村河片区发生了巨大变化。“社区还安排有10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未来可以建成方便居民使用的茶室、聊天室,为老人提供午餐的日间照料中心也已在规划中。”中韩街道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胡磊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与之配套的教育、医疗、道路等领域的民生短板也正加速补齐。规划了21所学校(含7所初中、10所小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8所幼儿园,包括崂山区人民医院在内的4处医疗设施,20余条道路实施改造提升贯通……

位于城阳区的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青岛学校项目一期投用,二期正进行装饰装修。

这是张村河两岸区域焕新蝶变的一个缩影。按照预期设计,这里将聚焦生态、产业、品质、效率、活力五大维度,打造“水脉智谷”。同时,在崂山区“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张村河片区“产城融合区”的概念,产业发展与生活之美将在这个区域共生。

统计显示,2022年以来,全市低效片区实施配套设施项目270余个。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学校、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青岛学校等知名学校相继建成投用,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大学医学医疗中心等知名医院加速落地,安顺路打通、张村河生态公园、欢乐滨海城岸线整治等一大批配套项目加速实施,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片区品质不断提升。

位于张村河片区的生态公园(一期)先行启动区。

闯创驿项目是青岛自贸片区首个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园区于2022年10月投入运营,完成了26栋老旧楼宇改造及基础设施配套全域更新。“围绕企业人才需求,构建深度服务、共享资源的平台,打造了创新型青年创业孵化园区——闯创驿·青年梦工厂,通过不断提升功能配套和品质,促进青岛自贸片区高质量就业超5000人,优质企业和产业项目纷纷入驻、集聚发展。”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运营方面已聚集市场主体超4000家。

闯创驿项目完成了26栋老旧楼宇改造及基础设施配套全域更新。

胶州市九龙工业园片区,以海尔卡奥斯工业园为中心,带动辐射周边2平方公里区域(含低效土地3110亩),建立了包含21个项目的片区近远期开发计划和实施清单,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打造智能制造、数字化、低碳环保高端智能家电制造示范基地和全产业链生态智慧智能家电科技园区。

开发建设中,青岛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低效用地开发建设的新路径。在全域范围内划分低效片区,再在片区内划定单元、确定项目,青岛建立起“片区—单元—项目”三级传导体系,将宗地式、碎片化的低效用地以“片区”模式统筹实施开发建设。按照这一模式,2022年起,青岛先行启动老四方工业区、青岛北站及周边区域等10个重点低效片区开发建设,2023年又新增10个低效片区,推动了城市空间连片开发和整体功能持续提升。

做“活”专业化产业园区

将低效资源有效利用起来,仅仅是盘活工作的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在“活”字上做文章。通过盘活,让低效资源持续焕发活力,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与活力。

在11月12日举行的2024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上,北京格如灵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华威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与崂山区签订项目落户协议,其中多数企业将落户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和人工智能产业园。“我们将落户青岛、扎根崂山,加快开拓北方市场的同时,逐渐推动研发、制造等相关业务实现本土化落地。”青岛华威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辛鹏飞说。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30余个优质项目“栖落”在张村河畔的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4个新兴产业专业园区。

围绕青岛市重点产业发展导向,在低效片区内聚力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实现低效用地高效集约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绿色低碳新材料等一批产业园区落地见效,吸引150余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进驻,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集聚效应持续释放。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王台街道曾是国内知名的纺机名镇。后来,由于市场饱和、技术迭代等原因,发展脚步减缓,一度被贴上“低效片区”的标签。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芯屏”产业新城。2022年11月,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正式投产,总投资81.7亿元,盘活的低效用地完全满足了项目用地需求。“工厂年产能达1.5亿片,产值约100亿元。”青岛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经理杨俊说。

“链主”引领,聚链成群。把“链主”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个产业集群中的上下游企业就能广泛受益,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也会更有底气。日前,位于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内的万达光电智造生产基地竣工验收,全面迎来投产运营新阶段。作为“链主”京东方青岛基地的重要配套项目,投产运营后预计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

围绕由“低效”向“高效”转变这一核心,城阳区创新建立“一级征迁整理、二级环境提升、三级滚动开发、四级产业导入”的低效片区“四级联动”开发模式。坚持高科技、高投资、高附加值“三高”原则,围绕高分子材料、精密仪器、集成电路等10条产业链,全力推进“大招商”工作,真正实现低效用地“腾笼引凤”。

产业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2022年以来,青岛低效片区共实施产业项目258个,京东方科技、歌尔声学、潍柴动力等21个项目竣工投产,已累计实现产值超500亿元。美青工业园、海尔卡奥斯、中电科等重大项目为片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探索形成“1+1+5”新打法

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让一样的城市空间产生不一样的价值,盘活利用好低效存量资源,重新整合要素资源,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在低效片区开发建设过程中,青岛聚焦要素统筹、路径融合、品质提升,探索形成了‘1+1+5’的‘青岛打法’,有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市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详细来看,第一个“1”,是建立一套效率高、力度强的攻坚作战体系。按照“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督导”的原则,建立“市政府+市直部门+区市政府”实体化运作的三级作战体系,成立市区联合专班,强化片区建设统筹管理和组织领导,加强全域资源整合,上下一体协同推进。

第二个“1”,是绘就一条路径清晰、步骤明确的“路线图”。全面识别认定低效用地,摸清存量发展空间家底,编制《青岛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青岛率先提出“低效片区”概念,建立“片区-单元-项目”三级体系,形成从片区识别划定、功能布局优化、开发方案策划到项目甄选实施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路线图”。

再看“5”,就是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市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涉及规划设计引领、基础设施配套加快、产业发展升级等方面。

规划设计前瞻引领。结合片区发展基础、产业方向、功能定位,为各片区分别编制开发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一区一策、错位发展”原则,高水平完成13个重点区域城市设计,补充完善片区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合理谋划产业布局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腾地征迁成效显著。按照片区统筹原则,对重点区域进行整体评估、成片征迁整理。攻坚行动以来,低效片区范围内累计征迁腾空土地约6.6万亩。

基础配套加快完善。坚持配套先行,大力引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联动实施中小学名校战略,优化就业、居住、文化休闲等高品质生活要素供给,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断提升区域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产业发展迭代升级。从“低效”到“高效”,要想实现突破,重点在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在低效片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建立产业项目准入机制,推行“大项目供地、小项目入园”。全面实行工业“标准地”出让、“双合同”监管,积极推动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用地效能最大化。

政策体系强化赋能。构建“1+N”政策体系,在《加大节约集约用地力度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基础上,推出低效工业(产业)区升级改造、国有土地收储补偿、重点低效片区土地前期开发等一系列支持政策。

一套“组合拳”靶向明确,多个低效片区通过再开发焕发新生。鉴于此,“青岛经验”也得到自然资源部肯定。去年6月25日,青岛在全国“土地日”活动上作节约集约用地典型发言;去年9月5日,青岛经自然资源部批准列入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并在9月14日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集中调研专题会上作经验交流;今年10月22日,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交流会在青岛召开,青岛再次成为经验输出者……

低效片区开发建设,让这些盘活的资源产生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包袱”变财富。“活起来”的不只是存量资源,还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丰沛动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梁超文/图)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