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 正文 青岛天气 网上挂号 违章查询 

前福布斯富豪外逃7年归国受审 被疑钱已花光

来源:新华网-- 2013-04-12 17:56:58 字号:TT

    连线宋如华老家

    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捐500万建小学

    “1962年4月24日,宋如华出生在绍兴平水乡长塘头村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长塘头村到绍兴要走几十里蜿蜒曲折的山路。宋如华的父亲是村里的文化人,担任大队会计。幼小的宋如华非常听话,7岁时母亲的早逝,使本应无忧无虑成长的他,早早体会到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这是财经作家剖析托普的书中对宋如华的描述。这个让成都

人曾经爱恨的“浙江师爷”,人生故事正是从盛产师爷的绍兴开始。

    昨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到了绍兴县平水镇白化村的村干部袁荣明,村合并前是长塘头村的村支书,是看着宋如华长大的。说到宋如华,袁说:“他对家乡是有恩的,家乡人不会忘记他。”

    在袁的印象中,宋如华年少时性格温和,学习刻苦,后来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当年,袁和很多村民亲自把他送出了村子,叮嘱他好好读书,出人头地后不要忘了村上的人。

    多年后,宋如华果然出人头地了,袁和村民听说他在全国各地搞了很多项目,回到家乡时,县领导都是笑脸相迎。宋如华还回报乡邻,出资修了村上到镇上的柏油路,还捐资500万元建了一个新的平水镇中心小学。

    袁荣明说,如今宋家的人都不在村上了,宋如华离开家乡后回来次数也很少,最近的一次是去美国前,宋如华专门回了一趟村子,匆忙走了一圈后就离开了,后来就再也没见过。

    老员工:他对高管严厉经常发火

    “听到宋如华在成都受审的消息挺意外的,之前一直知道他在美国。”李先生说,他曾于1997年至2003年,在托普集团负责技术工作,之后为CIO(首席信息官)。

    “做事眼光独到,很有魄力。”这是李先生对宋如华的评价。他说,宋如华敢于创新,他会尝试做一些其他人没有做过的新项目,并不断地想新花样,新的增长点。他做事果断,也愿意听取大家的意见。只要宋如华决定的事,就算是出了问题,他也不会把责任推卸给提建议的人。

    李先生说,宋如华很重视企业文化,大家都把公司当成家,加班都是义务的。早期的托普还不是很大,每个员工的生日,公司会专门为其庆祝,宋如华都要亲自参加。后来,公司越做越大,员工越来越多,宋如华也忙不过来了。但是,为员工过生日的思路还一直在沿袭。员工的生日当天,会收到宋如华签字的生日电子卡。

    李先生说,宋如华一直都很尊重技术人员。平时,技术人员戴的工牌为蓝色的,这是技术星,其他员工对技术星也会很尊重。宋如华对高管特别严厉,经常发火,但很少和普通员工生气。

    原托普高管:创业初期他常半夜召集开会

    8年后,宋如华从美国回到成都。一时间,关于他和托普的前世今生浮出水面。华西都市报记者辗转联系一位原托普高管杨秉楠,他曾任天全县委副书记,后来应邀成为负责托普行政管理的高管。

    初见 不想教书要搞经济

    1991年10月的一天,30余位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从成都到天全,开始为期3个月的社教活动。这是29岁的宋如华第一次走进杨秉楠的办公室。

    “就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到我没怎么注意这个人。”回忆起来,杨秉楠的印象里找不到太多词汇形容他们的初见。“不过在不到30岁的年纪,已经在学校是副教授级别了,还是有能力的。”

    随后,老师们被分配到县上的工厂、学校等各个地方开展社教活动。这期间,杨秉楠和宋如华没有太多接触。3个月后,这批老师要结束任务了,令人意外的是,宋如华在临走前找到杨秉楠。“他当时和我谈话,谈了很久,大体意思是他想留在县上工作不回学校了,觉得留在这里有信心能够帮助天全的经济发展。”

    虽然有点突兀,但在宋如华的一再坚持下,杨秉楠还是立即询问了电子科技大学有关部门的意见。“学校那边的领导是不同意的,所以没有放人。”宋如华没有留下,但杨秉楠记住了这个年轻人。

    共事 要求高节奏快频率

    从1992年初分别,2年后,宋如华又来到杨秉楠的办公室。“他这次来的目的是想邀请我去他的公司做管理。说在公司的起步阶段希望能够有人辅佐他。”

    杨秉楠参与到托普时,正值企业的艰难爬升期,很多工作刚刚开始。“他是个工作狂,一直要求大家高节奏、快频率、全身心,经常召集人半夜起来开会。”刚开始共事,杨秉楠对宋如华的忘我敬业的工作态度印象深刻。

    说到宋如华和托普的后来,杨秉楠坦称,“其实,他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思维敏捷,眼光长远。但是走得太快太高,脚下难免不踏实。”

    著书人:“应以诚恳的心态去忏悔”

    “宋如华要给自己一个诚恳的心态去忏悔。”记者找到曾著书深度剖析托普的一位作者,这位要求匿名的作者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位作者叫任伟(化名),当年面临一些压力甚至威胁,著书剖析托普,在国内财经界有比较大的影响。如今,任伟自己做起生意,但因为挥之不去的“托普缘”,对宋如华和托普的任何消息,他都异常地敏感。

    任伟认为,托普曾经对成都IT产业的伤害是很大的。宋如华所称的软件更多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圈地、虚幻的产业计划、资本市场的运作,才是托普真正在干的事情,也是托普一夜崩塌的原因所在。

    “宋如华要给自己一个诚恳的心态去忏悔。”任说,如果还有机会,希望宋如华能到成都的软件园走一走看一看,如今的成都IT产业早已不是当年,走了,看了,他要多检讨,当年为什么垮掉。

上一页 1 ... 3 4 5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