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阿里研究中心在山东湾头村发布中国“淘宝村”现状调研报告。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亮称,目前在国内已经发现了14个大型的“淘宝村”,包括山东博兴湾头村。这些被称为淘宝村是如何炼成的?近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在湾头村,“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类似的标语遍布村子里巷外街。在村子里随便开个网店,一年就能挣几十万,这个位于滨州博兴县城南郊的村子2013年销量卖过亿元,一时外地人纷纷抢驻、不少高中生肄业回家开网店,马云的头像放家里,数千人的农村云集了全国大小20多家快递公司。
小小湾头村,有20多家快递公司
2月7日正月初八,下午2点,滨州博兴县湾头村上空阴云密布,偶尔还有雪花飘落,冷风吹得村委会院里的旗帜呼呼作响。街上散落着过节时燃放的鞭炮碎皮四处飘散,多数店铺尚未开门。
吃过午饭,陈冰开着机动三轮车来到圆通快递门口,这家开在村里的快递公司大门敞开,但没有人员办公。陈冰抽着烟,向另一个骑三轮车拉着几个箱子的妇女打招呼:“来了?开业没?”妇女停下车,瞅着圆通的大门一边回答:“没有,不知道几点开门。”
他们两个人车上拉的都是村民自编的草编椅子等产品,要发到全国各地去,都是从淘宝上接到的订单。两人一边聊天,一边等候圆通人员开业。
下午3点左右,圆通快递的门口已经陆续集合了四五个三轮车,车上都装满了或大或小的纸箱子。
村民介绍,这些都是开淘宝店来发货的。过年期间,快递不上班,家家网店都压了一些订单,等着快递上班,赶紧来发货。聊了会儿天,时间又过了半个小时。等不及的陈冰把车打着了火:“我去别的地方(快递公司)看看。”“三通一达”、“四通一达”,成为村民口里常见的名词。他们解释说,“就是圆通申通中通韵达嘛,你还不知道这个?”
这个村子,让陈冰觉得骄傲的是“全国有的快递,这里都有”,随后记者转村发现,应该是“全国有的大快递公司,这里都有。”这个村里,大大小小的快递公司大约有20多家,除了“四通一达”,还有D速快递、天天快递、邮局EMS、宅急送等,另外还有快捷快递、全峰快递、龙邦速递等各种快递公司,在这个村子开网店的张荣以前在东营上班,他说,“在城里的时候也没听说这么多大大小小快递公司名。”
张荣现在享受着快递公司开在门口的快捷:“我店门口就是韵达,他们天天来收,我就是不发,那么多快递,谁便宜我用谁。”
快递公司也有爆仓的压力
2月7日下午5时许,在湾头村一处快递公司门口,一个推车的妇女面带不悦、语气忿忿,她责备一个十八九岁开着三轮车的青年:“让你早点早点,你偏不来,走吧走吧回家。”
因为来晚了,这家快递公司已经不再接单。为何不接单,快递公司人员解释说,因为来发货的太多,网点的仓库放不下了。记者了解到,这个村子快递网点面对爆仓的风险,已经有公司开始限制网点的发件量,违反规定将要扣罚,为了及时清理“库存”,一些快递网点选择暂时停止接收新的订单。
虽然有多家快递公司,但并不代表时时可以顺利发货,这是湾头村的网店老板都要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湾头村的张俊无奈也生气,初八这天,为了加快发货,不仅把家人都叫来帮忙,还临时找了个工人以加快封装速度,但最后快递只收走一半的订单,称网点库房已经放不下了,还告诉他发货时间可能出现延迟。他不得不继续在村里转悠,看看其他家快递。
遍村标语,马云“头像”放店里
在村子里转转,就会发现,随处可见刷成亮丽黄色的墙壁,以及墙上粉刷这大红色的标语:“闯关东,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
从博兴县方向进入湾头村,进村后第一条东西马路上,刷着一条醒目的标语:“留守员,中老年,一天净挣上百元。”据了解,这个村子除了开网店的多数年轻人外,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数在家弄草编工艺品,这些中老年人的收入每月大约在3000元左右。
顺着湾头村西侧的道路向南走,紧接着出现在村委会的院墙外的标语是“编出美丽乡村,淘出幸福生活”;而在村子中央的十字路,往东一侧的墙上则粉刷着:“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
更有趣的是,在湾头村北侧的木暖草编网店,一进去迎面就能看见马云的头像。“马云”沉思的面容上方,写着“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 马云”,旁边则是网店员工办公区域。初八,店员还没上班,老板和老板娘正忙碌着布置屋里的桌椅。在墙上另一侧,则醒目地写着淘宝标志性用语:“亲!2013,加油!1000万,加油!”
两口子开了全村第一家网店
2月8日中午,村子里目暖草编工艺品店,贾培晓和妻子孟丽丽正忙着收拾店面,整理订单。孟丽丽一条条往快递单上写地址:“打印机坏了,这都是春节期间积攒的订单,我得一个个手写。”
他们这家网店,是全村第一家网店。2013年,销售额800多万。面对墙上写的“1000万,加油!”的标语,孟丽丽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去年在营销上出了一点小问题,各种因素都有,最后没完成1000万的目标,总销售有800多万。”
贾培晓在河南理工大学学的是计算机,大学毕后进入东营一家石油厂工作。而毕业于济南电视大学的孟丽丽学的是会计,2001年毕业后,两口子都在东营工作。2006年,孟丽丽接触到网店这个概念,开始在网上开书店,卖书。网上卖书生意让他们很快想到,为什么不能在网上卖家乡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草柳编手工艺品呢?随后他们两口子打定主意回家,他们没想到的是,父母开始强烈反对。
反对声音很明显且强烈,贾培晓的父亲告诉记者,“当时我们就不同意他们干。”原因有多个,一是在网上弄这个东西(淘宝),那能是好事吗?在他的印象里,玩电脑、玩游戏的人都是不良少年,哪有正经人痴迷网络的。再一个原因,贾培晓的父亲觉得,在网上“看不见摸不着,这个钱你能拿到?你把货发给人家了,人家不给钱怎么办?”这种意见代表了湾头村多数中老年人的观念,“在网上弄这个,不敢信。”还有一个原因,“你在石油厂好好的上班,工作稳定、厂子也是
村里的标语马云的“头像”放在店里孟丽丽开了村里第一家淘宝店
村民做草编村里有各式各样的快递公司
正规厂子,回家弄这个,我们不支持。”
而说到底,最根本的原因则是贾培晓的父亲并不认为这个事情能挣钱。村里人用芦苇、蒲草编制坐垫、茶几由来已久。“村里的人从小都会编,没见过谁卖草编挣钱的。”
据了解,湾头村水资源丰富,有鲁北平原的一大淡水湖泊——麻大湖湖畔,同时又有小清河、支脉河纵贯,湿地较多。适宜的环境,让野生的芦苇、蒲草生长得十分茂盛。而这些植物的茎叶都可以用来做编织材料,这成为当地草柳编盛行不可缺少的基因。
村民介绍,村里草柳编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清代博兴境内草编技艺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编制的防寒蒲鞋畅销京城。湾头村上了年纪的安大爷坦言:“早些年,家里穷,那时候老婆就在家编篮子,我拿出去卖,换来的钱买粮食,才没被饿死。”湾头村由于缺少耕地,编织、外出打工和做生意成为主要的谋生方式,而草柳编手艺能够传承至今,跟湾头村人多地少有一定的关系,“过去,上至七八十的老太太,下至七八岁的小姑娘,人人都会编织。”
贾培晓和妻子执意回家开网店,当时老人并不支持,但打定主意回家的贾培晓让妻子先回家做网店探探路,2008年,在积攒了2年的网上淘宝的工作经验后,他们两口子正式开始做草柳编制品淘宝店。
从城里回来的两个人,在自己家里摆上电脑,开起了网店,平时爸妈和村里一些工人做草编,他们从网上做淘宝卖。2010年,销售额40多万;2011年,销售额150万;2012年,销售额300多万;2013年,销售额800多万。
贾培晓网店的销售数字一路上涨,他已经由一名菜鸟成长为村里淘宝店主的榜样。在贾培晓的带动下,村里开淘宝店卖草编的人越来越多。在贾培晓家西侧的一家老板,提起村里的淘宝店,用手比划着告诉记者:“人家双十一那天,一天就卖了80多万。”贾培晓已经成为一个传奇。
现在的贾培晓会定期到滨州职业学院讲课,为学生讲讲如何做电子商务。与此同时,滨州职业学院会定期派出学生到贾培晓的店里实习。2013年,山东省省长郭树清、滨州市里领导纷纷来到贾培晓家,视察他的网店。
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销量?贾培晓、孟丽丽两口子开店发财的秘诀是什么,开淘宝店就都能生意火爆吗?
面对这个问题,孟丽丽思考了几秒钟,她对记者说:“具体我也说不清楚,想来可能是因为大家对草编这种绿色工艺品比较认可,我们村本身人人都会编织,就是传统手工艺和网络结合吧。”孟丽丽认为开网店,也有生意不好的,“一天只卖几件货,村里基本家家都开网店,卖得不好的就专业做生产,把货批发给销量好的网店。”
高中肄业开店,月入两万
2月8日,21岁的周绍东发出了3600元的货,他对记者说:“生意一般”。湾头村的周绍东高中还没有毕业就不念了,回家。周绍东在家附近一家化工厂上班,同时兼职在家开淘宝。和记者交流了30多分钟的时间里,他的iPhone手机一直响个不停。他不好意思地说:“都是淘宝上的客户。”
在厂里上班,并不影响淘宝生意。在周绍东看来,自己的网店就在手机上,可以随时看订单,让家里人发货。在周绍东的父母看来,“儿子很有出息”,因为他们对网络并不懂。
开店近半年的周绍东算了一下网店的收益,平均每个月纯收入2万元左右,他对记者说,一年下来,十几万算比较正常的,像他开网店这个水平,“在全村500多家网店里,算最一般的水平。”
周绍东的父亲以前是开长途运输的,现在的他和妻子在家里编制草编制品,由儿子开网店往外发货。他坦承自己并不懂网络,至于编筐子编花篮,从小就会。“村里有芦苇,家家户户都会编,不挣钱”。随着村里人慢慢做淘宝的多了,他发现挺挣钱的,于是儿子也在家开了淘宝。
周绍东介绍,做淘宝是从村里有文化的人开始的。周兰兰就是村里走在前边的一批人之一,周兰兰之前做过保险,后来率先在村里开办了草柳编加工厂,“以前村里没有加工厂,都是村里信息比较灵通的人在外面跑订单,跑来后组织村里老人妇女一起编。”2008年,她开办了草柳编加工厂,如今村里已经开办了七八家加工厂,有的做外贸,有的做贴牌,她所经营的加工厂去年收入达200余万元。
外乡人进驻开店
湾头村目前大约1000户人,大约有500多家淘宝店。除了本村人,外地人在本村开店的人也日益增多。
在湾头村北有一家草艺居网店,和其他网店老板不一样的是,老板马耀飞操着普通话和记者侃侃而谈。马耀飞来自陕西延安,现在他们全家都搬到了博兴县湾头村。马耀飞租住的这个湾头村的房屋,连房带院一年年租12000元,他告诉记者:“现在我在这儿开淘宝,就是从这个村里订货,我不做产品,只做淘宝,从网上接订单,从村里拿货直接通过快递发出去。”
关于收入,马耀飞没有明说,现在店里的草柳编制品,不一样的产品盈利不一样,“就像衣服加工,那针脚有细密的,也有疏松的,衣服和衣服的用时用料也不一样,所以草柳编制品价格也有高有低,当然质量肯定也有区别。”对他来说,细算这些盈利确实挺难,加上店里还有员工工资、电费等,一年下来他觉得“大概收入20多万算是正常的。”
马耀飞的旁边一家店,则是从外地上班回村的小安。毕业于湖南工业学院的安宝康刚毕业没几年,在开淘宝店之前,他在县城上班,每月收入大概2000元左右。干来干去,他觉得“不如回村里开淘宝店”。到现在为止,他淘宝店已经开了两年了,现在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上,开淘宝店之前,已经在县城生活了三年,“不如在村里舒服”。
小安的爱人是他的大学同学,现在也回到小安的家里,两口子一起干起了淘宝店。在小安看来,办公地点就在家里的卧室里,卧室床前摆放了两台电脑,“挺好挺自由。”小安现在每天早上9点起床,“早上在床上睡着,就能听到电脑的声音,现在电脑24小时都开着,有声音我们就能听到。”每天的工作安排比较自由,就是晚上睡得比较晚,大概每天晚上12点多,而妻子起得比较早,两个人完整拼接起全天的工作时间。
小安表示,在老家编织筐篮的编工一个月都能拿1000多元,他开淘宝店的直接原因就是想赚钱养活自己,让他高兴的是,他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和湾头村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买了车买了房,游弋在村与城的中间,享受着现代生活。
生产销售开始分工
无论是年销售额800多万元的贾培晓的店,还是小周的网店,他们都要工作到晚上12点多。
网络连起了村子和外边的世界的同时,也改变了村里人们的作息规律。贾培晓的网店有5个工作人员,其中包括美工、运营、客服,客服每天晚上工作到夜里1点左右。而马耀飞店里员工分白班夜班,客服工作到晚上12点。对于小安夫妻来说,他们没有雇员工,两口子一起工作,小安妻子每天晚上睡得早些,而小安每晚坚持到12点。
湾头村,家家开淘宝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进入村里随便一家超市,就可以看见电脑上开着网店的页面。但是并不是人人开淘宝,人人生意旺。与之同来的趋势是,网店生意好的慢慢抛弃生产,网店不好的开始主攻生产,生产和销售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工。
45岁的张俊告诉记者:“我的网店里基本上卖得少,一天能卖一两件,我主要是批发。”像张俊这样的村里有很多户,网店卖得很少,家里有很多工人专门生产,专门为村里其他淘宝店供货。(记者 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