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车接力紧急护送受伤老人 巧遇寻亲女儿见证“活着就好”
21日天微亮,我们跟随成都空军某部开始从震中龙门乡经马牛山绕行赶往太平镇。山路陡峭,只有3米见宽,弯道极多,不少地方都是30度左右的急转猛折。当地老乡告诉我们,4·20大地震使龙门乡通往太平镇和宝
进太平!不论多么艰险,我们都决定21日一定要进到这个大山深处的重灾区。
陡坡急弯 马牛山上遭遇大堵车
马牛山是当地有名的产茶基地,山高险峻,但植被依然保持良好,绿意盎然,车行近30分钟,几乎看不到任何地理意义上的损坏,只有偶尔在林间掠过的农舍、瓦屋上的裂缝以及沿途车辆上手写的“抗震救灾、八方支援”的文字在提醒人们这里身处地震灾区。
“吱——嘎”上午9:20左右,车突然猛刹着尖叫,在坡道上紧急停了下来。前面不知出了什么状况,山道上很快排起了长队。等待让人焦灼,车上每一个人都尝试掏出电话与外界联系,可惜信号格永远是0,这样的信息孤岛里,让人更加焦急地期盼能快快进入偏远受灾乡镇,参与救灾。
受伤老人被来自新津的志愿者用车送出
兵分两路 人车接力转运伤员
“听说前面有重伤员,送不过来”“好像是从太平送出来的,怎么办,堵车可别耽误了救人”……等待近10几分钟后,通过最原始的口耳相传,逐渐有消息传过来。
“不能让伤员被耽搁呀,干脆我们兵分两路,你们去前面帮忙把伤员送过来,我们去后面联系最后一台车,让他调头送伤员下山!”同行的成都空军政治部战士和我们立即分工展开行动。跑步向前,越过排行的车队,我们不断张望、搜寻着的伤员。
记者了解到,此时通过马牛山向外走的每辆车都来自太平,人们都有些形容憔悴。不少当地人驾驶的摩托车上载着相对年轻的老乡,圆鼓鼓的背包、从废墟里抢救出来的简单衣物,问到太平的情况,老乡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没水没电没吃的,但人都还好。”
一路找,终于在1公里开外的一辆轿车后座上,看见头部严重受伤的一位大妈。“我们是来帮忙的,大妈伤势严重吗,可不可以坐摩托出去?”“我头痛得很……”大妈呻吟着回答。原来,大妈名叫袁永珍,73岁,家住太平镇中坝村后山。20日早晨,袁永珍像往常一样刚起床准备吃早饭,不想,突然天摇地晃起来,家里两层楼的老房子哗啦啦就往下跨。还没反应过来的袁大妈愣了一下,起身往外跑,却还是被垮下来的房梁砸到头。“当时头嗡地一下,我以为这下完了。”好在,袁大妈只是被砸伤,但没有生命危险。74岁的老伴跑到了屋外,安然无恙。据运送袁大娘的志愿者介绍,20日下午,太平镇徒步突进了第一支解放军队伍,战士们立即开展挨家挨户的搜救工作。由于袁永珍家不在镇上,搜救的人手又非常有限,直到21日凌晨5点多,才被救出,头部淤青明显,左眼甚至有些肿胀充血。“当时我们刚刚赶到太平镇,战士们救出袁大妈,但镇上医疗条件很不好,医疗队医生认为袁大妈年纪大,而且有轻微脑震荡,最好是送出去就医比较好。”来自新津的老兵志愿者回忆当时的情形。
“有脑震荡就不能用摩托车送大妈。”“现在前面堵了1公里多,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疏通,看来只能背到车队尾去,再拦车调头”大家迅速统一意见,然后,空军战士于雷二话不说背起袁大妈向山上赶。
受伤老人巧遇寻亲女儿(右三),相拥而泣
巧遇女儿 母女相拥而泣“活着就好”
“让一让”“有伤员”虽然山路狭窄,但人们还是自觉的让出一条通道,让背着袁大妈的我们过去。“小同志,慢点慢点,我140多斤重,你们吃不消,慢点走”大妈嘴里念叨着,很是心疼背着她一路小跑的战士于雷。
就在我们一行忙碌着往前赶路时,一辆从龙门乡往太平方向开来的车里突然传来一声惊呼。紧接着,就见一位穿蓝色工装的大姐拿起包就跳下车追着我们跑。“等等我,麻烦你们等一等。”纳闷儿间,大姐追上了我们护送袁大妈的小分队。仔细看看大妈受伤的头,大姐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妈妈呀,我一直在找你,接到消息就回来了,总算看到你了……”原来这位大姐正是袁永珍的女儿李小霞。李小霞本在成都新津一家企业打工,地震发生后,想到还在老家的父母和家人,她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芦山。可是,道路阻断、通讯不畅,李小霞怎么也联系不到父母。“我们厂里头很多都是芦山人,大家就约起回来,然后四处打听消息。我是有同乡带信出来好像说我们妈受伤了,心里头急死了,今天一找到车就搭进来。”李小霞最没想到的是,在山路上竟巧遇受伤的老母亲。听说老母亲伤势不是很重,她总算松了一口气:“我们妈今年都73岁了,老汉74岁,这么大的灾,只要人没得事,就是最好的事。”
“平安就好哈,赶紧把老人家送到山下医疗点去。”这时,于雷和志愿者老兵已交替着把老妈妈背到了车队尾,协调了一辆车,将老人安顿好,我们便作别了这对巧遇的幸福母女。想着李小霞悲喜交加的面容,想着两母女紧紧握在一起的手,想着老人家上车后的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治,我们的心情也跟着轻快了许多。
揣着对袁大妈母女的祝福,我们一路小跑,追上车队,继续向太平挺进。(四川新闻网芦山4月21日讯/记者 简文敏 侯青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