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 正文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中国造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 比美国性能高10倍

来源:扬子晚报-- 2014-04-25 08:02:16 字号:TT

 

  中国望远镜VS美国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10倍,灵敏度提高1倍,中国射电望远镜,口径500米。

  4月20日,扬子晚报报道了中国正在建造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的消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正兴教授领衔的团队,承担着最大望远镜施工阶段的技术支撑。“最大望远镜看起来就像口超级大锅。”郭正兴透露,这口“大锅”再过4个月就基本成型。

  为何在贵州

  望远镜建在天坑里能屏蔽信号干扰

  名词解释·射电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由定向天线或天线阵、馈电线、高灵敏度接收机和记录仪等部分组成。天线或天线阵将收集到的天体电波,经过馈电线送到接收机上,接收机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它将微弱的天体电波高倍放大后进行检波,再将高频信号转变为低频形式记录下来。

  中国正在建造的世界最大望远镜,全称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

  1995年,我国天文学家提出了在喀斯特洼地中建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设想,并选址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洼地。郭正兴教授领衔的团队,2011年参与到这个项目中。

  据了解,望远镜项目的选址工作早在1994年就开始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南仁东教授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开始了为期10余年的预研究。郭教授解释,选址贵州喀斯特地貌是因为那里有很多天然形成的天坑,刚好适合“锅”状的望远镜。山区人烟稀少,也不受射频信号的干扰。四面环山的地形形成了天然的反射面,屏蔽了众多人为信号的干扰。

  此外,平塘县位于贵阳市160-170公里的距离,但是车程只要4个小时,交通非常不便。郭教授指着选址地的复原图说:“原来这里有几个住家户。据说,这里有的姑娘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这座大山。”郭教授解释,选址附近是没有基站的,也不允许使用手机。因为这些信号都要远远强于来自宇宙的信号。这里只能通过固定电话和外界联络。

  像织渔网一样“织”口大锅

  回忆起第一次看到望远镜施工地,郭正兴教授依旧在感叹,“乖乖,太大了。”

  郭正兴说,施工地点四面环山,中间凹陷下去。射电望远镜的形状本身就像一口大锅,刚好能稳稳地架在山中,“绝对是难度空前的项目。”

  郭正兴说,当年有多个研究单位参与设计这架望远镜,有专家提议采用分离式技术,就像孩子玩拼插游戏,把一块块材料组装到一起。最终被采纳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家提出的“索网”方案,“也就是说,像编一张渔网一样来造这口锅。”

  南京火车站、江宁体育场、河西会展中心、东南大学体育馆等建筑,都是索结构的应用。郭正兴教授领衔的团队,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这次他们的任务是织一张直径达500米的网。

  郭正兴介绍说,望远镜项目的工程施工阶段由国家天文台牵头,东南大学在该项目中作为技术支撑,“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有挑战。”

-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