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就根据它的技术标准来说一说存在的问题吧。
1、车辆自身限高问题
介绍说,车辆高度4.5-4.7米。但城市道路一般道路的限界高度也就是4.5米,有时还会看到主干道上桥下限高4.2米的警告标识牌。这种情况下,要应用巴铁,要么需要大量的拆迁工作(包括天桥、立交、交通标志等),要么满足条件的道路很少,能够开通巴铁的范围非常有限,达不到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2、下方限高问题
按照它自己的说法,下层镂空的底层高度为2.1-2.2米。的确,大部分小汽车高度都在1.6米以下,越野车高度在1.7-2米,算是可以从下面通过。然而,道路上的车型,真的是单一到只有小汽车吗?或者,其他大中型车辆都能够自觉让在一边?——大概只有巴铁的模型或效果图中才有这样的理想化场景。
我们且假设存在理想状态,那么,这样的下方净高会出现什么情况?
早有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行车视距失效的概率,随着设计净高、隧道横净距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也就是说,为保障安全,在净空越小、车速越快的时候,车辆之间需要保持的安全车距就越大。
我国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对隧道限高的标准是:二级以上公路隧道净高在5米,二级以下是4.5米;按车辆类型分,小客车最低限高为3.5米。而现在巴铁的下方净高只有2.1-2.2米。即使在静止的情况下,这样的高度也会让人压抑;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不难想象这个高度会对小客车司机造成多大心理冲击。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巴铁下方根本就没有小车司机敢开进去。如果是这样,巴铁方面自己说的“不占用车道”就没有实现,这样巴铁还不如直接趴在地上开,何必要猫个腰腾空姿势增加造价呢?
3、动力驱动问题
根据它自己的说法,巴铁采用电力驱动。
有报道里说,它采用车顶的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驱动。我认为这是吹牛。一是,目前的太阳能板转换效率根本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有专业人员测算过);二是,阴天雨天怎么办?
那么,只好采用与有轨电车一样的供电方式。现代有轨电车的供电有3种模式,一是架空接触网供电模式;二是地面触轨供电模式;三是储能装置加局部架空线供电模式。第一种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限高标准,而且对景观影响较大;第二种模式,供电触轨设在路中央,不能下面跑车;第三种,似乎可行性相对高些。不过,根据一段巴铁的宣传视频,其中一闪而过的画面显示,供电方式似乎采用的是地面触轨供电模式,而且,供电的触轨与承重的钢轨安装在一起,这和有轨电车的供电触轨设置在道路中间不太一样。不知道安全性和稳定性如何?目前的介绍里,也没有看到任何实验数据指标,包括能耗指标,感觉整个车辆的很多子系统都还处于概念阶段,要在2个月里生产出来,靠谱么?
但从目前的巴铁模型或效果图里,这几种模式的影子都看不到。真不知道它究竟是怎么驱动的,而且,再过2个月就要生产出产品试运行了,这是在开玩笑吗?
此外,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噪声、安全等等,也都没有测评结果。我们看到、听到的,只是一个概念,以及像玩具一样的模型。关于这些问题,知乎等网站、一些新闻评论中,都提出过分析和质疑。这里我就不再一一重复去说了。
“巴铁”不仅技术上存在许多值得怀疑的地方,其设计理念上也与很多交通规划研究相去甚远。一是这种放弃自身路权、建立在不影响小汽车通行前提下的公共交通系统,是以牺牲公交乘客的便捷性(乘车还要爬上爬下)来维持小汽车的运行水平的一种手段,本质上是鼓励小汽车发展,对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是伤害;二是道路建设条件苛刻,容易导致满足建设条件的道路没客流,而有客流需求的走廊上建设不了的情况,这将大大影响能“容纳1200-1400名乘客”的所谓“巴铁”的实际运行效率。
有创造精神是可贵的,创新也是要鼓励的。“巴铁”的概念,还是有能给人启发的地方,例如,如何充分利用道路立体空间增强通道运输能力。另外,现阶段技术不太可行,未来却难说。也许,无人驾驶全面普及后,上述问题也能解决?但关键在于,任何一个产品从无到有,都需要一点点积累,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脱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