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的巧手,常常缝缝补补
工作中的贺志香严谨认真
“犄角旮旯”的卫生死角也不放过
蜗居7平米小门房 房租70不舍掏
自从新婚不久的丈夫外出打工后,在家等待的贺志香就一直悬着一颗心。“我对象搞过建筑、做过馒头、进过砖窑、去烟台捕过鱼……遇到黑老板,很多血汗钱都打了水漂。1999年,听一个老乡说青岛港招打冻煤的工人,我真不想让他再去外地冒险,可是,家里连过年的钱都没有,无奈之下,他还是来了青岛……”令贺志香意料之外的是,没回家过年的丈夫在年前寄回来300块钱,一家老小第一次宽裕地过了个年。
2001年,贺志香带着儿子来了青岛。一家三口虽然挤在一个只有7平米的小门房里,他们的“蜗居”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盏煤油灯,但是贺志香的心总算踏实了,“只有丈夫、儿子都在身边,我才感觉这个家团圆了!”
可是,没有工作依然无法在这个城市真正立足。从来舍不得给自己添一件新衣,但是为了显得年轻、容易被用工单位招工,贺志香特意花钱把头发拉直,然后先先后后进了许多小厂子、打了很多份零工——在假发厂“抢活儿”成宿地缠假发,在织布厂和制衣厂一直干到厂子倒闭。为了多赚钱,贺志香早出晚归,对儿子的照顾大不如前。母亲的心总是最柔软的,贺志香记忆里还存留着许多愧疚的片段。
“那年夏天,我还在织布厂打工。周末的一天,晚上7点的时候天还很亮。我下班回家刚刚停稳自行车,就看见睡眼朦胧的儿子背着书包往外跑。我一把拉住他,问你干嘛去呀,儿子揉着眼睛说,‘妈妈你别拦着我,我上学就要迟到了!’听着这话,我的眼泪唰的一下子就下来了……”
原来,丈夫进了青岛港前港公司装卸队,工作愈加繁重。而贺志香也因为早出晚归,儿子的一日三餐基本需要自理,饥一顿饱一顿都是常有的事。“这是做母亲的失职,所以我总觉得亏欠儿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但是,也正是这段艰苦的岁月,磨练了儿子独立自强的优秀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