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会经济遭遇瓶颈的背景下,青岛国际时装周创造了行业奇迹;在“专业化”的质疑声中,开创了多会合一的新模式。5年前,时装周背负着应对金融危机的重任重新上路。5年来,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升级,今年迎来全面收获。第十三届青岛国际时装周已经落幕,本报专访市经信委主任项阳青,听他回顾时装周艰难历程、畅谈制造业未来,一浇胸中块垒。
谈收获:
展会影响力空前提高
过去的5天,项阳青每天都“泡”在会展中心。过去的1个月,整个经信委团队全员无休,以区区几百万的经费,举办了一场800多家企业参加,16万市民参与,在产业和社会上引起广大反响的盛会。
展会影响力空前提高,是最好的回报:新技术、新产品涌现了,跨国采购商来了,银行金融机构来了,青岛企业拿到订单了,融到资金了……这一切都让人喜悦。
“看到百姓秀舞台上老人、孩子兴高采烈地走秀,作为一个公务员,我很欣慰。”项阳青说,如果没有时装周,老人、孩子们就没有展示的舞台,服装设计师们就会流散外地,企业只能自己去找订单。因为有了适时转型的时装周,才有了今天的收获。
谈展会:
“为青岛搭一个大平台”
项阳青说,时装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2001年全市为了发展服装产业,举办了首届时装周。当时只有男装、只有西装,没有任何女装品牌。花大力气办了前两届,青岛国际时装周有了名气。但随后就进入了瓶颈期,到2008年,甚至可有可无。
“时装周怎么办下去,成了2009年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他说,当年,为帮助企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努力开拓市场、增加订单,我市同时举办时装周与青岛名优产品交易会。此后,又与时装周同期举办青岛名牌产品展示周、青岛优秀工业设计展、青岛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成果展,多会合一的模式固定下来了,叠加效应逐年增大,今年进入成熟期。
“说到底就是要为青岛服装业、制造业搭建一个大平台。有多大平台唱多大戏。有了平台才能留住人、引来人、引来资金和资源。”项阳青说,没有时装周,伊洲、一华正红这样的品牌不会成长这么快,这些设计师会外流;没有时装周,近两年慈爱诺、棉码头这样的其他行业资金打造的服装品牌也不会频频涌现。
“一句话,没有平台就没有希望。可喜的是,青岛今天有了一个这样的平台。”
谈行业:
“母亲工业是平衡器”
从时装周谈到纺织服装产业,作为“老经委人”的项阳青难掩对母亲工业的感情。青岛工业起步就是从纺织开始的,如今整个产业链已经有了1600亿元的产值。“全市7大千亿产业链中,纺织服装产业是个很稳定的产业。”项阳青说。“比起其他周期性明显的产业,别的产业好时,纺织服装产业也好,别的产业不好时,纺织服装产业还能较好发展,在工业体系中,起到了平衡器的作用。”他重复了多次,这个产业不能放弃,它不是夕阳产业,而是有很好的前途。
谈未来:
还有两个梦待实现
要发展服装工业,光靠时装周是不够的。在365天的时间里,5天的展会只是昙花一现。要扶持刚刚破土成芽、嗷嗷待哺的女装企业,需要用地、资金等全方位的帮扶。
“首先是需要一块地,打造一个服装创意产业园。不用多,有二三百亩地就够。”他说,1600亿的产业链,需要这样一个智慧高地、创意高地。有了这个产业园,就可以用免房租、贴资金的方式,把本土设计师留住。“把全世界服装创意人才引到青岛。”他畅想说,有了这块地方,就有了常年的时装周,每月发布新品,经常走秀演出。“对市民休闲、游客旅游,也是一个亮点。”另外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服装工业有其特殊性,一方面需要大量资金,一方面资金投的又不是固定资产、生产设备,这使得现有的产业扶持资金“帮不上忙”。项阳青说,对创意产业应该有专项的扶持资金,多层次的资金支持,但现在却难以做到。
项阳青说,建一个创意产业园,为企业找资金,这两个梦再难也要做下去。
企业相伴时装周成长
2009年开始,时装周走上多会合一的创新转型之路。5年来,众多参展企业也见证了这个展会的重生。大批制造企业在这个展会上成长、壮大,实现现代化转型,还有十余家设计师品牌服装企业在这5年来诞生、成长。昨天,记者采访了部分企业负责人,他们表示今后会继续参会,与展会共成长。
制造企业:
“这是我们最需要的平台”
“近几年来,亨达股份的产业转型,在历届展会上得到了最好的展示。”亨达董事长王吉万回顾参加时装周展位主题时告诉记者,2009年亨达开创技术密集型时尚产业新模式,2010年展示 “低碳经济”成果,2011年展示“科技演绎新生活”,2012年展示世界最新兴起的“快尚”营销新模式,到了2013年,亨达又推出了中国首款亨达·孝亲鞋,通过产品传递文化,展现了文化兴企的样本。
“时装周是我们企业每年盼望的重大展示平台。”王吉万说,特别是近5年来的时装周,年年有创新,影响力、美誉度越来越大,是企业难得的面对消费者、国内外采购商及企业相互之间交流的平台及机会。
青岛女装:
从零品牌到“汽车价”
2001年刚开始举办时装周时,找遍展会也没有找到本土女装品牌,这让青岛时装周有些“名不副实”。这段历史,是青岛女装借时装周从零起步的写照。正是从零开始,青岛时装周展开了对本土女装品牌的培育,2009年起,十佳设计师评选、“百姓秀”市民时装创作大赛、优秀大学毕业生作品展示、专业模特大奖赛、旗袍发布日……一系列活动的持续开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本土时装设计师,青岛本土的女装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记者采访了解到,2009年也是第一批设计师女装品牌成立的年份:伊洲、一华正红、恩玛·秀丹等都是这一年创牌的。
“从2009年创牌到现在,我们的品牌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大。没有时装周,就没有伊洲代表青岛女装走向全国。”伊洲设计总监王燕说,依托时装周的平台效应,伊洲女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辛发展,从默默无闻到一件大衣卖5万元,卖出了汽车的价格……王燕说,ITTZO品牌的发展愿景是做中国第一高端女装品牌,但“不管怎么发展,不管走多远,我们都会立足青岛。”
上一篇:崂山道教建筑群等8处文物跻身“国宝”
下一篇:青岛城市道路将禁止重复修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