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剑向记者展示为爱马仕代工的草编包。记者 于滈 摄
在平度市新河镇农户的炕头儿上和小院儿里,在夏日街头清凉的树荫下,三两个村民席地而坐,一边说着家长里短,一边用玉米皮、麦秸秆编制出一个个麦草包、草帽、草编筐。你大概想像不到,这些漂亮草编贴上国际知名品牌的商标后,就会登上各国高档商店货架,成为当地的抢手货。
当你在看时装秀时,没准儿下一个登上T台的时尚模特就肩挎了一只产自新河镇的草编挎包,然后在聚光灯下和无数镜头前,骄傲地昂起头来;在拉美沿海旅游城市,你会遇到游客们花上几十甚至几百美元购买出自新河草编人之手的沙滩草席和草帽,然后在洒满阳光的沙滩上享受。对此你会感到惊奇,但是在这个有百年草编史的小镇,人们早已习惯“草窝”孵出“金凤凰”了。2013年,平度草编工艺还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近日来到平度市新河镇,顺着制作草编的工序流程,探索麦秸秆、草叶是如何变成精美的草编工艺品的,同时探寻这一传统技艺正面临的传承难题。
制作草编的各式纸草绳由小麦杆加工而成。记者 于滈 摄
【赞誉】百年技艺名声在外
6月正是平度市新河镇的农忙季节,田间小麦已经熟透金黄。人们忙着将新收获的小麦铺在道路上,用木耙翻晒麦粒。这片土地算不上肥沃,但是这里的人们却利用本地杂草和作物茎叶编制出精美的草编制品,为自己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片赞誉。
新河镇位于青岛、潍坊、烟台三地市交界地带,百年前,新河人就开始用各类杂草和作物茎叶编制草帽和草席等生活用品,当时龙湾姜家村还形成了以销售草帽为主的集市,被称为“帽庄”。《续平度县志·卷十·民社志》载:“咸同后,由掖之沙河传来,逐以盛行。”“沙河”是指烟台市掖县沙河镇一带,那里是我国草编制品早期集散地。平度新河一带与沙河毗邻,属洋商草辫加工范围。当时洋商在平度和莱州一带设立草辫庄,专营出口,新河草编借机发展起来。
上世纪30年代,台湾“草帽辫”传入新河后,很快与胶东民间草编、蒲编、麻编、柳编等手工技艺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草编工艺,商人们争相贩运新河草编到西洋各国,新河草编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近年来,这种既有胶东传统艺术特色,又蕴含了西方艺术审美风味的草编制品更是引领着海外的时尚潮流,这个小镇的草编产业如今已经形成气候。2013年,平度草编工艺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保护项目。
流水线对从农户家里收上来的草编包进行深加工。记者 于滈 摄
【选材】草编材料多用“纸草”
在一家草编加工厂的车间内,堆放了许多麦草包、玉米皮包等半成品,旁边女工有的照着图纸设计草编图样,有的用缝纫机给草编包压边,缝上皮质装饰,完成后送往检验车间,检验没有瑕疵后才贴标包装。这里不像一般车间弥漫着刺鼻的化工气味,而是可以嗅到由拉菲草、麦草、玉米皮等草编材料散发的清香。
该草编工艺品厂的负责人王勇剑说,眼下车间只有30多名工人,多数工人都在忙着收割小麦。“冬闲才是生产草编的旺季,那时候仅车间里就有七八十号人。”他说。在该厂库房,记者看到了用于编织的原材料,除拉菲草和玉米皮,更多的是已经做好的“纸草”,这是将麦秸秆打浆后制成的一种编织材料。
新河镇以前主要使用本地黄草、玉米皮、小麦秸秆等资源进行草编,但是农业机械化后,玉米皮、麦秸杆直接被粉碎了。因此,本地使用的草编材料已经不止传统材料,主要是从外地购买。“例如水草来自云南,拉菲草是从国外进口的。”他介绍,这些材料都较少使用化工物质,可以保证草编制品的质量。
苞米叶变废为宝制成草编包。记者 于滈 摄
【出口】小工厂揽国际大生意
记者了解到,新河镇有60多家这样的小企业,这个加工厂在当地只是中等规模。王勇剑的厂建于1996年,刚建时只是一个小作坊,加上他和妻子才十多个人。一开始他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上门收草编,然后拿回来加工。如今人数虽然已经多了几倍,但这种“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并没有太大变化。
目前加工厂主要采用接单模式,客户提供图样和理念,自己设计模板,制作模具,然后分发到村中会做草编的村民手中,到时候有专人上门收回加工,最后贴标包装用于出口。在样品间,记者看到架子上花样繁多的麦草包、草编手提袋、草编筐等,上面的花纹和图案生动丰富,款式也很独特,有的小巧精致,有的大气时尚。王勇剑拿起一只麦草包说这是最近接的一批订单,是世界著名奢侈品品牌爱马仕订购的。“这一个包的成本大约是100元,卖到海外能达到几百美元。”王勇剑说。
至今,许多世界知名品牌商都来此定做草编制品,爱马仕只是其中的一个。他们生产的产品不再是便宜的地摊货,而是能上高档商店货架的高档品。王勇剑说,虽然国内也有人订货拿到网上卖,但是他们主要的客户还是外商。“国内还流行高档皮包,但是欧美发达国家消费者流行用纯天然材料手工制作的工艺品。”他说。近些年来,欧美发达国家消费者普遍厌倦了机械批量生产的生活用品,新河镇的手工草编因此得到老外的青睐。除了欧美发达国家,像拉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或城市也是他们出口的主要对象。
王节花老人在家里加工草编包。记者 于滈 摄
【乐趣】为解闷做“编活儿”
虽然在工艺品厂记者看到许多草编制品,但是并未见到真正编织的工人,大家所做的只是草编制品的后续工作。苗雪令是该厂专门联络编织者和回收草编半成品的负责人。她带着记者来到距离加工厂不远的埠后村一家农户。这个农户院内晒满了小麦,屋内一位老人正坐在小板凳上编玉米皮包。老人膝盖上放着一个方形模具,上面钉着一排排铁钉,这是加工厂送过来的。老人把染过色的玉米皮撕成一条条,双手有节奏地在模具和钉子之间左右穿梭,将玉米皮缠拧到一起,玉米皮包的雏形就逐渐显露出来。记者看到已经编好的玉米皮包红绿黄颜色相间,十分精巧。
这位老人叫王节花,今年70多岁。“我以前是裁缝,后来眼花了,就学习草编,已经编了20多年了。”她说,以前村中妇女农闲时就做编活儿。有时在炕头,有时在街上大树下,大家铺上一张席子,一边拉呱,一边编织各种日用品,编多了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我一天大概能编3个,反正年纪大了,没什么事儿干,就编些东西解解闷。”王节花说。
【记者手记】
年轻人学草编不多见,平度新河草编制品的精美和文化底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传统民间技艺在现代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令人担忧的是,如今新河镇会草编的老人不断减少,而学习草编的年轻人却不见增多。草编这项传统技艺既具有文化魅力,又具有经济潜力,本应在现代世界发挥优势。如果草编技术无法传承到年轻人那里,就会影响草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平度草编工艺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可见该技艺的传承问题已经受到重视。统筹产业结构,以经济利益驱动年轻人主动学习草编,这对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更为实际。
【忧虑】草编产业太“啃老”
在草编工艺品厂,记者发现生产加工流程呈现越下游工人越年轻的现象。在车间针位区,还可以看到一两个60多岁的编织工人在编织麦草包;在检验区,工人则以中年妇女为主,但是到了包装区,十几名女孩全是20岁上下年龄,她们围坐在一起给成品草编制品包装贴标。“这些女孩子没怎么学过草编技术,所以都不会做草编活儿,只能做包装工作。”王勇剑说。
加工厂主要做后续加工,真正会草编的人都在村里。埠后村有200来户村民,目前有40多人在做草编,基本都是像王节花这样的老年妇女,会编活儿的年轻人少之又少。像王节花这样的老人,一天可以编织3个玉米皮包,编一个需要3个小时,交给加工厂后每个可以获得5元的手工费,所以一天下来挣不到20元。而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每天都会有几十元到上百元的收入,因此像草编这种费时挣钱又少的活儿对年轻人自然没有诱惑力。
草编技艺虽然比较复杂但并非难学,年轻人之所以不愿学习草编,主要是收入太低,与之相比其他的选择却很诱人。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草编领域出现了机器生产,但这似乎并没有撼动手工草编的地位。王勇剑说,他们厂中的所有草编制品都是人工手编的,不采用机器,因为机器编织缺少“自然的味道”。本版撰稿 记者 胡明山 摄影 记者 于滈
下一篇:一把小刻刀 核上显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