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正文

一个合作社的“增收计划”

来源:青报网 作者: 2018-02-13 10:04:38 字号:A- A+

青岛沟东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高维玉(右)介绍正在建设的葡萄长廊。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张晋 文/图

腊月二十一,莱西市日庄镇沟东村中心街的沟东村大集热闹非凡,村民们纷纷“出动”,为过年做准备。但43岁的村民蒋明梅却顾不上赶集置办年货,而是向村东南方向奔去——这天,她所加入的青岛沟东果业专业合作社召集部分社员,开会研究2018年合作社的发展。

“咱们村靠着发展合作社实现无核葡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去年全村葡萄产量140万斤。社员每户纯收入达到12000元不说,咱们村也脱了贫。”十几位社员落座,合作社社长、沟东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高维玉首先向大家汇报成绩。

村庄脱贫,这可是沟东村的头等大事。“想想咱们刚开始种葡萄那时候,将近三年不结果,真是急死人。”67岁的王人友感慨道。“可不是嘛,那时候抛了葡萄地的人有多少,我也差一点,幸亏合作社一遍一遍地开会鼓劲。”坐在王人友旁边的姜美光连连点头。

他们两人的话,把大家带回到2014年。那一年,这个127户不足400人的库区搬迁村,被确认为省定贫困村。探索脱贫途径,镇村结合村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确立了通过合作社引导社员种植美国克瑞森无核葡萄实现脱贫的方式。可对“外来的葡萄”,大家都摸不着路数。“种地挣得少也能挣点,这个恐怕是一点都挣不着。”社员急,高维玉和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更急。他们多方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上门讲课,自己摸索葡萄种植方式。终于,葡萄发了芽、结了果。可是,葡萄成熟了怎么卖出?合作社又是一番探索。最终,合作社确定了举办环湖葡萄节的方式,吸引游客和销售商前来选购。去年,半个月的葡萄节,吸引了万余名游客前来采摘,二十多家“大户”也到村庄收购。依托葡萄等产业,原来一分钱收入也没有的村集体,去年实现收入12万元。

在开会的人群中,对于“脱贫”这个词,王人良感触更深。作为村庄6户贫困户之一,因残致贫的王人良和老伴一度生活困难。改穷业、拔穷根、脱穷帽,村里为王人良提供了5000元的扶贫资金,帮助他发展无核葡萄种植,从搭架子到传授技术,提供“一条龙”服务。每年的采摘节,村里还为他的葡萄采摘区域优先引入采摘游客。由此,他一年可收入七八千元,顺利脱贫。

“眼下,随着咱们村种无核葡萄成功,越来越多的村开始种无核葡萄了,咱们得先人一步,谋划下一步的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稳固脱贫。”高维玉的话,把大家从过去引向了未来。

“网上什么都能卖,咱们到网上卖葡萄。”蒋明梅、张维安这些“相对年轻”的社员,平日里就经常网购,提出的建议也很时髦。

“好,我们今年着重通过电商公司,为咱们合作社的葡萄开拓网上渠道。卖得好,能比线下多卖一倍的钱。”高维玉很是兴奋。

“在咱们合作社的支持下,咱们村打响了葡萄产供销的第一炮。今年,合作社在种葡萄的基础上,还要继续支持村里发展乡村旅游,把旅游产品打响。”高维玉跟社员们商讨,“葡萄采摘方面,现在正在葡萄采摘园的对面搭建葡萄长廊,建成后游客伸手就可以摘到葡萄,增加游客舒适度。”此外,高维玉还计划着通过葡萄采摘积累的人气和村庄靠近产芝水库的位置优势,做好民宿、农家宴等配套服务,引领村庄打“旅游牌”,实现可持续发展。

“说句实在话,‘可持续’发展,最终是为了咱们每个人增收的可持续。”高维玉说,比如王人良等贫困户,随着年龄增大,他们的身体状况已经不适合继续从事葡萄等作物种植。葡萄长廊可以为他们提供葡萄架管理等新的岗位,这些劳动将为他们带来“可持续”的增收。

而这,将又是一番史无前例的探索和投入。“这有啥,无核葡萄咱们三年等出了果,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咱们村的旅游就一定会开花结果。”社员张维安言语中充满自信。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