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 > 正文

安倍访华“温故知新” 中日两国关系再上台阶

2018-10-27 16:12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中新网
分享到: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 张蔚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7日上午结束访华行程,乘专机离开北京。藉由此访,中日两国实现了“温故知新”,在回顾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40周年基础上,共同为双边关系谋划未来。

虽然正式访问涉及的事项大多重大且严肃,但也不乏轻松愉悦的瞬间。比如,在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上,日本鸟取县知事平井伸治向与会企业家推介鸟取,言毕用中文唱起“朋友一生一起走”,现场掌声响起,甚至还有人为他打拍子。细节虽小,可从侧面看出中日交流拥有的旺盛生命力。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高洪说,此访是在两国关系持续改善背景下,首脑外交的一次全新安排,政治引领作用不言自明。访问强化了政治信任,在经济合作方面有创新,强力推动了人文社会交流,广泛谈论了对世界格局和多边事务的看法,达成若干共识,为两国合作注入了新动能。对中日而言,访问都达到了预期效果。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副所长杨伯江表示,总体来说安倍此访是成功的,双方积极互动,将推动中日关系迈上新台阶。国家领导人层面的政治引领和政策规划之后,更关键的是下一步把规划渗入双方合作的方方面面,包括渗入两国社会,形成更多共识。

围绕新形势下的中日关系往何处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6点要求。要点内容包括,要开展更加深入的战略沟通,准确把握对方的发展和战略意图;要开展更高层次的务实合作,充分释放合作潜力;要开展更加广泛的人文交流,增进相互理解;要开展更加积极的安全互动,构建建设性的双边安全关系;要开展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拓展共同利益;要重信守诺,建设性地处理矛盾分歧。

上述6点要求是此访期间中方对日态度的“全面总结”,也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日关系的指针。高洪特别注意到,前5点要求涉及的都是具体合作领域,最后一点讲的是“重信守诺”,指向中日交往并管控分歧的诚意。考虑到日本政府外交有明显的灵活性,中方强调这一点,是希望中日关系改善发展成为持续不断的进程。

外界注意到,访问期间双方领导人均多次强调对彼此的战略认知,即“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这段话是2008年发表的两国第四份政治文件《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的重要表述。考虑到中日之间尚有一些问题未获最终解决,杨伯江认为双方重温并强调这句话非常重要,有利于在实际互动中有效控制危机,防止局部纠纷冲击整体关系。

事实上,从访问成果可以看出,双方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上述原则,比如签署了《中日海上搜寻救助合作协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中方愿同日方尽早开通海空联络机制下直通热线,加强海上执法部门交流对话,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

高洪解释,如果机制框架下没有热线,发生意外情况后执法人员仍然不好处理现场问题,中日迈出这一步是形势所需。

此访经贸成果颇多。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期间,两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签署了50余项合作协议,金额超过180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签署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及在日本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意在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

高洪认为上述合作的意义不限于双边。中日都主张维护多边体制和开放自由贸易,通过这些财金安排,是向世界展示全方位合作姿态,是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联合抵制,有积极意义。

在对待“一带一路”倡议方面,日方表述出现重大进展,这也是此访亮点。安倍对习近平表示,“一带一路”是有潜力的构想,日方愿同中方在广泛领域加强合作,包括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

杨伯江说,出于国际战略上的考虑,加上对某些因素顾忌,日方没有直接使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这样的措辞,但日语中有句谚语“舍华求实”,措辞不是关键,可以不拘一格,关键是具体合作将提速。

未来,中日关系如何行稳致远?高洪称,长远来看,中日关系前途是光明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中国的成功与发展,中日关系必须走向健康、成熟。关系改善来之不易,近期应主要防止出现再摔跟头的局面,不要让以往发生的“对立—结冰—融冰”怪圈重演。只要把握住和平、友好、合作的大方向,关系提升还有很大空间。(完)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