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来,这里的师生勇于面对生活的艰难、地理的偏远,勤奋苦学,自强不息,铸造了东川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发有为。 ”昨天上午,李沧区东川路小学迎来百年华诞,在学校里两棵百年加拿大杨树的青葱绿荫下,各个届别的老校友和学校师生一起,走过绿色教育梦想长廊,为母校庆祝生日。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在当天的校庆仪式上,所有参加者都被邀请参加义卖活动,通过购买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种子”,支持学校里的家庭贫困学生。
一所老校见证德占历史
青岛东川路小学原名青岛下河小学,始建于民国元年5月(1912年),校园中矗立的两棵加拿大杨树,是建校初期植下的,目前已成为原下河小学校舍留下的重要标识。据东川路小学校长赵宁介绍,1898年德国强行租借胶澳后,为了对中国的少年儿童进行奴化教育,开设了中国人小学校,“下河蒙养学堂”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于1912年设立的。1914年,该校更名为下河公学堂,1921年又更名为于家下河公学堂,1928年成立 “公立下河初级小学”。 2003年,李沧区对东部5所小学重新命名,青岛下河小学更名为青岛东川路小学,2006年该校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称号,成为李沧区仅有的4所省规范化学校之一。现在的学校占地25亩,绿化美化面积6亩,占总面积的25%。校园里绿树环绕,鲜花绽放,是所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
一家三代同上一所小学
“从我已经过世的老父亲,到我的小孙子,我们一家三代人都在东川路小学。 ”62岁的刘功林说起一家人和东川路小学的渊源。他1959年进入东川路小学,那个时候“东川路小学”还叫“下河中心小学”。在刘功林的记忆中,那时学校的教学楼是一排低矮的小平房,操场上有两棵茁壮生长的加拿大杨树。看到如今学校宽阔的操场和整洁的办公大楼,刘功林感慨不已。他的孙子正在东川路小学二年级就读。
“学校变化太大了,这么好的校舍,这么好的孩子,怎能不让人激动!”今年63岁的王秀琴老师曾在东川路小学工作过32年,重回校园让她深受触动:“记得当时学校硬件很差,教室是村里出钱给建起来的。窗户上没有玻璃,到了冬天就用塑料膜覆在窗户上挡风,每天老师要早早到校,在教室里生炉子,以免冻着孩子”。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自信地献上朗诵、竖笛、舞蹈、合唱、戏曲等节目,那种精气神和阳光自信的状态,让王老师的眼眶有些湿润了。
一个梦想师生共同呵护
百年校庆,对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东川路小学而言无疑是件大事,可当天的校庆庆典却显得非常朴素,没有红地毯也没有鲜花,校庆的所有节目都由学生演出,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场机会。而所有受邀参与的嘉宾和家长代表,在观看完孩子们的文艺表演后,被领到了该校有百年历史的加拿大杨树旁边,欣赏学生利用植物种子制作出来的美术品。现场和大集似的,学生们把所有作品挨个摆了出来,并在最前方摆上了价格标签,看好的嘉宾,可掏钱购买这些作品。记者了解到,学校目前有800多名学生,其中60%左右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当天大集的收入,将全部用来为这些贫困学子购买爱心书桌。
“祝今日葱茏加杨泽润百年老校,愿明朝绿蕴东川撷取万代风华”,赵宁校长表示,把东川路小学办成一所好学校,是周围居民的梦想,也是东川路小学几代师生的共同梦想,东川路小学将努力办成一所绿色学校,让孩子们能够自由的呼吸,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或长成参天大树,或竞相绽放异彩。(李晓丽 徐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