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农大妈妈老师低调做事:每年万元捐贫困生

来源:青岛早报-- 2013-09-11 05:09:25 字号:TT

青岛农大妈妈老师低调做事:每年万元捐贫困生

    要不是学院党总支书记调离,要不是校报学生记者找到被救助学生,她的秘密会被一直保守下去。如今,青岛农业大学化药学院金玉兰老师无私资助4个困难学生的故事在校园广为流传。“我只是做了自己打心底想去做的事!”昨天,金老师说。

    缘起:

    学生记者揭开一个秘密

    去年年底,刚刚送走第二个大学毕业的“孩子”,金老师又开始寻找第三个。这时,一直帮她保守秘密的学院党总支书记不再从事学生工作,尽管不愿声张,她还是找到学院的另一名负责老师。“再给我找个孩子吧,家庭条件不好,确实需要帮助的,其他没要求。”

    “当时,正好有学生记者到学院寻找采访素材,无意间,化药学院的老师向学生记者提到这件事。”农大宣传部老师说,起初,金老师说什么也不愿接受采访,直到学生记者找到被救助的大学生,大家这才知道,金老师已经悄悄助学好多年了。

    “也不算什么秘密。”金老师对记者说,她觉得这样的事没必要去说,关键一点,也是为了保护孩子。“很多家庭困难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我不想因自己给他们做点事,反而让他们有压力感。”

    讲述:

    每年拿万元资助“孩子”

    2008年,出国一年刚回来的金玉兰老师找到学院党总支书记,让他帮忙寻找一名困难学生资助。“她是一名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大一女孩,我和这个孩子相处了4年。”金老师说。每个月,金老师都会给她一定的生活费,一起吃饭,一起聊天,还带她回家。女孩毕业要走了,金老师一大早开车送她去车站。站台上,4年万余元的支出和无法计算的情感付出,换成一个紧紧的、长久的、热烈的拥抱。其实,这位女孩已经是金老师找到的第二个“孩子”了。出国前,她已经开始资助一名同学。

    “我受父亲的影响很大,他是一个看到别人没衣服穿,能脱下自己的衣服相送的一个人。”回忆自己成长经历,金老师说,父亲虽然是一名农民,却是那个年代的农业大学生,非常懂得种植技术。平时,不用别人问,父亲总是主动教授别人一些技术。那时候,家里兄弟姐妹4个,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为了生活,父亲有时会出去借钱,可不管别人家怎么困难,只要父亲出口借,或多或少总能借到。

    “真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是做了打心底想去做的事。”采访中,金老师反复说。记者了解到,如今,金老师已经收获了第四个“孩子”,每年,她用于“孩子”身上的费用达万余元。“对于这些孩子,经济上的帮助不是主要的,主要还是精神上的,要让她们乐观地生活、认真努力地学习。”

    声音

    她更像是我们的妈妈

    “她从来不叫我们同学或学生,都是称呼我们孩子。”药学专业大四学生小张是金老师的第三个“孩子”。“在我们心中,老师都是很严肃的,但金老师更像是妈妈。”小张说,两年前,父母租下一间很小的房子在外打工,当时正好是冬天,窗户漏风,父母就用衣服堵住风口,然后用煤炉取暖。意外发生了,父母因煤气中毒被送到医院,结果是父亲去世母亲神志不清。后来,母亲被送到老敬老院,一家的经济来源就断了。去年年底,金老师主动找到她,从此自己又多了一个母亲。

    “父母出事后,我一时没了方向,以后努力给谁看?”小张说,认识金老师后,她几乎每月都资助自己300元或500元,每隔几天,她都会主动找自己谈心,不仅如此,还经常带自己去高档餐厅吃饭。“那是我第一次进高档餐厅,第一次不是在小饭馆吃饭。”小张说,跟金老师接触后,她觉得生活是这么美好。“家里的事情不好意思和同学说,却很愿意和金老师说。”小张说。

    生物工程材料专业大二女生小杜父母是农民,弟弟刚考上大学,家境经济非常困难。今年3月份,她成了金老师的第四个“孩子”。小杜告诉记者,刚见到金老师,她没有过多问起自己家庭的事,而是说了她小时候经历的事,以及受别人帮助的事。“每次和我们聊天,她总是先讲收获再讲付出。”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