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罗棋布的泰能天然气加气站方便了车辆用户加气,减少了等候时间。(傅学军 摄)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下,青岛电动汽车发展正步入快车道。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的另一个分支——天然气汽车发展不尽如人意:全市仅有CNG(压缩天然气)汽车不到两万辆,除去公交车和出租车,社会车辆仅有数千辆。
与两万辆天然气汽车对应的是,青岛富裕的天然气供气能力。随着董家口LNG(液化天然气)码头投入使用,青岛已由天然气输送末端城市变为首端城市。有家门口资源优势,青岛天然气汽车缘何发展不畅?日前,记者进行了调查。
空荡荡的加气站
在泰能集团株洲路加气站经理潘世宁眼中,经营加气站不是个“好活儿”。尽管地处海尔路株洲路要冲,每日加气量只有区区6000立方米,仅为设计能力的40%。“每天来加气的就是几百辆跑到附近的出租车,社会车辆寥寥无几,站里经常是空荡荡的,经营压力太大了。”他抱怨道。
相隔不远的聚福源加气站情况更不乐观。因为开业时间短,聚福源每日加气量只有5000立方米,经营者也是一筹莫展。
这两家加气站的窘境并非个例。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市范围内已建成加气站60多座,设计加气能力120万立方米。由于天然气车辆不到两万辆,每日加气量只有区区五六十万立方米,“吃不饱”现象极为严重。
“有公交车加气业务的经营相对较好,只靠出租车和社会车辆可就惨了。”青岛泰能汽车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玉国说。据他测算,按目前已有加气站富余的设计能力,还可满足十万辆日均行驶30公里的家庭轿车的需求。
加气站的“惨淡”让出租车司机王玉明又喜又忧。喜的是加气方便快捷,忧的是,这么好的天然气,除了公交车、出租车,全市社会车辆使用的寥寥无几,感觉怪可惜的。
作为资深出租车驾驶员,王师傅开天然气汽车近8年,从最初的不信任到如今的“坚定派”,天然气汽车形象一点一点在他的心中树了起来。
“我开的是全市第四辆油改气的出租车,当时为了迎接奥运会,响应政府号召才改的,其实心里很忐忑”,王玉明这样描述当年改车时的心理,“一担心汽车安全,二担心汽车动力,三担心用车成本。”可是用过一两年后,心里的顾虑一扫而空。安全自不必说,动力比照手动汽油车,差不到半个挡位,完全可以接受,而能源消耗成本的下调让他由衷地感觉“改着了!”
“我给你算笔账!天然气和汽油基本一比一消耗,现在中间的价差1.6元,以每辆出租车两班跑450公里计算,一天可节省燃料费70多元,一年可节省两万多,8年一个周期内正好省出一辆新出租车钱。”他说,这还是油价低的时候的账,油价最高时,价差能达到两块多,省的更多。
环保的“账儿”则更有算头。“同样型号的汽车,烧天然气跟烧汽油相比,排放出来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确实小不少。”环保技术专家告诉记者,汽油经过燃烧后,排放出来的尾气包括碳氢化合物、硫、PM2.5、金属离子等,而天然气燃烧后,排放出来的尾气只有水和二氧化碳,夹杂很少一些细微颗粒物,大力推广天然气汽车对空气治理将有极大帮助。
忧虑的“准用车人”
既然天然气汽车在经济和环保上都有账可算,为什么在社会车辆中还是推广不起来?
油气价差不稳定,气源供应不确定、维修保养不便、有安全隐患……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答案。市民孙先生的改车经历几乎就遇到了这全部的问题。
孙先生是东营人,2009年下半年买了一辆自然吸气的手动挡家轿,车开了两年后,一出保修期他就琢磨着“油改气”。“主要是为了便宜,能省出不少钱呢。”孙先生告诉记者,那时油价是七元多一升,而天然气价格只有4.28元一立方米,价差两块五六,跑上一百公里能省出三四十块钱。即便是算上改装的几千元成本,价格优势仍十分明显。因此,在孙先生老家,不少人买车的第一件事就是“油改气”。
尽管账算得清楚,孙先生最终还是没有完成“油改气”,因为当时的加气站网点太少了,个个门口都排长龙,巨大的时间成本让他打了退堂鼓。后来,加气站越建越多,加气难问题解决了,可油价“跌跌不休”又让每个单位的油气价差降到1元以内,天然气汽车经济性优势大打折扣。
“‘油改气’还有一些别的问题,如动力损耗、维修保养不便,续航里程短等等,单个看可能都不是问题,凑在一块儿还真得好好考虑考虑。”因为这些原因,直到买车六七年后的今天,孙先生也没完成“油改气”。
在王玉明眼中,孙先生所说的种种问题都是阶段性的,而天然气汽车经济性和环保性却是实打实的。至于安全性,只要是在正规厂商处改装的,按要求定期检查保养,都不需要担心。“不开出租车开私家车我也得改个气,这东西的好谁用谁知道!”
张玉国则从使用便利性的角度,鼓励符合条件的汽车进行油改气。“中小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很适合改气,经济又环保,而且如今的气源非常充足,加气效率较过去高了许多,对于以市区代步为主的车辆非常合适。”
合力推进“油改气”
近年来,随着上游建设不断加强,我市气源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随着董家口LNG码头投入使用,我市气源保障更加稳妥。
怎样才能有效地推广天然气汽车,各界人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作为清洁能源汽车研究的专家,青岛大学车辆工程系教授张纪鹏认为,推广天然气汽车应在营运车辆普及上再下功夫。“在油气价差不大的当前,私家车不愿意选择天然气作燃料是很正常的,如果价差加大,在价格杠杆作用下,自然有更多的车主选择‘油改气’。”
张纪鹏表示,相比私家车,货车造成的尾气污染更大,出台政策促其燃烧天然气化对改善空气质量作用更大。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市区送货的快递车辆越来越多,它们都在固定的区域跑,一天一两百公里,很适合使用CNG做燃料;而在一些工业园区,推广LNG为燃料的重载汽车也很有价值。
张玉国认为,应该在天然气汽车上下游配套上多做文章。以市民对天然气汽车的认知来看,大家对其经济性和环保性还是很认可的,“拦路石”主要在维修保养等配套上,如果能解决好这一环节,天然气汽车将迎来大的发展。“相比‘油改气’,还应大力推广原装的天然气汽车,更加安全环保,动力性也能得到保障。”
王玉明认为,应下大力气改变市民的观念,只有把环保的理念真正树立在每个人心中,清洁能源汽车才能大规模发展起来。(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