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同开一辆公交却是“牛郎织女”
121路夫妻档驾驶员卜燕鹏和崔静同在一个单位却聚少离多 七夕节前丈夫布置浪漫车厢给妻过节
在青岛公交李沧巴士公司121路线,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叫卜燕鹏,妻子叫崔静,他们同开一辆车:一人早班,一人晚班;一个上班,一个下班。每天从对方手中接过方向盘,这也是两人有限的会面时间。饭不能一起吃,节不能一起过,他们被称作“公交牛郎织女”。今天是七夕节,为给妻子一个惊喜,卜燕鹏利用下班时间将车厢布置一番,还准备了一束鲜花,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浪漫一把。
公交车成他俩“红娘”
卜燕鹏告诉记者,他和爱人崔静的爱情故事主题是公交车,因公交车相识、相恋、相守,并一起开着公交车慢慢变老。1995年两人就在121路线上,那时121路还是有人售票车,崔静是乘务员,卜燕鹏是驾驶员,两人搭档。日子久了,崔静觉得卜燕鹏不仅人长得帅,还特别善良,每天都和自己擦车、收拾卫生,有时还为自己准备早饭,慢慢地,两人互生好感,很快就喜结连理,之后女儿的到来,让他们的家庭生活更加完美。
同天休息就像过节2004年,崔静在丈夫的熏陶和帮助下,也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公交驾驶员。2010年,两人又同开一辆车,同跑一条线,一个上早班,一个上晚班。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两人都享受不到一起上下班的幸福,因为要保证休息、保持精力,他们俩见面的时间只有中午交接班的几十分钟,但是他们的爱情,却在屈指可数的团聚中别有另一番滋味。
为了照顾女儿,两人在家里也实行起了早晚班制度。尤其到节假日,夫妻俩仍坚守在公交一线,家里很少正常过个节。卜燕鹏说“哪天能轮到同天休息,哪天就像是过节。”
送给妻子双重惊喜
生活中的卜燕鹏比较内向,更没对妻子说过什么甜言蜜语,结婚这么多年,还从没给妻子送过一朵花。看到妻子头上渐渐增多的白发,卜燕鹏决定,今年七夕送妻子一份别样惊喜。前天,卜燕鹏下了晚班,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鲜花、彩带,兴奋地布置起了车厢,同事们看到这一幕,都纷纷上来帮忙。昨天一早,崔静来到单位上班,走上公交车,她感动得差点流泪。她掏出手机,准备拨通丈夫电话的时候又忍住了。考虑到丈夫晚班睡得晚,她不忍心打扰他。崔静按捺着激动的心情,发动车辆驶向线路站点,但她怎么也没想到,很晚才睡的丈夫,早已手捧鲜花在站点等待着她。在看到丈夫踏进车厢时,崔静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幸福的眼泪夺眶而出。
据悉,卜燕鹏和崔静共同驾车行驶了54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13圈。崔静说“小时候梦想着环游世界,看来这个梦想已经实现很多次了。”在青岛公交集团李沧巴士有限公司,有14对这样的公交夫妻,或许他们的经历各有不同,但幸福的源泉却是一样的。(记者吴帅通讯员王正宇摄影报道)
带你“穿越”到古代七夕
七夕节到底是情人节还是女人节?过节主要是吃东西还是缝东西?面对提问,尽是一片迷茫的眼神。那就让我们跟着文史典籍和民俗专家,来一场“穿越”之旅吧!七夕节,大汉夜空,抬头可见纵贯南北的一条大银河。银河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遥遥相望,正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最早可追溯到《诗经·大东》。《诗经》里的牵牛、织女大体还只是天上的星座,又说他们从事着驾车、织布的劳作,有了初步拟人特征。到了汉代,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神话故事原型:牛郎织女私自相爱,忤逆神旨而双双受罚,隔河相望不能聚首。因此,从汉代开始,七夕节有了凄婉的情感底色。若是“穿越”到七夕节那夜的盛唐宫廷,可见朝野上下一同举行隆重的乞巧仪式。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那时候宫里有专门的“乞巧楼”,以锦缎铺设,高百尺,上可胜数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人们可以在楼上祭祀牵牛、织女双星。嫔妃们在月光下,以五色线穿九孔针,成功获得“乞巧”技能加持。
如果“穿越”到了宋元时期,就会发现七夕节乞巧已成为举国上下非常隆重的节日活动,还有了专门买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乞巧市”。节日庆典临近,集市上人如潮涌、车水马龙。现在让我们来到“穿越”之旅的最后一站,清朝乾隆时期。此时江、浙、闽一带七夕生活习俗,在国外也有了一定影响力。此时幼女也加入了乞巧的行列,并且在半夜专门设置乞巧仪式,果然是心灵手巧要从娃娃抓起。还有一种说法是,七夕以十四周岁的年轻女子为主要节日人群,此时她们正值婚嫁的年龄。
看来,说七夕是情人节,不如说是古代女人节更贴切。在古代中国,一年中大约只有七夕节的晚上,能在“户外”看到那么多未婚和新婚的女子。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