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青岛新闻> 正文

青岛海水稻扬花接穗 袁隆平稻田旁过“米寿”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 2017-08-31 06:56:06 字号:A- A+

青岛首批耐盐碱水稻进入扬花接穗期 88岁袁隆平稻田旁度过“米寿”

青岛首批海水稻扬花接穗 袁隆平稻田旁过“米寿”

袁隆平查看水稻生长情况。(记者 张华摄)

青岛首批海水稻扬花接穗 袁隆平稻田旁过“米寿”

为袁隆平庆生的“米”字蛋糕。(记者 张华摄)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时下稻穗飘香,正是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首批试种耐盐碱水稻(简称“海水稻”)扬花接穗之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连日来奔波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金口镇海水稻稻作改良国家示范基地之间。8月30日,恰逢袁隆平88岁的农历生日,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的稻田旁,一群年轻的研发人员端出一个写有“米”字的蛋糕,为这位一生与米结缘的科学家庆祝“米寿”。

袁隆平耕耘田间60余载,每一粒稻米都凝聚着这位科学家对粮食生产的执念。去年,袁隆平“挂帅”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主任和首席科学家,开始在青岛攻关海水稻。

8月27日,袁隆平抵达青岛后就直奔稻田而去,他穿上水鞋,与年轻的研发人员并肩穿行在试验田里,俯身查看水稻生长情况……看到海水稻的长势喜人,他开心地笑了。

这个耄耋老人每前进一步,世界就离实现海水稻梦想更近一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首批共收集了国际水稻研究所及全国各地水稻机构的234份海水稻材料进行试种、筛选,其中包括袁隆平播种下的首批174份海水稻材料。

“我们的技术路线是海水杂交稻,从生长情况看,2020年可以研发出耐盐碱度在0.3%以上、亩产300公斤以上的海水稻。”袁隆平表示,“盐碱地变良田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陪伴袁隆平度过88岁生日的那片稻田,见证着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 “袁院士已是耄耋老人,但他念念不忘人类的粮食安全,一个个难题被他攻破,一项项纪录被他刷新……”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研发人员杨红燕说,“这种拓荒人精神将在我们这些‘新农人’手中薪火相传。”(记者 张华)

记者手记--袁隆平的青岛情缘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水稻结缘一生,60余载的科研征途中,或许他并没有想过在青岛这样一座海滨城市开启他的又一次科研攀登。

去年,袁隆平与位于李沧区的青岛国际院士港”相识“后,就与青岛结下了这段情缘,而且,在青岛与一批年轻的水稻研发人员并肩“战斗”,一起延续这份水稻情缘,主攻耐盐碱水稻(简称“海水稻”)的产业化研发,在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的盐碱地上种上水稻,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人,并有志于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世界的粮食安全鞠躬尽瘁。

这批年轻的水稻研发人员自称“新农人”,他们愿意和袁隆平一起追寻这一“水稻梦”:梦想着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把那样长,稻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梦想着全世界都在种杂交水稻,梦想着盐碱地变成良田。

“袁隆平院士一辈子都在为他的水稻梦想奋斗着、奔跑着。我们一定要把这种夸父逐日般的拓荒精神薪火相传!”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研发人员在袁隆平8月30日的“米寿”——88岁生日上发出了这样的誓言。

青岛发布“海水稻目标”

2016年10月12日,这是袁隆平与青岛结缘的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这一天,袁隆平“挂帅”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李沧区签约落户。在此次发布会上,袁隆平就海水稻的产业化研究首次表达了他与团队的攻关目标:到2020年,研发出亩产可达300公斤的海水稻。

在袁隆平的旗帜之下,国内外耐盐碱水稻研究的顶尖人才陆续集结到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关于海水稻的研发之路自此启程。

2016年12月,在袁隆平的倡议下,第一届海水稻国际论坛在三亚成功举行,越南、埃及等专家纷纷前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与国际水稻所的28家单位签订海水杂交稻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青岛的耐盐碱水稻事业凝聚起世界的力量,也为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打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海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雄心奠定了基础。

一粒米承载着袁隆平让荒凉盐碱地变绿洲的梦想,一边与国际力量建立联盟,一边在国开始为耐盐碱水稻的试种探索新路。

在李沧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袁隆平带领着一批甘心做“稻田守望者”的“新农人”们在青岛正式开始新的筑梦征程。

位于李沧区白泥地公园西侧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于2月14日开工建设。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是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和袁隆平院士团队领衔,李沧区人民政府和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负责项目实施、共同建设的国家级研发平台。

政府对科研创新精神的珍视与“稻田守望者”执念一米而深耕田畴的精神不谋而合,由此也创造出一种发展的“超速度”:该基地2月14日开工建设后,3月18日完成实验田建设,具备海水稻种植条件,3月25日科研楼主体施工完成,4月1日开始播种,5月8日开始插秧……

恰在此时,捷报传来:耐盐碱水稻通过了国家农业部耐盐碱水稻试种标准论证会论证——这为青岛的耐盐碱水稻研发又打开了一扇窗。在包括即墨金口镇海水稻稻作改良国家示范基地在内的全国从南到北21个试验片区开始试种,首批35份性状稳定的海水稻种子开始试种,这意味着海水稻已在全国各地扎根发芽。

“研发中心力争三年内耐盐碱高产水稻亩产量达到300公斤,力争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海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有志于打造全球新一代水稻种业的研发中心、总部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负责人刘佳音对此表示。

青岛第一代海水稻渐闻稻米香

“从9月底开始,试种的各种水稻品种将陆续进入收获期,目前正处于扬花吐穗的时候。”昨天,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的生产队长张立山在田间拨弄着稻子,“根据袁院士的现场指导,我们正在密切关注处于灌浆期的稻种。”

根据张立山的介绍,该基地有12块试验田,近千种水稻材料在这里试种试验。每块试验田都标着序号和展示牌,旁侧立着电子屏,显示着当前的气温、水位、盐碱度等信息。海水稻位于第七、八试验田,标识着有234份海水稻材料在此试种。

海水稻并非直接用海水浇灌,而是按照不同程度的海水与淡水配比后进行灌溉。研发人员根据测试情况,模拟了0.3%和0.6%的盐碱地试种海水稻。“海水稻生长在盐碱地,不使用化肥,只除虫,不杀菌,属于有机食品。至于咸不咸?那就等着收获时来尝尝吧!“张立山幽默地马上回答,”呵呵,海水稻不咸的!”

据该基地的育种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盐碱地的盐碱度大多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六,海水稻的产业化研发目标定在千分之三是基于这一数据基础之上的试验。

“第一代海水稻因为性状还不是很稳定,因盐碱度不同,颜值也不一样,浓度高的,有些蔫巴。多半会长出稻穗,但到抽穗时,有的叶子会出现干枯,谷粒不充实。”育种专家说,“受北方气候条件的影响,第一代海水稻收割后,我们要到三亚育秧基地进行扩繁、杂交,明年再带回青岛继续杂交……这样一代又一代培育,杂交8代后就能形成性状稳定的品种。“

至于什么时候能端上普通百姓的餐桌,还需要慢慢等待。袁隆平说,一个新品种面世不是那么容易,在没有通过农业部的”国审“前,水稻业内只称其为“材料”。

实验室选育出种子、试验田播种、区域种植试验试种,试种又分为百亩、千亩、万亩试种、推广,此后才能进入种子的审定阶段。

目前,即墨金口的海水稻正处于试验田和区域种植试验阶段,两三年的试种和测产后,就可以申报品种,申报成功后就可以大规模种植,进入商业化种植阶段。因此,海水稻要真正端上普通老百姓的餐桌需要四五年的时间。

“青岛海水稻”有志于开发“袁土”

根据目前我国盐碱地的情况看,盐碱荒地和影响耕地的盐碱地总面积超过15亿亩,其中有种植水稻潜力的约有2亿亩。

在研发适宜盐碱地种植的”袁米“的同时,袁隆平团队有意开辟“袁土”科研方向。“也就是说,海水稻的生长本身会吸收土壤中的钠离子、钾离子,配合盐碱地的改良技术,可在三至五年,将原本是盐碱地的土壤改良成适合其他农作物生长的正常耕地。”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负责人张国栋介绍,“‘袁米’已引起了广泛关注,’袁种’’袁土’是我们的另外两个主攻方向。”

从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目标看,袁院士牵头将整合国际水稻所、中国水稻所、中国农科院等水稻科研院所,联手国内知名水稻育种专家从事耐盐碱高产水稻、超级杂交稻和高光效应的科技成果转化,以杂交路线为特色,以第三代工程不育系技术为核心,以耐盐碱水稻为切入点,设立了耐盐碱水稻育种及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第三代遗传工程不育系杂交水稻技术和稻米品质与食味研究三个研发方向。张国栋说,“在5至10年内,利用稻作改良技术改造盐碱地和滩涂,我们有志于为我国增加1亿亩良田。”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