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居民在海信产业园上班。
清晨的阳光铺洒下来,河水波光粼粼,碧绿的水草在清清河水中轻舞,村民在河边悠闲地撒网捕鱼、挂饵垂钓……在大沽河平度南村段,一幅久违的田园画面呈现在眼前。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村民漫步在河岸,欣赏着大沽河的美丽身姿。
在南村镇庄干村,农民“骑行”渐渐成为一种时尚。每天早上五点半,在村口的小广场上都会聚集起一批爱好骑行的村民,他们装备齐全、准点出发,沿大沽河河岸的柏油马路骑行,往返行程约20公里。“就是为了健身,现在农民的生活好了,我们村又靠近大沽河,有这么好的资源和环境,我们也搞了个骑行俱乐部,大家在一起强身健体。”骑行队员王恩忠说。
产业和田园的融合在南村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诠释。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海信变频空调生产基地在南村镇破土动工,国内最大的变频空调生产基地呼之欲出;2013年,总投资20亿元的海信冰箱生产线项目在此当年开工、当年投产;2014年,总投资10亿元的海信洗衣机公司建成投产……20年弹指一挥间,海信项目已发展壮大为总占地1300亩、总投资超过50亿元的海信(山东)家电产业园,产值过166亿元,用工过万人。
得益于产业,一座介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小镇,正在模糊传统城乡的概念,而一条关乎“特色”的脉络逐渐清晰。这座以盛产家电闻名的特色小镇,伴随着大沽河的潺潺流水,正因循特色小镇的生成逻辑,一手将产、城、人、文的理念与功能进行整合,一手依托产业而自然生长,内生外延,持续释放小镇发展活力。
“以家电产业为特色,将南村打造为中国家电产业集群示范区;以‘大沽河文化’为内涵,以‘生态低碳’为目标,打造融智能制造、文化展示、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南村镇党委书记张夕强说。
现在的南村处处可以见到一辆辆满载空调、洗衣机等家电的运输车辆从身边穿过,可以见到老旧平房拆除后,新建的散发着欧洲范的五彩斑斓的建筑或是商业综合体,还可以见到放下了农具进厂打工或是做起了小生意的农民。
南村镇后斜子村的小伙宋吉俊,从部队退伍后成为海信家电产业园内的一名设备主操工,目前月收入4000多元。从“农民”到“工人”,和种了大半辈子地的父辈们不同,他和妻子会选择生活得时尚一些。“和妻子都在海信上班,收入不错,今年刚装修好婚房,全部用的欧式风格的现代家具。下了班,会去电影院看看电影,或者在家听听轻音乐。”宋吉俊说。
有了产业,当地许多农民像宋吉俊一样,放下农具,在家门口就能进厂上班,不仅收入高,还能学技术。“我们整个园区内的13000名员工里面,有一半以上用的是当地员工。”海信(山东)冰箱相关负责人说。现在,南村镇13万多人口中从事家电产业的超过2.1万人。
靠水吃水,靠着大沽河的滋润,南村镇做足了农业文章。在大沽河南村段,站在河岸上,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片果园、一片片菜园散发的阵阵清香扑面而来。宜君老园子所产荷兰土豆、灵芝山药、胶东白菜、平度大葱等有机绿色蔬果,年销售量5000多吨;华益富硒农创体培育3000亩有机富硒粮食、蔬菜、水果种植基地和猪、鸡散养场基地,采用3个荣获国家发明专利的食疗养生配方,研发推广富硒鸡蛋。
以和谐宜居的秀美环境为核心载体,以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为基本要求,南村镇的特色小镇发展路径是要实现生产要素、生活要素和生态要素的融合。
“能抬眼看到绿色,闻到清新的空气,步行5-10分钟,就能到达休闲健身场所。”南村镇北村社区居民孙中乾住上了有暖气和天然气的新房子后,高兴地说。孙中乾和儿子在海信上班,妻子在家打理蔬菜大棚,经济收入比较稳定,自己下班还会和妻子去社区广场上扭扭秧歌,儿子也谈了对象即将结婚,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
据南村镇镇长乔宁介绍,目前,南村镇的小型公园绿地和休闲场所遍布镇区;疏通绕城水系并联东新河、海信河、滨河、助水河、桃园河等,连接大沽河湿地公园和大沽河滨河绿地等水系景观;镇区绿化覆盖率35%,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自来水供水率100%,卫生达标率100%,建成区供暖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率100%。
除此之外,青岛农业大学的到来,结束了平度无本科大学的历史,让南村镇特色小镇建设布局更加合理;平度一中分校的开建,让教育资源不断得到优化提升。5个庄户剧团和40支村文艺队的组建,让小镇也颇具“文艺”范儿。(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周伟 通讯员 孙京信 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