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青岛新闻> 正文

这家20多年的青岛老字号要关门了 从小吃到大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 2017-11-25 14:52:38 字号:A- A+

在青岛,

很少有一条路像四方路这样

承载了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

很少有一条路像四方路一样

记录了几代人的回忆与哀伤

一条四方路,

镌刻着一个时代的长度

记载着几代人的老街故事

传承着老青岛们最爱的那一口

四方路的苟不理、温州大排面

易州路的胖姐、甜甜、老新疆

高密路的秦晋小吃、马家拉面

博山路的8586炸串、麻辣烫…

不仅是一道道广为人知、家喻户晓的美食

更是整个四方路兴衰历史的见证者

海泊路与易州路路口的马家拉面

是专营岛城咖喱汤拉面的老店之一

从破门头支大棚,到后来有了自己的店面

风雨变迁20载,依然是大家记忆中的味道

(本网记者孙志文/摄)

然而,随着中山路片区的整体修复计划启动

马家也传来了坚持到年底就关门打烊的消息

具体搬迁重开还未可知

老青岛正宗味道能留住吗?

一拈面条,一勺汤

传承的都是青岛老手艺

在四方路与博山路交汇的小巷里,马家拉面的门头显得并不起眼。左边一侧是顾客出入的大门,赶上天好的时候还会摆出一排桌椅供食客们歇脚。

(本网记者孙志文/摄)

右边的窗口则是最早的门头,直通面馆的后厨。环境简陋,窗户上写着营业时间和面的种类,看起来也有些年头了!

店内出售的,基本都是经青岛人口味改良之后的各式面食。面汤上永远浮着的一层黄锃锃的牛油,煞是诱人。虽然一眼看去形似西北拉面,但是懂行的老青岛都知道,归根结底还是不同。

(本网记者孙志文/摄)

面条颜色发黄口感偏软易吸收汤汁

面汤清亮,因为放了酱油、咖喱粉

所以汤色微棕而不是白色,偏咸口

辣椒自添,不能是细粉、不能多油

必须要是炸的微微起酥皮的辣椒碎;

当然,少不了的是吃面最搭的灯塔米醋

几滴点缀去腻提鲜,面汤都要多喝几口

(本网记者孙志文/摄)

店里的面汤任加,赶着食量大的再要个火烧配着刚好。一碗面从最早的五块一碗,到之后的七块多,再到如今的12元一大碗,和市面上的大店比起,还是要便宜一些。

肉香渗到骨子里

且吃且珍惜!

一碗拉面的成败,牛肉至少占一半。地道的青岛吃法中拉面里是不放牛肉的,将肉与面分开,佐香菜、大葱拌食。一口面、一筷肉,全靠这拌肉提味!

除了牛肉,马家拉面的牛肉夹馍也是吃货界无人不知,都要竖上大拇指的。牛肉被卤料炖的软烂透味,口味被特地调的偏咸一些,一口咬下去满嘴肉香。6块一个,也是实惠!

值得一提,马家店里还有烤串出售。因为是清真餐厅,食材的主角就是各式牛羊肉了。烤架就在店内,听着牛油从肉串上冒出,滴落炭火吱吱作响的过程简直磨人,咽尽口水…

为了老街里的人情味

坚守二十几年

拍照的功夫,店里的食客渐渐坐满。二十平米的房间里,放着四五张桌子。虽然和以前比宽敞了许多,但依旧座无虚席。上一桌客人刚抬脚走,马上就有人补上坐下。

赶上天气好的时候,偶尔还会在外面搭上几张桌椅,大家就窝在那里,没有丝毫抱怨。上至发鬓斑白的老街坊,下至刚刚入学的幼童,食客不断的推门而入,静静坐下边吃边聊,闲适的很。

(本网记者孙志文/摄)

开业二十多年至今,店里一直坚持着一个“规矩”——只收现金。即使身上钱不够了,老板也会让你下次带上,而不会刷支付宝、微信。有食客打趣问“就不怕跑了?”这时老板总会淡淡的笑道:“没事,一碗面全当请了”

随着年关临近,四方路片区的店都搬得差不多了,冷风中更显萧条。而易州路上更是只有马家拉面一家店还在坚守着,等待着最后一刻到来。每次来都有食客会问,等真的拆了就再也不开了吗,老板总会说不开了,食客摇摇头,略带惋惜的离去。

后记

坚持,在这个时代看来,尤为珍贵!

老板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街坊

守护着青岛的那份老味道~

它们不一定是山珍海味

却悄悄地散发着生活气让人食指大动

清真马家拉面

地址:高密路28号(东方贸易大厦后面)

人均:10元

你记忆中慢慢消失的

青岛老味道还有哪些呢?

欢迎通过评论的方式

与大家分享!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