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其实是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但在我国,不少人认为,输液能让病好得更快,还可以补充营养,多输没有坏处;儿童生病以后,一些家长觉得服药麻烦,输液方便......加上各方利益驱动,输液也几乎成了医患认可的首选方法。
感冒咳嗽看个门诊打几天吊瓶,无论是在大医院还是小诊所,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武汉医生陶晓南过去3年却只开过一张门诊输液单,这是为什么?
并不是因为找他看病的人少。从1995年开始坐专家门诊以来,他劝退了很多主动要求输液的患者,治疗效果却有口皆碑。陶医生说他开处方的原则就是“能口服治疗的绝不输液”。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其实是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但在我国,不少人认为,输液能让病好得更快,还可以补充营养,多输没有坏处;
儿童生病以后,一些家长觉得服药麻烦,输液方便......加上各方利益驱动,输液也几乎成了医患认可的首选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液8瓶,每10个门诊患者中有3人被输液,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
输入的液体中含有不溶性微粒,这种微粒随着血液走遍全身,容易堵塞毛细血管
可能导致药物性肾损伤
患者可能产生严重耐药性
对儿童肝肾危害大
最关键的一点是
门诊输液中抗生素的滥用
在我国的门诊输液处方中
80%以上涉及到抗生素
抗生素的作用是杀灭导致疾病的细菌,对细菌引起的疾病有治疗作用,但对病毒性疾病无作用。
常见抗生素有沙星类、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等。
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其中就包括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等原则。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叫停门诊输液。
虽然输液有一定的危害,但是,停止门诊成人输液≠停止为患者输液。
如果生病了,哪些情况是适合输液的呢?医生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最后,小编提醒各位,“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虽然不是100%正确,但输液的危害确实不小。
平时积极锻炼身体,科学的营养保健才是王道!
【部分内容来源人民网、央视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