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能吸能放 打造会“喝水”的城市
全市累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约75平方公里 海绵社区为居民提供了更舒适自然的居住体验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正在从概念走进人们的生活。自2016年青岛成为全国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从道路拓宽改造到地下管网提质完善,从小区美化到巷道河流改造,从山头公园改造到新园区建设……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的改变被人们所感知。昨日,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委获悉,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约75平方公里,其中2017年建成约44平方公里。除了试点区着力开展样板工程建设,在中德生态园、胶东国际机场、世界动车小镇、蓝色硅谷等新建区域规划设计中都充分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打造海绵园区。
现场
新建小区引入海绵社区理念
走进位于金华路33号的中泰信上景小区,匠心的景观设计和优美的居住环境似乎与很多新建小区一样,但殊不知小区道路、绿化草丛、雨水花园等处处存在“匠心”设计,这就是海绵社区理念的引入。
曾经有人做过试验,一瓶500多毫升的矿泉水浇在铺装好的地面上,水被地砖迅速吸收扩散,地面上只有不到20厘米的水印,这都得益于路面铺设的渗水地砖和下面的透水混凝土垫层。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通过铺装透水性良好的透水砖以及在绿地中设置植草沟、下凹绿地和生物滞留设施,这样可以实现最大化的雨水收集和滞留。同时将屋顶落水管及空调冷凝管接入建筑周边砾石沟,改变原有房屋雨水散排方式,道路雨水引入两侧碎石渗透带,有效缓解城市内涝、节约水资源。雨水花园通过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等。
随之衍生的“海绵社区”,顾名思义,就是指社区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型社区”相较于传统住区,能够有效地蓄集、调配雨水,在硬质建筑景观和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中泰信上景小区首次引入海绵社区理念,力争将项目打造为能够实现对雨水资源集流利用的生态社区,让水在小区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并进一步循环用作小区绿化灌溉及水景景观,让雨水成为小区活动的鲜活元素,为居民提供更舒适自然的居住体验。
样板
楼山公园进行海绵改造
除了小区建设,在我市道路改造、河流整治改造、山头公园整治等诸多建设中,很多都采用了“海绵城市”理念。在李沧区西北部的楼山公园,登上楼山可远望浩瀚的胶州湾、楼山后工业区和崂山风景。楼山公园总用地规模26.69公顷,自然风貌良好,是漫步健身、登山观景皆宜的综合性山体公园。
然而楼山公园整治之前,山体区域原有活动场地不足,缺乏健身及儿童活动器械场地。游览路网不完善,导致山间存在较多踩踏而成的断头路。登山路径年久失修,多数存在面层破损情况。山体主环路缺乏休憩设施。照明系统不完善,仅南侧山头环路一段有照明设施,且局部区域损坏严重。为了使改造后的公园不仅满足居民的休闲登山需要,同时能满足周边百姓的需求,楼山公园改造设计方案就结合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
楼山公园改造工程,总投资6357万元,该项目是青岛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内的第一个山头公园海绵改造项目。新建登山园路、修缮现有园路及广场铺装、增加健身活动场地、配备健身活动器械、设置景观小品等防护设施、改造部分入口以提升公园形象、绿化补植、景观亮化及附属设施配套等,按着“自然保护、生态修复、低影响开发”的设计原则和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对山体进行生态修复和全面整治,增设海绵设施的生态草沟、生态旱溪、雨水花园、雨水塘、台地花园,新增健身休闲广场和儿童活动区4000余平方米。
截止到目前已基本完成样板段工程施工,正在进行北区、东入口及四流北路等区域的海绵措施改造施工,已完成总量的60%。
进展
完成海绵城市建设75平方公里
2016年4月份,我市成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域展开、有序推进”的原则,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16年,试点区着力开展样板工程建设,实施了李沧区委党校、李村河中游整治等8个样板工程,在第二批14个试点城市年度绩效评价中位列第二名。2017年,完成了试点区海绵城市详细规划、系统化方案编制,完成PPP项目社会资本方招标,按照排水分区组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截至2017年底,试点区累计开工项目73个,其中已完工25个,完成建设面积约3.51平方公里,在建项目48个,面积约3.96平方公里。
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约75平方公里,其中2017年建成约44平方公里。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贯彻落实低影响开发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德生态园较早开展海绵城市规划和园区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编制了《青岛中德生态园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分近、中、远三个阶段实现园区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胶东国际机场提出规划打造全国第一个绿色“海绵机场”,目前已完成海绵项目方案;世界动车小镇(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蓝色硅谷等新建区域规划设计也充分吸取海绵城市理念,打造海绵园区。
2018年,主要开展以下工作: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完成三年试点任务;按照国家、省、市确定的近期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加大全市推进力度,组织各区(市)加快编制海绵城市详细规划、实施方案,强化顶层设计;结合海绵城市试点,修订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及规范标准,加强建设管控。
相关新闻
综合管廊21个试点项目全部开工
近年来,国家倡导因地适宜地发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并组织开展选取试点城市,总结经验。我市于2016年申报成功,成为全国15个地下综合管廊第二批试点城市之一。试点建设项目21个,全长约49公里,涵盖了从单舱至5舱的建设内容。全市上下采取多项措施齐抓共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017年底,21个试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完成廊体工程31公里,入廊市政管线约3公里,区级管廊监控中心工程已启动建设,计划2018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营。
地下综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空中蜘蛛网”“马路拉链”问题。
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委获悉,2016年,我市按照城市新区确保建设,城市旧区鼓励建设的规划思路,紧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市政管线专项规划、“十三五”和远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组织编制《青岛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30年)》,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远期至2030年,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长度约200公里。
结合国家颁布实施的管廊工程技术规范,青岛市按照地下管线普查、技术导则完善、运维体系研究等技术层面,分门别类、进行深入系统论证,进一步优化完善技术体系。另外,青岛新机场规划建成集高铁、地铁、航空、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全国首个“全通型零换乘”机场,航站楼综合体内大规模实施管廊工程在全国也属首次。
承担试点项目的有关区市积极响应,勇于创新,稳步高效地推动综合管廊建设。特别是西海岸新区践行新区先行先试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眼光运营,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可推广的综合管廊建设之路。(撰稿摄影记者 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