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6月11日讯(记者 陈志伟 通讯员 刘成 于正阳)2017年,即墨撤市设区,成为青岛市主城区的最新一员,由此站上新的历史起点。长期昂首走在中国县域前列、被誉为“江北第一县”的即墨,如何在青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中找准自身定位,在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中展现新的“即墨力量”?
即墨区用靓丽的数字诠释了跨越式发展的最新成果。去年,即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10.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4.3亿元,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跃居全国县域第七,居山东省首位。今年是即墨划区后的第一年,一季度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5亿元,增长8.9%,分别高于全国、山东省和青岛市2.1、2.2和1.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56.4:41.7,又好又快发展势头明显,其泛济青烟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先行区的地位愈加突出。
国家深海基地实景图
蓝谷成蓝色经济强力引擎
5月以来,位于即墨区的青岛蓝谷捷报频传,一批涉海高端项目刷屏央视多个新闻栏目:“海燕-10000”米级水下滑翔机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深潜至8213米、“向阳红01”船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后返回青岛母港、“龙”家族最新成员——蛟龙、潜龙、海龙等国内最先进潜水器聚首国家深海基地……成立短短六年时间的青岛蓝谷,一次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以科技创新掀起海洋强国新篇章。
在这一系列耀眼成果的背后,一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渐渐被世人所熟知。作为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的“前沿阵地”,海洋国家实验室于2015年开园,其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迅速显现,目前已入驻吴立新院士领衔的各类涉海专家2200多人。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实景图
工程技术与科学需求在这里实现完美对接,一个又一个研究团队找准了方向。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燕-10000”米级水下滑翔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创造这个“中国深度”的,是一群平均年龄还不到35岁的年轻人。在入驻海洋国家实验室之前,他们是天津大学的水下机器人团队。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2002年开始,他们就进行相关研究,用了10多年达到1500米深度。“确定了向万米深海进军的目标后,我们首先想到了海洋国家实验室。”实验室研究人员牛文栋说,“我们的团队不仅仅有实验室2200多名专家的支持,还能与青岛蓝谷来自世界各地4500多位涉海学者的直接对话,这是团队的最大动力。”
2016年,牛文栋团队入驻海洋国家实验室,他们的研究项目成为“问海计划”的一部分,不但享受政府项目资金扶持,还增加了很多海试机会。不到两年,团队接连突破水下4000米和8000米两个量级,使我国在水下滑翔机研发领域实现后发制人,打破了国外对中国技术禁运的困境,为我国在深海观测领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作为青岛主动融入和承担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王牌”,目前,蓝谷累计引进“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22个,引进山大、北航等全国知名高校建设的校区、研究生院或研究院22所,海洋国家实验室、“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国土部海地所可燃冰研究基地等成为中国海洋领域的“国之重器”。以蓝谷为支撑的青岛东部鳌山湾区正迅速崛起为海洋科技新城,成为青岛、山东乃至国家培育海洋经济新动能、发力蓝色经济的强力引擎。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突出“高精尖”
即墨区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过程中,始终把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作为培育新动能的发力点,以汽车产业、大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海洋制造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十大关键产业为引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力转换提速。
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5月底正式投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该区的汽车产业。5月底,中德两国总理见证签约的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正式宣布进入量产。作为即墨区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产业层次最高、带动作用最强的汽车产业项目,该项目于2014年11月签约,一期投资144亿元,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整车。在这台“最强引擎”的带动下,一汽富维、一汽富奥、一汽富晟等30余个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集中落户,近20个项目已同步投产。
离此不远的一汽解放青岛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产量接近4.2万辆,其中三月份产量超过1.6万台,突破了在即墨建厂以来季度和单月产量的双纪录。
一汽解放青岛分公司现代化生产车间
一汽解放青岛公司今年第一季度产量接近4.2万辆
至此,一汽大众、一汽解放商用车、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车三大整车项目全部投产,即墨区千亿级汽车产业航母已精彩呈现。
在不断壮大优势产业的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去年,青岛云路“千吨级非晶磁粉芯的制备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通过结题验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非晶磁粉芯的规模化生产;三迪时空建成3D智造云平台,获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中国·青岛(生物谷)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全面突破,建立起国内第一个以干细胞再生医学为龙头的、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生物产业发展集群示范区……
位于蓝谷高新区的航空产业区内,另一个中德两国总理见证签约项目——欧洲H135直升机总装线计划九月份建成投产。该项目是欧洲以外的第一条H135型直升机总装线,配套建设有直升机交付中心、维修服务中心、航材物流中心、飞行员培训中心和机务培训中心等。同时,该产业区的通用机场建设、综合保税区建设正在有序进行,即墨区通用航空产业链日渐完善。
新兴产业的爆发性增长,昭示了即墨区新旧动能转换潜力巨大。今年,即墨区将抢抓青岛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机遇,围绕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轨道交通制造、微电子、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及增材制造等建成一批成规模、成体系的新兴产业集群,为“科技产业城”奠定重要基石。
传统产业拥抱互联网焕发活力
一秒钟内至少可以自动生成20余套西服的制版;一套定制西装从接单到出货,最长用时为7天……青岛酷特云蓝借助互联网技术,创造了全信息化服装定制平台,实现了服装个性化定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一个传统服装品牌升华为平台生态。这是即墨区坚持存量变革,以创新新引领发展的一个缩影。凭借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上的探索创新,即墨区积极推广个性定制、智能工厂等模式,促进传统制造业激发新潜能、焕发新生机。
青岛酷特云蓝公司智能化工厂生产线
同样地处即墨区的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也瞄准行业前沿趋势,积极探索“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推动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
走进森麒麟轮胎4.0工厂,无人驾驶的物资配送车辆在工厂内有秩序地工作。它们全由电脑控制,可以自行有条不紊地进行数据化的物资配送。由于每种规格轮胎的配方都进行了数据控制,误差率几乎为零。“公司年产5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的生产线用工仅239人,用工效率是传统轮胎生产线的4倍多。”工作人员介绍说。
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轮胎工业4.0智慧工厂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即墨区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即墨区专门成立互联网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创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市实施方案》,从2017年到2020年,即墨区每年设立1亿元互联网工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和2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不仅是投入“真金白银”,去年,即墨区还兼顾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企业特点,选取了即发、海立美达、方冠摩擦等5家企业开展试点改造,确立起“柔性化制造模式”“协同制造模式”“汽配行业智能制造模式”“中小企业数据应用模式”“内衣个性化定制模式”等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即墨区筛选建立了第二批拟改造企业重点项目库,并将在今年启动对30家企业的互联网工业改造。
去年,即墨区被确定为国家“互联网+”中小企业服务试点和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森麒麟轮胎、一汽解放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红领酷特智能获评省级双创企业示范基地。
但是,即墨区并未就此止步。即墨将创建全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互联网改造企业达300家以上,培育智能工厂20家以上,数字化车间100个以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水平达85%以上。
专业招商助推高端项目引进
要突破创新引领发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高端项目引进是重中之重。即墨区着眼于补齐链条、补强短板、补好空白,面向行业龙头、产业高端、企业总部、科研机构和创新人才,聚力开展精准定向招商。
目前,围绕大健康、微电子、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和从青岛市“一业一策”100个重点行业中选取的符合即墨发展规划的重点行业,即墨区建立30个专职招商事业部,专注于各产业发展方向研究,精准高效开展专业招商。
同时,建立起“智慧招商”信息平台。该平台整合招商事业部数据,将企业投资意向、在谈和签约项目、土地厂房资源、产业招商政策等信息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及时汇总更新,实现招商项目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即时共享。通过“智慧招商”平台,即墨区级相关负责人可随时登录平台对项目进行调度,各重点区位、部门可第一时间从平台上获取招商信息并及时进行对接,有效解决了部门、产业区位之间招商信息不实、不畅等问题,形成了强大的招商合力。
即墨区自招商新举措实施以来,已签约重点项目150余个,总投资达到2400多亿元,在谈项目91个,总投资额达1600亿元,为新动能培育注入强大动力。
2018年是即墨区的“项目落实年”。该区将继续完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健全重大项目全方位服务保障制度,持续保持重点项目在建100个、签约100个、在谈储备100个、在谈动态100个的梯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