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67岁老人成功换心!青大附院两天完成三例心脏移植术

2018-09-08 06:43 来源:齐鲁壹点
分享到:

9月7日,青大附院为三名刚刚完成心脏移植手术,并恢复良好的患者送上祝福蛋糕,祝贺他们康复,即将离院开启新生活。8月17日和19日,青大附院两天内成功开展了三例心脏移植手术,这在青岛医疗史上意义非凡。术后两名60多岁的老农有了40岁的心脏;患心肌病11年的小伙也有了跳动有力的新心脏。

67岁老人换上40多岁的心脏,术后心愿是赡养捐献者亲属

成功接受手术的赵秀云是烟台莱阳市人,今年67岁,也是目前在青大附院做心脏移植手术年龄最大的。

去年12月,一次普通的感冒拖拖拉拉两个月不见好,赵秀云后期出现了走路气喘、没有力气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检查,被告知为心衰,不得不住院治疗,新年他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后来,他去到青岛另一家医院治疗,仍然反复胸闷、憋气,未见好转。45天前,他转到青大附院心内科治疗,诊断为终末期心衰,住院一个月后听说医院能够进行心脏移植,并且成功率极高,随即进行了备案,等待半个月就等到了合适的心源。

8月19日,手术进行,提供心源的是一位42岁男性,脑出血后脑死亡患者,不到一个小时,手术成功。67岁的赵秀云体内跳动着的是一颗年轻的心脏,经过十几天的恢复,他的状态特别好。“我有一个心愿,病好了以后,我想替捐献者赡养亲人。我是个农夫,现在每月也有退休金,希望力所能及的为我的救命恩人照顾亲属。”

患病11年后,吉林男子而立之年重获“心”生

等待15天就有合适心源的赵秀云是幸运的,更幸运的是入院3天就能做手术的谭勇志。但他的病,却折磨了他11年之久。

谭勇志今年31岁,家住吉林长白山,周边同学多已娶妻生子,然而,在他快毕业的时候,被查出患有心肌病,此后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他的身体每况日下,活动一下就极容易心衰,不能工作,不能聚会,小小的感冒都可能让他犯病,他的活动空间只有家里和医院。11年间,他辗转于北京、上海、石家庄多家医院治疗,心衰症状进行性加重。8月16日,他去到青大附院住院治疗,很快,合适的心源出现,19日接着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术后,谭勇志恢复得很好,出院后他打算回到吉林,养好病先找一份工作,期待生活回到正轨。

青大附院心脏移植手术走在全国前列,1小时内换心完成21例

为近期这三名患者主刀的是青大附院心血管外科科主任杨苏民,他带领的心脏移植团队现有近30人。“心脏移植手术对于医院和团队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手术医生、麻醉师、体外循环师、器械护士的密切配合,平均完成一例手术要打170多个电话。”据杨主任介绍,进行心脏移植手术者80%左右为扩张性心脏病。心脏移植采取双腔原位法,目前,青大附院拥有全国排名第三的DCD供体,采用供体为中心,受体转运的方式,大大缩短了心脏移植过程中心脏缺血时间,可以1小时内为患者成功“换心”,实现无缝连接。这种“青岛模式”使得病人成活率高,远期效果好,抗感染能力强。目前全院已经完成了21例心脏移植,病人的远期生活质量都非常好。

心脏外科学被誉为“外科皇冠上的明珠”,能做心脏移植手术则是众多心脏外科医生的终极追求。心脏移植手术不同于其他移植手术,对供体的要求非常高,心脏年龄超过45岁就无法用,因此需要供体的年龄需要在45岁以下,而40岁至45岁被称作“边缘心脏”,一部分能用,一部分不能用,供体和受体又需体重差距不大、血型一致,因此有许多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往往还没等到合适的心源便失去了生命。目前全国一年仅能做300例左右心脏移植手术,青大附院在此项手术开展方面走在了前列。2016年4月第一例手术开展成功,实现青岛市心脏移植“零”的突破,之后全年做了6例;2017年成功开展了12例,全省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九。今年,8月17日和19日,2天内又成功开展了3例心脏移植手术,这在青岛医疗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台雪超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