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科考队员合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供图
近日,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与俄罗斯科学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联合组织的“2018中俄北极联合科学考察航次”在俄罗斯海滨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港举行了起航仪式,拉开了2018中俄北极联合科考的序幕。科考队将在未来的两个月内搭乘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所属的“拉夫任捷耶夫院士号”科考船穿越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并经白令海峡进入俄罗斯所属的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拉普捷夫海开展海洋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
中方11名队员参加联合科考
俄罗斯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所长罗巴诺夫教授等所领导,俄方航次首席科学家鲍申博士,中方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胡利民研究员和中俄双方的科考队员参加了起航仪式。罗巴诺夫所长致辞中表示:“这是中俄双方第二次开展北冰洋联合科学考察,也是2010年以来,中俄共同执行的第6个联合调查航次。”他说,“与中国一样,数字6在俄罗斯是一个吉祥数,中俄科学家在本航次的前期准备中一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双方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最终促成了本航次的实施,这非常不容易,相信本航次能够顺利完成。”他最后表示,“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北极地区的海洋环境变化等问题正日益引起全球科学家的重视和关心,俄罗斯太平洋研究所愿意同中方伙伴一道加强对北极海洋环境变化的研究,助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祝愿双方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据了解,本航次得到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透明海洋”工程计划和“鳌山科技创新计划”的支持。科考队员30多人来自中俄双方多个科研机构,其中中方11名队员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本航次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组织实施,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等功能实验室科学家参加了科考工作。
此次科考重点海域是拉普捷夫海
本航次是继2016年中俄首次北极联合科考之后,两国科学家历经两年再次相约北极进行考察。根据计划,科考队将进入俄罗斯的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海域开展海洋地质、物理海洋、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等多学科综合考察,科考路线将经过“冰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海域。这次科考的重点海域是拉普捷夫海,这也是中俄科学家第一次在拉普捷夫海进行联合科考。2016年首次实施的中俄联合考察海域是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该航次由国家海洋极地办公室支持,中方首席科学家是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主任、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石学法研究员,胡利民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助理。胡利民研究员在起航仪式上表示,“中方科学家一定不辱使命,与俄罗斯科学家共同努力,圆满完成这次科考任务。”(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王伟)
相关新闻
2016年中俄首次北极联合科考
2016年,中俄首次进行了北极联合科考,历时32天的联合科考中转4个俄罗斯城市,跨越40个经度,穿越20个纬度。此次科考弥补了我国历次北极考察区域的不足,也填补了中俄两国北极科考历史的空白。由于与俄方合作,中国科学家得以首次进入俄罗斯的北冰洋专属经济区,北极科考范围大大拓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北冰洋大部分属于沿岸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围绕北极圈分布的国家中,俄罗斯领土面积最大,占北冰洋陆架的一半以上。俄罗斯海域范围过大,科研力量相对不足,另外,近年来俄科研资金投入减少造成经费短缺。与此同时,中国具备强大的科研团队,科研经费投入较大,双方合作可以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