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青岛新闻网独家】
(文/崔文静 图/宁冠宇)
“小朋友,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呀?”看完充满童趣的箱鼓表演,记者和同行之家的11个孩子紧挨着,围成个半圆。
“我,当兵”“唱歌的”“我海军”……孩子们七嘴八舌。午后的阳光穿过玻璃窗,打在几个绽着笑靥的小脸上。
“盖房子……许老师……教室……”一个女孩突然哽咽起来。
“我也……地……楼……”“许老师……楼……小朋友”……三五分钟的功夫,8个孩子抹起了泪。
这些孩子,来自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的同行之家特殊儿童发展中心,孩子们患有自闭症、唐氏综合症或重度肢体残疾,语言表达不清。他们知道许老师想扩大发展中心面积,接收更多孩子,而今却无能为力。
许老师叫许明哲,黑龙江人,8年前和韩国妻子崔伊娜一起,放弃美国绿卡,带着省吃俭用积攒了6年的积蓄来到青岛,把准备了10年的计划变成了现实——为残障孩子建了个家。
吃穿用全包,8年为孩子花了358万
早7点半到,晚7点离开,没有周末,一年休息4个周。许明哲和崔伊娜的时间,基本都给了同行之家的34个孩子。
上课、赶集买菜、烧炉子、给孩子洗澡、到学生租住处修修补补……尽管有专门的厨师、生活老师、清洁工等,但许明哲和崔伊娜总是闲不住,看到别人忙活就去搭把手。在他们眼中,同行之家的学生就是他们的孩子,员工就是兄弟姐妹。“一家人,有什么你的活我的活的。”许明哲双手插在凉水里,一个人洗着一水池的蛤蜊。
34个孩子,4个任课老师,再加上其他员工、陪读的家长,许明哲和崔伊娜每天免费供着50多个人一日三餐。孩子们入园,除租房一月花500元外,不管是学习、三餐、零食,还是衣服、鞋子、牙刷、洗发水等用品,一分钱都不必掏,连租房子的500块,不少也是夫妻俩给垫。
“2010年刚来青岛时建在即墨,投了50多万,去年搬到王哥庄,有爱心人士帮助,我俩总共花了20来万。”许明哲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大牺牲。加上月均3万的日常开销,8年来,夫妻俩为同行之家投入约358万。
“如果女儿能醒过来,我一辈子为特殊孩子做事儿”
舍着在美国读大学的女儿不管,租住在没有暖气的农村,每天跟一群平均智商三四岁的孩子一起,一年搭上几十万……许明哲和崔伊娜为啥放着美国的舒服日子不过,偏偏到青岛来办个特殊儿童发展中心?
这,得从18年前说起。
那一年,许明哲正在韩国最好的理工大学读博,15个月大的女儿重病休克,8个专家会诊,一致认为孩子活不下去了,就算是万幸醒过来,十有八九也得重度残疾。
许明哲和妻子无法,跪地祷告,若是女儿能好起来,余生定将全力以赴帮助特殊孩子。
奇迹发生了。女儿醒了过来,除5岁前每月会晕个五六次外,一切正常。
从女儿醒过来的那天起,许明哲和妻子崔伊娜就打算实践“誓言”,给残障孩子或孤儿建个“家”。
但这“家”光有心可不成,还得有一定经济实力。2004年,博士毕业后的许明哲带着妻儿去了美国,凭借自己在数理化生方面的优势开辅导班,多的时候一小时课时费就有1000多元。为了多攒钱,他每天从下午3点上到晚上八九点,周末的课更是从早排到晚。
一个月、一个背包、七八个城市,选定青岛
2010年,女儿的身体完全康复了,自己也存了些钱,再加上妻子崔伊娜在韩国的家族农场有些租金,夫妻俩有了一定经济实力,筹划着回中国,把特殊之家建起来。
建在哪呢?在美国的6年里,许明哲到处打听福利院、特教中心等的消息,发现一个就亲自前往考察,不管多远都去。
“特殊孩子比一般人更敏感的,自然环境、人的友善度对他们很重要。”这是许明哲几十次实地学习的经验。选择城市时,青山绿水、清新空气、温暖气候、友好居民,成了他首要考虑的因素。
打定了主意,许明哲一个人到中国选址。他背个包,从黑龙江一路到云南,哈尔滨、北京、青岛、苏州、上海等逛了七八个城市,每个城市呆个三四天。
“我来青岛,从栈桥坐公交到雕塑园,风景不错,一路还好几个人让座,问路的时候,也都挺耐心的,青岛风景美、人也好。”来青岛头一天,许明哲就爱上了这个城市,“后来逛到云南,还是喜欢青岛,就又回来转了几天,最后定下来,把妻子和女儿也带过来了。”
7岁男孩初来以爬代走,2年后跑得很溜
选定了青岛,次年,同行之家正式向特殊孩子开放。如今,限于场地等因素,只有3个班,任课老师除3个带班老师外,只有一名音乐老师,再就是崔伊娜教教舞蹈。
但你走入孩子中,却极易被他们的快乐、热情和友好感染。
初去采访,一推教室的门,四五个孩子伸出小手说“你好”,脸上笑容纯真,而这些孩子多数患有自闭症。老师潘小娟说,他们初来时几乎不与人交流。
“你看,这个叫浩浩(化名)的孩子,今年7岁,患有自闭症和多动症。”潘老师说话间,浩浩正和小伙伴在操场上跑来跑去,“2年前刚来时,很少见他走路,不是妈妈抱着,就是在地上爬。那时候,他还老哭闹,想要啥也不表达,上来就哭;现在一般见不到他哭了,遇到事情会主动跟你说。”
在同行之家,浩浩并不是特例,孩子们来这,或多或少都有了些好的转变。
课间发糖果,3个孩子把自己的递到你手里;跟着许明哲老师去买菜,有个男孩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带班老师买了个糖葫芦;午餐饭桌上,13岁的男孩告诉跟他端着同样餐盘的许明哲和崔伊娜,挣了钱要给许爸爸崔妈妈买蛤蜊、螃蟹,海鲜是那个男孩的最爱……
孩子们长大后怎么办?许爸崔妈有点愁
同行之家条件算不得好,为啥孩子们却进步不小?潘小娟解释道:“好多孩子家庭不健康,有父母本身智力不健全的,也有妈妈走了,爸爸另娶,孩子跟着老人的。”
来同行之家前,多数孩子一方面缺少父母关爱;另一方面因自身特殊,很难找到玩到一起的同龄人。进了许明哲和崔伊娜为他们搭建的家园,有了群时刻伴在左右的小伙伴,又有了关爱他们的老师,孩子们封闭的心灵,慢慢敞开了。
“许明哲和崔伊娜待孩子极好,就像爸妈一样。”老师姜项羽说。跟孩子们一起,你能听到有人喊他们许爸爸、崔妈妈。
同行之家原在即墨,去年搬到现在的村子,村里没通暖气,许爸爸怕孩子冷,特地带人铺设了暖气管,挨个教室装了暖气片。后院里摞着半人高的无烟木柴,再过几天,他将亲手给孩子们烧暖气。
爸爸许明哲的家原本是有暖气的,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们,去年他和妻子搬到了同行之家后的平房里,取暖靠一块电热板。“我们大人,不冷的。”妈妈崔伊娜说。
崔妈妈身后的柜子上摆满了茶叶和蜂蜜,这是他们为同行之家准备的产品。
“每到周末,常有人来献爱心,又捐衣服又捐吃食,去年改造这个校区,电路也是好心人免费给装的。”谈起爱心人士的帮助,许明哲很是感激,但他同时也认为,同行之家若要持久走下去,得有自己的创收。而茶叶和蜂蜜,就是他备好的创收品。
“王哥庄的馒头有名,我们还想做馒头,也想做面包。但现在缺少压面机、发酵箱和可升降和面机,还没做。”眼下,许明哲和崔伊娜最盼望的,是把几个大件凑齐,再找上个专业师傅,尽快开工。
不过,许爸崔妈想把面包馒头尽快做起来,可不只是为增加点收入,更是想以此为契机,解决个困扰他们多年的难题:孩子们长大后怎么办?
求块地,建个辅助性就业中心,给孩子份工作
“同行之家是提供给小孩子的,要是能在旁边建个辅助性就业中心就好了,孩子们小时候可以在同行之家读书,成年后能有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买上保险。”
在许明哲看来,同行之家只能帮孩子们一时,要想给他们长久保障,还得提供工作,这样孩子们才能用双手养活自己,有份持久保障。
辅助性就业中心,有国家补贴,切实可行。只是现有的辅助性就业中心,离同行之家挺远,孩子们路上的安全难以保障。
做面包和馒头,许明哲和崔伊娜就是在“试路子”。他们希望能有人提供块大些的场地,扩大同行之家的面积,接收更多特殊孩子;再在旁边申请个辅助性就业中心,让孩子们成年后走出同行之家,有份工作。
“我和妻子总有一天会老会干不动,只希望有人能接手干下去,对孩子们好,我们什么都不要地离开。”这是夫妻俩的共同心愿。
许明哲和崔伊娜也希望有更多手语、心理、美工、体育等方面的志愿者加入同行之家,给孩子们更专业的指导。
崔伊娜擅长钢琴、舞蹈,得空,她会和孩子们一起弹弹琴、跳跳舞。周末常有小学生来同行之家联谊,孩子们的舞蹈基本由她排练。
带班老师潘小娟说,许明哲和崔伊娜待孩子们就像亲爸亲妈一样。5年前刚来这时,有天午饭时间,见许爸崔妈给个新来的孩子洗脚,那孩子挺胖,脚上的灰一层一层的,看着有些恶心。夫妻俩一边微笑着和孩子聊天,一边用手一遍遍搓洗。
尽管同行之家老师、厨师、清洁工等都有,但许爸崔妈总也闲不住,看着哪里有活就去搭把手。厨师小于说,许明哲和崔伊娜一点架子都没有,吃饭干活都跟他们一模一样,就像家里的亲戚,刚来时一度惊讶到不适应。
同行之家的孩子们虽然智力或身体不够健全,但却阳光善良。他们脸上常常挂着笑,好东西懂得与别人分享,希望帮助许老师和崔老师实现愿望——有个更大的场地,盖楼,为更多像他们一样的特殊孩子提供个家。
来到同行之家,孩子们或多或少都有了进步。有的由以爬带走学会了奔跑,有的由动不动哭鼻子学会了遇事先沟通,有的由一字不识学会了读故事书,还有的学会了弹吉他、敲箱鼓、打架子鼓……其中,有一点变化是共同的:脸上的笑容增加了。
同行之家现在的建筑面积1000多平,食堂、活动室、操场等又占去些面积,能容纳的孩子数量有限,六七个孩子想进入却没有名额,正在“排队”。未来,许明哲和崔伊娜想有块更大的场地,好多建几个教室,多容纳些孩子。
眼下,他们更想快点买上做面包和馒头用的压面机、发酵箱、可升降和面机,一来,给同行之家增点收入;二来,给大些的孩子提供份工作,让他们自食其力,也腾出空间以便小些的孩子进来。